設法讓台當局寄望於布殊之黃粱美夢落空

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小布殊不用搬出白宮,仍可再住四年。這似乎暗示,多數美國人除了是支持布殊在反恐,伊拉克和經濟等問題上的立場之外,也是忠實支持「政黨輪替」以兩屆一換為佳的傳統理論。實際上,在西方民主政制中,如果在一個政黨只執政一屆就發生政黨替,似是對這個「新手上路」,尚未熟悉情況,未有來得及施展拳腳的政黨並不公平,但如一個政黨執政超過兩屆,又容易老化,保守以至發生政治腐敗。據說,去年陳水扁派出的說客赴美要求白宮支持其爭取連任時,所持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如此,並表示,沒有理由正在爭取連任的布殊,卻不支持陳水扁爭取連任。

因此,當布殊勝選後,陳水扁在第一時間就致電布殊祝賀。盡管陳水扁剛經歷了一場「鮑威爾震撼」,但畢竟在他的眼中,布殊比曾公開宣稱支持「一國兩制」,及可能將會減少對台售武的克里,要可信賴得多。否則,倘若克里當選,「克里震撼」所產生的衝擊,將會比「鮑威爾震撼」要強烈得多。

實際上,台灣當局雖然並不忽視鮑威爾在北京時的幾番談話內容,但鑑於鮑威爾這些談話內容是以即將卸任國務卿的身份作出,因而被台灣當局視為帶有個人情緒的政策說詞。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布殊的對台政策,卻仍是屬於「非正式」的政策宣示。因止,他們更為重視共和黨在今年八月三十日的企圖代表大會上通過的題為《一個比較安全的世界和一個更有希望的美國》的競選黨綱中,在提及到對台政策時所強調的幾項內容。一、支持一個中國政策,支持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二、美國有責任根據《台灣關係法》保護台灣,若北京攻台,美國將會協防台灣;三、反對台海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四、繼續對台售武;五、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多邊機構。

台灣當局認為,共和黨競選黨綱是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的政治綱領,在重視民主政制及法治的美國,其重要性高於鮑威爾的口頭宣示。因此,他們更相信這個競選黨綱才是布殊勝選後的對台政策的執政黨授權和政治依據。而這個競選政綱的立足點,就是要利用台灣這枚棋子,來牽制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國,以維護美國在亞洲的利益,這才是美國的長期利益。而反恐、伊戰、核朝等需要中國配合的議題,均只是短、中期議題,最終還是要服從長期戰略,或是當反恐等當前議題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逐漸降低後,美國以台遏華的長期戰略就將上升到主導地位,在這方面,其實克里也是一樣,只不過是布殊更為明顯而已。

民進黨當局的這一想法,盡管帶有很大的一廂情愿性質,但確也是不宜忽視之。因此,如何加強對美工作,促使布殊政府在執行競選政綱中關於遵守「一個中國」政策的承諾上加大力度,並將之作為其對台政策的主軸,其餘各項都是圍繞著這根主軸運轉。

值得注意的是,從種種跡象看,希殊在其第二任總統任期中,必會催促兩岸恢復接觸、談判,而且是不設任何政治前提的。而這樣的政治主張,正好是符合陳水扁當局的心意。實際上,近來陳水扁就多次聲稱,兩岸關係的死結及至今尚未能恢復談判的原因,就是北京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白宮繼續進行不提「一中」原則的促談,台灣當局就可將之當作是破北京「一中」前提的局的利器。即使是北京仍一如既往,以台灣當局尚未回到「一中」立場而拒絕恢復談判,台灣當局也可把「麻煩製造者」的大帽反扣在北京的頭上,正是「輸贏通吃」。對此,北京也應早作因應。

台灣當局要在美、中、台三角關係中,挑撥中美關係,使白宮的天秤向台灣方面傾斜,還有一個「利器」,就是《中國日報》未經錢其琛授權,在美國大選關鍵時刻擅自摘載錢其琛批評布殊單邊主義的文章,誣指錢其琛意圖使布殊不當選。對於此問題的嚴重性,北京早已有所覺察,並由外交部發言人出面澄清。但似仍是並不足夠,仍須以更為適當的方式,進一步減低此事對中美關係的負責影響作用,並阻防台灣當局利用此事大做文章。

應當說,由於布殊的未來任期只四年,而在這四年間,反恐、朝核、伊戰等問題仍將是美國政府要處理的當務之急,因為在時間層面上,這三題議題將成為白宮在考量對華政策的優先顧及的問題,「以台遏華」的長期戰略必將服從這幾項議題。因此,北京如能在這幾項議題上做幾篇好文章,就必須阻止美國「以台遏華」戰略的實施,並讓台灣當局的一廂情愿想法,真正成為「莊生夢蝶一場空」。

〔發自墨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