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將依一邊一國論調整其對外策略

陳水扁十四日晚在基隆市為民進黨籍「立委」候選人站台助選時聲稱,以前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政策是錯誤的。因為台灣當局是以「中華民國」的名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爭奪中國的代表權,但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已經決定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不過,正因為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只是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並未處理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代表權的問題,而台灣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故應該以「台灣」名義重新申請加入聯合國。在「立委」選後,只要泛綠「立委」過半數,有穩定多數「國會」支持,他就可推動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陳水扁這番話,証實了本欄日前的分析:陳水扁要把黑手伸進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開始研擬從明年起改以「台灣」的名義爭取「參與」聯合國的問題。筆者之所以有此分析,除了是從陳水扁「雙十講話」中有關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只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及相關組織的代表權問題,從未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及相關組織『代表台灣人民』的權利」的一段話中,揣摸出其「重返聯合國」策略大調整的新動向之外,更直接的是在九月下旬赴台北採訪民進黨臨時黨代會的過程中,與民進黨的相關人士交談時,了解到類似的訊息。

其實,筆者當時所獲知的相關訊息,並不止於此,還包括了民進黨相關單位準備將兩年多前曾經研究過如何利用「中法建交聯合公報」中未提「一個中國」原則的「漏洞」,圖在法國打開「雙重承認」或「一中一台」缺口,並進而「擴大戰果」,「佔領」歐盟諸國的問題,重新拿出來研究。而民進黨當局兩年前研究「中法建交聯合公報」的情況,本欄當時也曾有所述評。

實際上,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中法兩國就建交問題進行秘密接觸的過程中,戴高樂一方面對同中國建交正常關係的要求十分迫切,但另一方面又希望能「顧全老朋友面子」,希望在中法建交之前,中國不要堅持法國首先主動與台灣斷交,只是寄望於中法建交後,台灣當局能主動與法國「斷交」。周恩來總理很明確地答覆,在法國和台灣的關係解決之前,中法不可能建立外交關係,不可能互換大使。因此,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相當大的距離。後來,毛澤東考慮到倘中法建交,就將打破當時尚無西方大國與中國建交的外交格局,並有利於利用法美矛盾,打破美國的封鎖以及蘇聯控制的企圖,因而決定採用靈活的手法。為此,在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發表的建交公報上,法國政府只是宣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但並未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華人民和國的一部份的態度,更沒有宣佈與台灣當局斷絕外交關係。但按雙方達成的默契,翌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奉命發表聲明,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作為代表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法國政府談判並且達成兩國建交協議的。按照國際慣例,承認一個國家的新政府,不言而喻地意味著不再承認被這個國家的人民所推翻的舊的統治集團」。

然而,由於法國對台灣當局來說,畢竟是太重要了,故一向堅決反對「兩個中國」、堅持「漢賊不兩立」立場的蔣介石,並未按慣例宣佈與法國「斷交」,也不從巴黎撤出其「大使館」。這在客觀上就形成了「兩個中國」的「事實」。為此,周恩來想了個辦法,由廖承志通過黃文放找到香港《星島日報》總編輯周鼎,後者撰寫並發表社論,批評蔣介石搞「兩個中國」。這一「激將法」果然見效,蔣介石聞言後當即宣佈與法國「斷交」。

但是,法國在「中法建交公報」中,並未申明尊重一個中國原則,這就讓台灣當局總以為有機可乘。尤其是在陳水扁上台後,這種心態更為強烈。一方面,陳水扁是讀法律出身,從政前長期擔任律師,較看重「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依據,而台灣地區和法國的法律體系又是屬於特徵是成文法的大陸法系,傳統上是法律條文高於一切。另一方面,已提出「一邊一國論」的陳水扁並不滿足於李登輝時代的「務實外交」,有意尋求「實質外交」突破,即使是「雙重承認」也在所不惜。再加上法國是歐洲大國,在歐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過去幾年,中國與法國的關係也並不盡是陽光明媚,有過風風雨雨,尤其是因法國向台灣軍售問題,雙方還鬧得頗不愉快。這正好讓台灣當局認為是有「隙」可鑽。因此,民進黨當局加強了對法國的「外交」攻勢,張旭成、陳唐山等「外交」型「立委」馬不停蹄地往法國跑,力圖能促成法國的對華政策能接納「一邊一國論」,從而實現「雙重承認」。

北京外交部門似是洞察了民進黨當局的這一策略意圖,近年加強了與法國的友好關係,並實現了中法兩國領導人的互訪。中國還把涉款額巨大的客機訂購單交給了法國,法國也為歐盟撤銷對華武器禁運積極奔走。因此,民進黨當局從法國身上打開「實現外交」缺口的圖謀,在北京的積極作為之下,並未能得逞。

然而,由此推理,民進黨當局決不會罷手。從陳水扁所謂以「台灣」之名「參與」聯合國,及意圖利用中法建交公報的「漏洞」大做「文章」的手法看,今後其「外交」新動向,很可能是朝向「一中一台」的軌跡發展。亦即是棄用「中華民國」,改以「台灣」之名來爭取「外交」突破,在「邦交」領域上將其「一邊一國論」付諸實施。鑑此,過去在外交領域上並未強調一個中國原則的項目,可能都將會成為民進黨當局大做「文章」的「機會」。對此,應有充分的認識和高度的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