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為愛國愛澳一國兩制事業建立人才儲備庫 須為愛國愛澳一國兩制事業建立人才儲備庫

特首何厚鏵在二零零五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宣示,我們要大力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愛澳情操,加強「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以及中國歷史文化的教育,增進他們的國家民族身份認同,讓他們建立起應有的人文關懷和普世關懷,立足澳門,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在青少年活動方面,要將思想性和康樂性給予統一,強調透過活動讓青少年接受公民訓練,培養獨立思考、自主行動以及和他人合作的能力。澳門未來的人才,就在青少年之中尋找。我們必須讓具有優異潛質的青少年初試啼聲,使他們在群體多數人自主選擇的前提下,獲得領導才能的鍛煉,及早充實澳門的人材儲備。

從「施政報告」的這段文字中,我們明顯地感受到,何厚鏵已從往年「施政報告」中主要是規劃澳門特區政府新一年度施政計劃的舊軌跡中跳脫出來,將對整個特區社會事務的工作指導方針也引進「施政報告」中,這是符合「澳門基本法」對行政長官的定位的。實際上,按照「澳門基本法」對澳門特區政制的設計,行政長官不但是澳門特區政府的最高首長,更是澳門特區的最高首長。他不但須依法全面領導和負責澳門特區政府的工作,而且還須向中央及澳門特區負責,領導好澳門特區政府,處理好高度自治權範圍內的事務,致力維護澳門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對澳門特區的穩定和發展負責。因此,表面上看來是屬於社會事務的對青少年進行愛國愛澳情操教育,充實澳門社會人材儲備的工作,更是行政長官應當負起的責任。當然,人材儲備的建設,也必然含有為未來澳門特區政府輸送優秀的公共行政人才,甚至是有機會參選行政長官及獲任命為重要官員的優秀人才,這也是相輔相承、互為表裡的。

實際上,「施政報告」的這段話,其實正是何厚鏵對其本人今年三月間提出的「堅持原則,擴大團結,居安思危,薪火相傳」十六字方針中的極終目標──「薪火相傳」的具體演繹。當然,也是對澳門中聯辦主任白志健近日在澳門各界青年慶祝建國五十五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正面回應。如再延伸下去,亦是對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所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關於著眼於未來,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及建立科學規範、充滿活力、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的決定的間接呼應。

正如白志健在青年座談會上所說的那樣,隨著澳門「一國兩制」事業的不斷發展,建設澳門美好明天的歷史重任將責無旁貸地落到今天在座的這一代青年人的肩上。新一代青年要努力弘揚前輩們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以繁榮澳門、穩定澳門、發展澳門為己任,接好愛國愛澳的班,接好發展澳門優質社會的班,接好為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而貢獻力量的班。也正如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所強調的那樣,必須建設一支善於治國理政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特別是要培養選拔勝任重要崗位的年輕幹部。如將之移植在「澳人治澳」事業之上,就是必須建設一支善於治澳理政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人才,特別是要培養選拔勝任重要崗位的年輕公務員和社團骨幹。

「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事業是一項長期〔最少是五十年〕的偉大工程,需要經過幾代人、十幾代人以至幾十代人的艱苦努力。加強對年輕公務員和社團骨幹的培養,是「澳人治澳」事業後繼有人的重要保証。這也就需要「從娃娃抓起」,大力進行愛國愛澳的教育,使新一代青少年從小就建立起立足澳門,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世界觀,及守法奉公,謙虛謹慎,團結合作的良好作風。與此同時,特區政府以整個社會,也須改善機制,讓有潛質的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尤其是社會上要克服「終身制」、「家長制」等不良意識,營造一種對青少年一代「傳幫帶」的良好氛圍,大公無私地對優秀青年人才「扶上馬,送一程」。如果連那些到了應是「退下來」年齡的人,自己都死霸住席位不放,又如何談得上「薪火相傳」?

走筆至此,筆者想到了中央最近的一系列人事舉措。在江澤民辭去中央軍委主席之後,中央已明顯地加大了堅持幹部離退休制度的力度,凡是到了離退休年齡,就「一刀切」地退下來,不搞特殊照顧,以騰出位子讓有能力的中生代接班。就以澳門居民所熟悉的人事看,澳門中聯辦副主任李勇武、海協會澳門辦事處主任張曉布等,剛滿六十歲就須「退下來」。昨日,國務院又宣佈任免一批國家工作人員,鄧小平的女兒鄧楠也被免掉了國家科學技術部副部長職務。而鄧楠是一九四五年十月出生的,離「退下來」的年限還有一年時間,也沒有得到特殊照顧。對比之下,那些整日將「愛國愛澳」口號叫得震天價響的個別前輩們,也應認真地負起「薪火相傳」的責任了。

為落實「薪火相傳」,何厚鏵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了「及早充實澳門的人才儲備」的倡議。由此,我們聯想起近來在社會上極為活躍、表現也頗為亮麗的一個新的C年團體──「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該團體的成員,大多可說是「具有優異潛質」的青年。但在澳門目前的社團生態之下,他們卻又難以被納入其所在界別、階層的社團的領導機構。因此,他們只好另闢蹊徑,組織社團,創辦刊物,為自己構築接受公民訓練和民主訓練及議政論政的平台,「初試啼聲」,以獲得領導才能的鍛煉,從而使這個社團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愛國愛澳和「澳人治澳」事業的其中一個人才儲備庫。如果筆者的這一猜測符合事實的話,筆者倒是希望澳門能有多幾個這樣的社團出現。反正,按照應當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証法觀點,有志於愛國愛澳和「澳人治澳」事業的青少年一代,不應被動地坐等機會,必須主動地創造條件。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是完全信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