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進一步提高應對群體活動的維安藝術 需進一步提高應對群體活動的維安藝術

一年一度勞動節,歲歲「五一」,今又「五一」。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澳門特區的勞動階層的勞動條件和待遇,有了進一步的改善。然而,由於遇到了本地因素(結構性)和外來因素(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的雙重夾擊,工薪階層所獲薪金的加幅,全被通脹率所吞噬,形成了實質上的薪金負增長,生活倍感壓力。因此,如果說,一百二十多年前「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發韌,其口號是「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話,今日澳門特區工薪階層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口號,就應是抗擊通貨膨脹,確保就業了。

協助工薪階層抗擊通貨膨脹,澳門特區政府已從無所作為轉為有所作為,近月來陸續釋出多項協助全體居民平抑通脹的措施。盡管反應見仁見智,但畢竟是有所動作,這總比過去幾年的無動於衷,是有所表現,有所進步。

由於特區政府確是有注意到社會上出現的各種矛盾,從而採取了若干紓緩措施,再加上今年的「五一」,適逢北京奧運火炬在經歷了外國的傳遞過程之後,回到了中國國土,而澳門特區欣逢其盛,成為其中的一站,政府和民間都組織了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分散、沖淡了「五一遊行」的聚集凝結因素。因此,今年的「五一遊行」的氣氛,有所緩和,而且其口號內容也降低了「火氣」,甚至有「支持奧運」的內容。

其實,即使是往年的「五一遊行」,本來也不是甚麼「洪水猛獸」。之所以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是因為警方處置失當,以「湮阻」代替「疏導」,激化矛盾,甚至還因為有警員向天鳴槍並誤傷途人,而形成了轟動效應。此後,警方學聰明了,在應對多次遊行中,手法越來越務實靈活,而遊行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也願意配合,才使澳門特區的遊行的「焦點」,逐漸淡失,不再成為國際媒體的頭條新聞。

這就使人們得到如下的幾個啟迪:一、當政者必須進一步提高領導藝術,增強「以民為本」觀念,時刻關心澳門居民尤其是弱勢群體的生活,「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切實幫助人民群眾解決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問題,實實在在地為全體澳人做實事、辦好事。大到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社會穩定,小到關心每家每戶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都要時刻掛在心頭,認真加以解決。這樣,就可紓解民困,緩和民怨,使到「五一遊行」的發起者和組織者缺乏正當性和號召力。

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經常舉辦形式活潑、居民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豐富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使到居民潛移默化,增強對生活的樂趣及對前景的信心,減少戾氣及怨氣。尤其是在敏感節日,多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吸引居民們踴躍前往觀賞,以轉移或分散對遊行活動的吸引力。

三、警方及相關部門進一步提高操作藝術,以平常心應對遊行活動,將之看作是居民行使法律賦予的基本權利,而不是敵對行為,因而從「阻塞」改為「疏導」,協助他們辦好遊行活動,從而避免激化情緒、形成衝突,創造「雙贏」局面。尤其是要努力防避再次出現「鳴槍」之類的惡性事件,徒添困擾。

這第三點,在北京奧運火炬將於後(三)日在澳門進行傳遞之時,尤為適用。確實,這次火炬傳遞,是澳門歷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北京奧運火炬結束「境外傳遞」的最後一站,意義十分重大。而在此前,火炬在倫敦、巴黎傳遞過程中,「藏獨」份子進行破壞搗亂,部份西方媒體也作了有偏見的報導,使人擔心奧運火炬在澳門傳遞的安全問題。因此,澳門警方加強火炬傳遞的維安工作,採取了一些強制措施,是有必要的。但也應有一個「度」,在嚴格中有所靈活,在嚴密中有所寬鬆,在既要保證火炬傳遞的安全順利的同時,也不要激化矛盾,更不要製造類似「向天鳴槍」的事端。總之,奧運火炬在澳門特區傳遞,必會成為國際媒體的頭版新聞,但應是火炬傳遞的盛況,而不是因警方處置失當的混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