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復談大突破:可討論台灣參加世衛活動

在「胡吳會」中,胡錦濤正面、積極回應吳伯雄所提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問題。他明確指出,我們了解台灣同胞在這個問題上的感受。三年前國共兩黨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已經明確記載「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討論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包括優先討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問題」。我相信,雙方共同努力,創造條件,通過兩岸進行協商,這些問題會找到解決辦法。

胡錦濤的這番話,其實比海峽兩會復談達成周末包機、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協議,更具突破意義。這是因為,周末包機、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這是單純的兩岸事務,而且較少政治意涵,因此即使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大陸都有以「澳門模式」與台灣受委托民間團體進行接觸談判。而台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的問題,北京一直將之視為捍衛「一中」原則的橋頭堡,全力予以狙擊,甚至連以「觀察員」名義出席「世界衛生大會」也堅決反對。即使是在馬英九正式就職的前一天,出席「世界衛生大會」的中國代表團仍堅持這一立場,與其他會員體一道否決了台灣當局以「觀察員」列席會議的申請。為此,民進黨人大做文章,將之形容為北京不給面子給馬英九,並聲稱即使是國民黨執政,北京仍將會在外交領域上全面封殺台灣。

然而,在台灣參加國際活動的問題上,「世界衛生組織」卻是有其特殊性。因為它的工作議題,與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相關,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台灣地區二千三百萬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實不能自外於國際衛生保障體系之外。而國際衛生保障體系也需要台灣方面的合作,阻防原發或繼發於台灣的傳染疾病向世界各地蔓延。因此,台灣地區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活動,確是有其必要,問題是在於台灣當局不能藉此偷渡「兩國論」、「一邊一國論」,進行分離活動。而且,也需經過兩岸協商,找出兩岸都可接受的適當辦法。

實際上,民進黨當局就是要利用「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訴求,大搞「一中一台」分離活動。尤其是在二零零三年「SARS」肆虐期間,民進黨當局抓住「SARS」的原發地是中國大陸,傳進台灣後使當地民眾生命、健康受到嚴重損失,而升高了「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聲浪,還企圖藉此推動「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公投」。民進黨當局「借助鍾馗打鬼」及「意在沛公」之術,引發北京強烈戒心,加強了圍堵封殺措施。這本就已被民進黨當局利用來將之歪曲事實,煽動台灣民眾的「仇陸」情結,再加上當時中國代表團負責人以較為粗暴的語言回應在會場採訪的台灣記者的提問,更是被民進黨當局歪曲為「中共不理台灣人民生命安全」的「證據」。經過連番操弄,不但是進一步隔膜了台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情感,也為台灣地區「公投立法」打下了社會氛圍基礎。

胡錦濤銳敏地觀察到此問題,並試圖「拆彈」,因而發表了帶有開放性的談話。比如,在二零零五年三月四日發表的「胡四點」中,胡錦濤就指出,只要台灣當局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對話和談判即可恢復,而且甚麼問題都可以談。不僅可以談我們已經提出的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和建立互信、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份相適應的活動空間、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框架等議題,也可以談在實現和平統一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所有問題。隨後,在「胡連會」形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國共兩黨也形成了「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討論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包括優先討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的問題。雙方共同努力,創造條件,逐步尋求最終解決的辦法的共識。

如今,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國民黨重新掌握了台灣地區的管治權,這就為討論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問題,掃除了政治障礙。而據傳,胡錦濤在「胡吳會」上,還主動提到了可由海峽兩會商談此議題。這又是一大突破,提升了原先只是被定位為進行兩岸事務性商談的受委托民間團體的海基會的地位,亦即海峽兩會協商也可討論高政治性質的議題。

其實,兩岸優先討論台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的議題,並非沒有法源依據: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章程》規定,其成員有三種,其一是「會員」,必須是以主權國家名義申請入會;其二是「准會員」,則是「非自治領域」,由負責其外交事務的國家代為申請入會;其三是「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其資格是「組織實體」,目前已有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國際紅十字會等「組織實體」成為「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並以該身份參加每年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由於「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的資格較為鬆散,且可避免「主權爭議」的政治干擾,再加上美國總統布殊已簽署法案,正式授權其代表團同意台灣當局以「觀察員」資格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而歐洲議會也作出了類似的決議,故台灣當局如是採用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話,或許較為適當。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章程》規定,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的途徑有兩個:其一是由「世界衛生大會」主席直接邀請,但在實際運作中必須事先取得會員國的共識,而且倘會員國對大會主席的任何裁決提出異議,仍需會員國過半數通過予以「追認,方可維持。其二為大會通過決議,其先決條件是提案必須獲排入議程,然後在大會的一百九十一個會員中獲得簡單半數通過。因此,台灣以「觀察員」名義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活動,或許是較為適當的辦法。但是,名義應須適當,不能挑戰「一中」原則。民進黨當局卻要以「台灣」的名義申請成為「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這是挑戰「一中」原則,當然是受到中國等會員國的強烈反對。馬英九在當選「總統」後不久表態,以「中華台北」的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及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符合「奧運模式」。

實際上,在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問題上,如何做到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爭取台灣民心之間取得平衡,確是十分考人的功夫。不過,如果能有「與時俱進」的精神,以「新思維」來進行研究,也不是沒有辦法。曾發表過不少推動兩岸經貿合作發展的文章,並曾在海基會副秘書長任內為兩岸交流做過不少有益工作的石齊平教授,就曾在《商業周刊》上刊文建議稱,北京當局應主動向「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修改章程建議,參考及援用「世界貿易組織」的模式,接受台灣以「公共衛生實體」或「醫療實體」的身份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按:按照「世界貿易組織」模式,港澳特區也可以「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身份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以善盡一個成員在全球公共衛生及醫療體系中應盡的任務,及分享作為一個成員在全球公共衛生及醫療資源上應可分享到的權利。北京當必須了解,這是一念之間的事情,主動權操在北京,既無礙「一中原則」,又顧及尊重到兩岸的顏面和尊嚴,既為齊心協力有效對付「SARS」疫情強化實力、信心和希望,又為兩岸氣氛的改善及兩岸人民情感的凝聚提供助力。

石齊平教授的建議或許有一定道理,而現在也遇上了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家當選為台灣領導人的商當時機。 為了推動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北京是有必要更為理性務實靈活地處理國際組織中的涉台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