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不要在災區重建家園中置身度外 澳門特區不要在災區重建家園中置身度外

據報導,首批澳門醫療救援隊將於今日中午乘坐專機返回澳門。該支由澳門鏡湖醫院和山頂醫院的十名醫生和十名護士組成的醫療救援隊,於五月二十三日抵達成都後一直駐紮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與該院醫護人員及來自福建、湖南等地的醫療救援隊並肩戰鬥。這是澳門醫護人員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及「人溺我溺」的骨肉情懷,積極、直接地投入抗震救災的真情體現,也是一種「另類」的「交流」、「合作」,盡管兩地醫護人員的醫療觀念、意見不盡相同,但彼此配合得很好,很協調。

澳門醫療救援隊的外科主任醫生彭向強看到汶川和都江堰的許多災民在毀壞了的家園附近生活,不願離開後對記者表示,「我想現在他們最需要的是如何重建一個新的家」。此語反映了災區的抗震救災工作,正在進入重建家園的新階段。

在救災賑災階段,澳門特區政府和澳門各界人士踴躍捐輸,澳門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和「澳航」等企業,充分發揮功能優勢,向災區輸送大量救災物資。澳門特區政府回應醫務工作者要求,組織醫療救援隊前往災區協助救援。這一切均展示,澳門,在抗震救災中並沒有「缺席」。

現在,災區救災工作,已經或即將轉入重建家園的階段。為此,國務院指定的十幾個省、區、市,都已與其「對口」受援縣市協商,協助他們重建家園。其中,廣東省作為汶川縣的對口幫扶省份,已經啟動了汶川重建規劃前期準備工作,爭取三個月內完成災後重建規劃。廣州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專家加班編制出「對口鎮重建規劃方案」,以現有三萬人口規模估算,建成一座新城人均投資超過十萬元,總投資超過三十億元。整個鎮將按照九度設防的防震標準規劃。

另外,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廣東省政府近期出台的輔助震災民政策都相當有建設性。比如,四十個重災區的學生如果就讀廣東高校或職業學校,將免收學費和住宿費。廣東省其他政府單位也紛紛別出心裁,出台了不同優惠地震災民的輔助政策。例如,廣東省勞動部門最近發出通知,對地震災區在廣東和新入廣東務工開展「就業直通車」服務,災區轉移出來的民眾能直接就業的優先安排就業,對崗位不挑揀的在五個工作日內推薦就業。在最近舉辦的首場「廣州市二零零八民營企業招聘周專場招聘會」裡,九成受訪企業表示會優先考慮地震災區民工。此外,截至上個星期為止,廣東省已有超過一萬五千個家庭預約登記收養災區孤兒。廣東當局表示,願意收養災區孤兒的廣東民眾可先預約登記。不過,當局須待到地震災區情況更明確,仔細確認孤兒身份後,才能開始辦理收養手續。廣東、江蘇、浙江、重慶等二十個省、區、市接收了一萬零五名傷員。

在賑災救災中沒有「缺席」的澳門特區政府和各界人士,是否也樂意於在災區重建家園的新階段,進行認養災區的工作,做到也沒有「缺席」呢?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五月二十六日,本欄以《災區重建家園階段澳門特區可做些甚麼?》為題,建議特區政府主動向中央政府「請纓」,要求撥調部份災區傷病員,尤其是其傷勢病情需要進口藥物或特殊器械,而災區或內地的醫療機構一時難以供應、配備此類藥物、器械的物病員,統等安排在澳門特區醫治,其費用由澳門特區政府支付。進一步,鼓勵澳門特區居民領養災區孤兒。再進一步,日後在有大型商業機構申請外勞時,宜優先招聘災區災民,尤其是那些因工廠倒塌而告失業,因樓地被泥石流掩埋而無地可種的農民。另外,澳門特區也可請求對口援助臥龍熊貓基地,及與四川省文物保護機構尤其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青城山」合作,盡澳門特區的能力協助救災工作。

現在看來,除了上述方法外,還有一些措施,澳門特區也是可以推動的。比如,正在澳門就讀的川籍留學生,其所在學校可考慮免收其學費和住縮費。再如,捐建「抗震希望小學」,讓青少年學生能在安全、牢固的教室內上課。正在澳門務工的四川籍尤其是災區外勞,公共機構給予特殊照顧。對其家庭多是本人要求返鄉的,給予享受帶薪休假處理,並按時定額發放休假工資,及對其返鄉交通費用給予補助、重建家園……等。為了更好地做好上述工作,特區政府宜設立有關機構,統籌協助災區的工作。

(上海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