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東珠海邊防破獲非法偷渡入境案說起 從廣東珠海邊防破獲非法偷渡入境案說起

據新華社報導,廣東邊防總隊第五支隊近日在珠海市橫琴大橋附近海域破獲一宗涉嫌非法入境案件,抓獲涉嫌偷渡入境人員七名,其中六人為外國人,一人為組織運送者。經初步審訊,在這六名外國人中,其中三人來自斯里蘭卡,三人來自孟加拉。他們被不法仲介機構以介紹工作為由騙到澳門打工,後來淪落街頭。近日一個非法偷渡團伙稱可以幫他們在中國內地務工,每人收取二百元人民幣的仲介費,並於本月十一日晚實施了偷渡計劃,而遭廣東邊防總隊第五支隊執勤哨兵逮個正著。

此一事件,反映了在內地「刑法」已將包括外逃內潛在內的偷渡行為,從「現行反革命罪」「降格」為「妨害國(邊)境管理罪」,及澳門地區反偷渡的職責,集中移交給澳門海關,以及澳門勞務市場湧入大量外籍人士之後,澳珠邊境管理出現的一個重要新特點:偷渡現象也由過去的內地居民偷渡來澳,轉變為外籍人士內潛到內地,實際上近來內地媒體就不時有邊防武警截獲從澳門潛入內地的外籍偷渡客的消息。這給人們尤其是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帶來了以下幾個啟迪:

一、反偷渡鬥爭的對象發生了位移變化。在過去,澳門和珠海的反偷渡鬥爭,主要是針對內地居民透過非法手段偷渡或逾期滯留澳門。近年,由於內地實施「個人遊」政策,放寬內地居民來澳探親、旅遊、公幹的申請手續,循非法手段偷渡來澳的現象已大為減少,澳門海關水警在堵截偷渡客方面的工作量因而大降。然而,循合法手段來澳逾期滯留甚至做黑工的仍大有人在,但對其行使執法職責的是治安警察局及勞工事務局,而非海關。因此可以說,海關似是忽略了近年偷渡活動已從「外逃」轉變為「內潛」,尤其是外籍人士內潛的特點(可能是認為持合法證照的外籍人士不會非法出境,也可能是壓根兒就沒有「反內潛」的意識),因而放鬆了對澳門管理海域的巡查,尤其是對「內潛」人員的截查,以致被查獲的「內潛」人員尤其是外籍人士,都是廣東邊防總隊五支隊及拱北邊防總站的功績,澳門海關對此卻是無所作為。

二、澳門外勞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潛伏著不少可能會導致社會不安的「不定時炸彈」。一直以來,本地的壓力團體和意見領袖熱心於「反對輸入外勞」,但他們所反對的對象,都是來自內地的勞工,故他們的鬥爭/活動,應當「正名」為「反對內勞」。然而,「內勞」大多循規蹈矩,而且確是在澳門經濟結構轉型中發揮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是填補了人力資源的不足之外,也擔當了不少「惡厭性行業」亦即是本地工人不愿或不屑的髒、重、累工種。在一定程度上說,他們之反對「內勞」的行為,含有「為反對而反對」之意,亦即明知輸入「內勞」有積極而必要之意義,但為種種目的而必須仍要進行此「政治表態」 。

然而,近年的外勞市場,悄悄地發生了微妙變化,就是真正的「外勞」亦即外藉人士逐漸增多。為此,已有網友驚呼:議事亭前地已成了「賓仔賓女的世界」,「澳門已淪陷為東南亞國家的『殖民地』」;而街頭上的非洲裔黑人也日見漸多。每日清早在我國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門外排隊等候辦理簽證手續的外籍人士,持葡國護照的並不多,大多是既非白種人也非黃種人,而是黑種人。

這些「外勞」,固然大多也是循規蹈矩,但也有違法亂紀者。其中,有的非裔人士專門從事跨境販毒行為,近來拱北海關就截獲了不少攜帶毒品過關的非裔人士;也有尼日利亞籍者進行跨境詐騙活動的。這就給粵澳兩地攜手打擊跨境犯罪活動,提出了新的課題和任務。即使是沒有進行跨境犯罪活動的,也給澳門的公共安全埋下了不穩定因素,近年來經常被揭發有外籍人士偷盜、毆鬥、販毒甚至是兇殺等,就為澳門有關當局敲響了警鐘。

三、勞務黑仲介現象十分嚴重,間接促成了外籍「黑工」現象猖獗。正如本欄開篇引述新華社的報導,被廣東邊防總隊第五支隊截獲的六名外籍非法入境者,都是被澳門不法仲介機構騙到澳門,打工淪落街頭的。這就給澳門的勞務管理以至公共治安管理部門,提出了新的課題。然而遺憾的是,由於受壓力團和意見領袖混淆「外勞」概念的誤導,而使人們以至政府部門先入為主地將「外勞」視為「內勞」的「專屬名詞」,而忽略了真正的「外勞」,因而疏忽了對真正「外勞」的管理,客觀上等於是放縱了真正「外勞」的「黑工」現象以至其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

但愿,透過內地執法機關屢次查獲在澳門的外籍人員「內潛」內地的案件,促使粵澳警務合作機制重視在澳門的外籍人員跨境犯罪的活動,也促使澳門的海關、治安警察局及勞工事務局,重視真正「外勞」的種種非法活動,更促使澳門的壓力團體和意見領袖,面直真正的「外勞」現象,不要老是只顧將鬥爭矛頭指向自己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