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針對毒奶粉流入台灣擴大危機處理

「三鹿牌」毒奶粉流入台灣,已造成台灣人心恐慌。盡管大陸對台系統主動、及時地通報台灣海基會和台灣駐北京記者,使到「陸委會」在發表「聲明」時,也稱贊「此一過程已發揮兩岸制度化聯繫管道在緊急事務通報方面應有的功能」,但海峽兩岸主管兩岸關係機構的「危機處理」,仍有可能將無法阻擋藍綠政客藉機掀起的大風暴。這一事件的發展預後,既有可能會令台灣民眾和進口商全面不信任大陸生產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從而全面拒絕進口,給兩岸經貿關係蒙上陰影之外,也可能會使已經因未能兌現競選支票而焦頭爛額的馬政府,更雪上加霜,遭到民進黨的新一輪攻擊。

實際上,將於本月十九日開議的第七屆「立法院」第二會期,很可能第一個質詢案,就是要求「衛生署」赴「立法院」就「三鹿牌」毒奶粉事件作專案報告及因應作為,就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已經向衛生環境及勞工委員會要求安排質詢,而國民黨「黨團」為鞏固選民基本盤及避免被綠營「抹紅」,也附議這一建議案。看來,屆時雖然受質詢的是「衛生署」,但已因陳水扁「海外洗錢案」而一直鬱悶抬不起頭來的民進黨籍「立委」,必會利用這一難得機會,使出「指桑罵槐」的伎倆,將「戰火」燒到馬英九執政團隊的身上,還將會藉機攻擊大陸食品工業及衛生檢驗檢疫部門,進而抹黑兩岸經貿關係,迫令馬政府下令全面拒絕進口大陸食品及食品原料。

對此,「陸委會」似是已有預感,故在其「聲明」中指稱,「此一事件對人民健康權益之傷害極深,也讓台灣人民對大陸食品及維護食品安全機制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本會對發生此一罔顧食品安全之事件表示強烈遺憾」,搶在民進黨「立委」「發飆」之前,佔領話語主導權,為馬政權預先構築一道「防火牆」,但卻傷害了「大陸食品及維護食品安全的機制」。

誠然,退一步來說,這也難以責怪「陸委會」。這是因為,進口「三鹿牌」毒奶粉的新西蘭奶品台灣分公司協理張敏玲表示,台灣未禁止向大陸進口奶粉。而按照台灣法律規定,進口大陸奶粉,必須由對方提出國家衛生單位檢測證明書,及附上奶粉的規格及成份分析書,內容包括脂肪、蛋白質、水份、碳水化合物和微生物分析。由於對方提供的檢驗文件都合法,皆通過大陸國家標準,故公司就進口了這批「三鹿牌」奶粉。然而,「三鹿牌」奶粉在大陸雖然是「國家免檢產品」,但就不應以大陸「免檢」的標準來代替出口檢驗。既然如此,正在深深不忿馬政府在處理兩岸關係事務方面「走得太快」、「喪失主導權」的民進黨,就必然會利用此一事件來大造文章,並向馬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向大陸索取巨額賠償,以離間國共關係。

因此,這一事件倘若處理不好,說不定就會變成第二個「千島湖事件」,或第二個「SARS」事件。--「陸委會聲明」所說的「媒體披露此事件後,已引發我民眾的恐慌及強烈不滿」,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因為從大陸進口的二十五噸(一千包)「三鹿牌」奶粉,已有部分發售給各地的食品加工廠、麵包餅店或夜市攤檔, 所製成的食品也已由被消費者吃進了肚子。所幸的是,這批毒奶粉並非是作為嬰兒奶粉出售,而是專供加工食品使用。而據有關專家指出,由於用量較低,三聚氰胺已經由代謝系統排泄出體外,未對消費者的腎臟造成損害。但畢竟食品安全一向是台灣官方和民眾極為重視的項目,民進黨政客必以「健康權」為由,在煽動民間向大陸追索賠償的同時,要求馬政府下令禁止大陸食品進口。

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的後果,可大可小。「千島湖事件」令到正熾熱發展的兩岸關係受到挫頓、冷卻,「SARS」事件也給民進黨政客提供利用來推動「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公投」的機會,正是前車之鑑。

為了進一步作好「危機處理」,防阻「三鹿牌」毒奶粉事件向負面方向發展,大陸有關部門有必要在已及時向台灣通報「三鹿牌」毒奶粉已流入台灣,搶佔了主動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戰果,主動採取各項措施,以消除台灣民眾的疑慮。其中,由權威專業機構或人士出面說明,「三鹿牌」奶粉中所含的三聚氰胺,並非是檢測項目;及以「三鹿牌」奶粉製造的食品,由於三聚氰胺含量低,不會對人體構成損害……等。但這只是「治標」的做法,還應進一步「治本」,徹底消除台灣民眾對大陸食品的疑慮。比如,「陸委會聲明」提出了「兩岸應盡速就大陸輸入台方之食品及商品之安全管理相關事宜,進行協商,並建立貿易、商品檢驗及衛生主管部門之直接聯繫管道與及時通報系統,以有效維護民眾健康權益」。既然如此,大陸方面宜作出表態並宣佈,在即將舉行的第二次「陳江會晤」及兩岸事務性商談中,增加一項建立兩岸食品貿易商品檢驗「合作機制」 的議題,並認真地就此作好談判的準備。否則,只是停留在「通報」的層次,仍將難以進行成功的危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