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台灣關係:香港積極進取,澳門怎麼辦? 與台灣關係:香港積極進取,澳門怎麼辦?

就職後因失誤連連,而使其民意支持度從高峰一直往下跌,近來更跌至谷底的香港特首曾蔭權,昨日趁向香港立法會作題為《香港新方向》的「施政報告」之機,積極回應社會各界的訴求,並面對金融危機、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三大挑戰,實事求是地提出了一系列具前瞻性的轉危為機應對策略方案。該「施政報告」受到香港各界的歡迎,認為只要能不走樣地予以落實貫徹,是必將能團結全體港人,挑戰困難,穩中求勝的。

由於近日澳門特區政府採取的多項危機處理措施,包括「雷曼迷你債券」分銷銀行必須向各債券持有人回購這些債券,政府向全澳銀行所有客戶存款提供全面保障等,都是緊跟香港特區政府的相關措施作出的,故予人一種香港特區政府走在澳門特區政府的前頭的感覺。而在曾蔭權的《香港新方向》「施政報告」出台後,是否也將會成為「港規澳隨」,亦即是澳門特首何厚鏵也將於下月赴立法會作「施政報告」的「範本」?甚至是因為《香港新方向》的政治、政策及寫作水平均較高,而致對澳門特首何厚鏵形成了壓力?這均有待觀察。

實際上,如同香港特區一樣,澳門特區當前也遇到許多挑戰,而且在某些領域比香港還要嚴峻。人們也亟為盼望澳門特區政府能夠拿出可行的策略措施,迎接新挑戰,指出新方向,轉危為機,政通人和。由於有曾蔭權的《香港新方向》珠玉在前,人們更盼望何厚鏵下月的「施政報告」,不要遜色於《香港新方向》,並根據澳門的實際情況,描繪「有澳門特色」的「新藍圖」。

其實,正是由於澳門特區同樣也遇到「金融海嘯」、「黑格比潮災」、「毒奶粉事件」的襲擊,及中央政府要求凍結澳門博彩業發展規模,並收緊了內地居民赴澳旅遊簽註等,就為何厚鏵下年度的「施政報告」,提供了如何認真思考國家主席胡錦濤對提出的研究和解決澳門經濟發展中所遇到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及落實溫家寶總理及國家「十一‧五規劃」對澳門經濟發展定位「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契機。與此同時,也為「施政報告」提供了針對「金融海嘯」等危機,檢討澳門特區經濟體系中的薄弱環節,走出一條有澳門特色的新路的機會,以「後來居上」之姿,趕超香港,至少也應是與香港特區並駕齊驅。

與澳門相比,對台關係向來是香港特區的弱項。為此,香港特區政府在涉台事務方面的政策和表現,曾被批評為「保守、僵化」。但自「五‧二零」前後開始,香港特區政府的表現卻予人「煥然一新」的感覺,頗為積極進取,在某些領域更是超越了澳門。尤其是曾蔭權昨日在《香港新方向》中,就將發展港台關系列為專節,宣佈了促進港台關係發展的多項進取措施,包括貿易發展局將在台北設立辦事處,延長台灣民眾的入境時間,推動香港工商界的精英聯同在港的台商,組成「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既進取又務實,摘下了在涉台事務上「保守、僵化」的帽子,走在了過去被視為「開明、進取」的澳門特區的前面。

實際上,在過去,澳門特區的涉台事務,是比香港較為開明、進取、務實的。為此,受到了海峽兩岸官民的贊許。與此同時,澳門的特殊環境條件,也成為海峽兩岸進行接觸、談判的最佳地方,因而創造出了「澳門模式」。因此,澳門特區確曾是為兩岸關係的發展,發揮過特殊的作用。

但近年來卻呈現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之態。單是一個在台灣設立機構的問題,雖然包括在台灣工作的萬餘澳門居民在內的民間呼聲甚高,也雖然中央政府非正式地作出了有實際需要,澳門居民也有強烈要求,就可考慮在台灣設立機構的政策,但遺憾的是,澳門特區政府對此卻是無動於衷,令人失望。

如果說,在民進黨當政期間,由於陳水扁拒絕承認「一個中國」,澳門特區因而有所顧忌,尚是可以理解的話,而在「五‧二零」之後,台灣地區已是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中國國民黨掌權,國共兩黨也建立了溝通「平台」,兩黨領袖多次會面並達成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兩岸兩會恢復了會談並達成了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周末包機」等協議,本月底、下月初在台灣舉行的第二次「陳江會談」還將達成「平日包機」、「海運直航」等多項協議,今後兩會會談或將制度化地進行,並解決兩岸人民交往交流中的各項問題 ,那麼,作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前沿,負有向台灣「率先垂範」任務的澳門特區,卻仍是滿足於支持兩地民間團體交流的現狀,不思進取,以致落後於香港特區政府,甚至還落後於兩岸關係現狀,那就已經不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至可說是成了澳台關係的「促退派」了。

為此,我們熱切期望,特首何厚鏵即將出台的明年度「施政報告」,在澳台關係方面不要輸給曾蔭權的《香港新方向》,以致成為實質上的「逃避新挑戰」,無所作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