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同城化也應同軌化基建對接亦宜對稱 珠澳同城化也應同軌化基建對接亦宜對稱

空喊了多年的「珠澳合作」口號,藉著《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頒行和實施,也藉著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多次就粵港澳合作及珠澳合作(包括橫琴開發)問題作出指示,終於能使口號轉化為實際操作。昨日,珠澳合作專責小組在珠海舉行首次會議,討論落實澳門特首何厚鏵與珠海市委書記甘霖達成的「通過加快基建對接、通關便利、產業合作、服務一體,共同推進珠澳同城化」的共識,交流協商二零零九年珠澳合作專案。此次會議,標誌著珠澳合作議題終於進入了具體操作階段,為實現未來的「珠澳同城化」遠景開了一個好頭。

兩地政府將珠澳合作的內容,確定為通過「加快基建對接、通關便利、產業合作、服務一體」,來共同推進「珠澳同城化」,並因此對應成立了珠澳跨境工業區轉型升級工作小組、珠澳城市規劃與跨境交通研究工作小組,及珠澳口岸通關合作工作小組等三個工作小組,是符合實際情況,也能滿足到珠海和澳門兩地居民的實際需要的。而恰恰是在這幾方面,過去兩地政府之間的溝通不足,甚至是出現了「各吹各的號」的情況,因而荒廢了不少時間,也使相關跨境基建工程流失了最佳效益。比如,以往屬於國家級規劃的高速公路和鐵路經橫琴入澳規劃,因得不到澳門特區的熱烈響應,甚至是前澳葡政府在路氹填海區預留的火車站位置地皮,也讓位給了賭場酒店。又如,珠海方面提出的跨境基建項目規劃,也是出自以珠海為主的思維,較少考慮澳門的實際需要和困難,因而也造成了難以跨境的後果。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不應再繼續下去了。

珠澳合作專責小組所成立的三個工作小組,將「珠澳跨境工業區轉型升級工作小組」列序於首位,顯示該項工作是珠澳合作諸項工作的當務之急。實際上,由於內外因素的變化,當初的類似出口加工區性質的「跨境工業區」定位,現在已難以跟得上形勢的發展。因此,習近平副主席在對澳門進行調研訪問考察時,就將參訪跨境工業區作為此次調研訪問考察的最後一站,並指示將之轉型為「跨境合作區」。這樣,就可將之從「出口加工區」的狹窄定位中跳脫出來,展現更為廣闊的合作和發展空間,也吻合「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中有關粵港澳發展服務合作的相關規定。

既然是由「工業區」轉型為「合作區」,其中的一項合作內容,也就可以與第三個工作小組所研究的「口岸通關合作」結合起來。實際上,隨著拱北口岸的擴建,也隨著跨境兩地汽車牌的快速增加,再加上載運活鮮商品的汽車與普通客車爭搶過境通道,具體落實包括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在內的不少澳門人土提出的將包括活鮮商品在內的所有貨物過境通道移往珠澳跨境合作區,將集體客運汽車過境通道移往橫琴口岸的建議,就適宜成為優先考慮的話題。畢竟,通關口岸的設置和變更是屬於中央政府的權限,只有搶先做好這方面的研究並向中央呈交申請報告,才能爭取時間,較好地配合其他的合作項目的進行。

跨境交通,涉及到「同軌化」的問題。在國際關係上,為了各自凸顯國家主權,及防禦異國入侵,往往是跨境軌道交通「不同軌」。如中國鐵路是採用標準軌寬,而前蘇聯是採用寬軌,越南則是採用窄軌,結果在列車運行到邊境時,必須調換機車車頭和車廂,尤其是貨物還須卸、裝一番,很不方便。而澳珠之間的軌道交通,是屬於一個國家範疇內的交通,不存在上述「凸顯國家主權」等問題,因而應當採「同軌化」,採用標準軌寬,以便於對接。有未經證實消息說,澳門的捷運系統並非採用標準軌寬。如是只在澳門境內行駛,當然是通行無阻;但如要跨境通行,則是「行不得也哥哥」。同樣,由廣州/珠海到澳門的輕鐵列車,也進不了澳門境內。這一點,也應被列入珠澳合作專責小組的討論議題之內。

自從拱北口岸的車輛入境通道辦理隨車人員通關檢查後,為隨車人員通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適當地減輕了口岸聯檢大樓旅客通道的負擔。但直到目前,汽車出境通道仍是未實施隨車人員通關聯檢(除特許汽車之外)。不但是造成了入出境的「不對稱」,而且也使隨車人員出境頗感麻煩,也不符合「以人為本」精神。「珠澳口岸通關合作工作小組」在開展工作後,是否也應討論、解決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