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僑聯合作交流協議是僑界的和平協議

大陸中國僑聯參訪團在林軍主席率領下訪問台灣,進行「破冰之旅」,先後拜訪了台灣僑聯總會、華僑協會和海基會及王金平、連戰、宋楚瑜等政壇大佬。昨晚中國僑聯與僑聯總會簽署加強合作交流協議,期能推動兩會的交流與合作,共謀海外華僑華人、兩岸歸僑及僑眷的權益和福祉,以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果說,兩岸僑聯年前先後在北京、廈門、澳門聯合舉辦「論壇」,是為兩岸僑聯合作交流搭起了「骨架」的話,這次兩岸僑聯合作交流簽署協議,等於是為這副「骨架」增添「血肉」,使到兩岸「國共平台」之下的「僑聯平台」活鮮起來,充滿生命力。此實乃全球華僑華人之福。

將兩岸僑聯的交流合作視為「國共平台」之下的「僑聯平台」,一點也不為過。實際上,雖然「僑聯平台」與「國共平台」並無隸屬關係,但卻是與「僑聯平台」相生相伴,互相促進,而且僑聯總會這個曾標榜「反共救國」的「深藍」僑團,在前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二零零五年四月登陸進行「破冰之旅」,並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之後,以「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姿態,組織包括全球僑社領袖參加的「僑聯總會」訪問團正式訪問大陸,成為台灣地區首個要與大陸對口團體進行交流合作的泛藍團體。

其實,早在比連戰訪問大陸還要早一年的二零零四年五月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僑聯總會在泰國芭提雅國賓大飯店召開「亞洲僑聯高峰會議」,以匯聚亞洲各地區一百二十多名主要負責人的智慧和卓見,面對台灣當前所處的困境,決定「僑聯」今後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策略,以強固海外華僑愛國陣營。「僑聯」秘書長吳振波在大會專題報告中,代表該會贊同大陸兩台辦的「五.一七聲明」,堅持反對「台獨」,反對國土分裂,反對陳水扁和民進黨撕裂族群,主張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為此,吳振波宣佈,該會今後的政治立場,應以「反台獨」為優先,在現階段「反台獨」比「反共」更重要。筆者以僑聯總會理事會顧問之便獲得相關資訊,即在本欄以《華僑救國聯合總會淡化反共色彩加大反獨力度》為題,就此作了獨家評述,并分析指出,以「反共救國」起家的僑聯總會,已經淡化其「反共」色彩,加強其「反台獨」的力度,並對中國共產黨近年的一些理論、施政及對台政策也改採肯定和接受態度。這是一個明顯的變化,有利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海外僑胞,共同「反獨促統」,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鬥。本欄該文獲新華通訊社編印的「內參」《台港澳情況》全文轉載後,據說受到大陸相關部門高度注意,並在「僑聯」主動聯繫之下,與之有了較多的接觸。在此基礎上,「僑聯」於二零零五年四月十二日,亦即北京宣佈邀請連戰訪問大陸之後,向該會全球各地區辦事處的常務理事、副秘書長、辦事處主任就組織「華僑救國聯合總會全球代表團」前往大陸訪問,徵詢意見。結果,反應極為熱烈,而且報名也頗為踴躍。連戰的「破冰之旅」三個多月後,二零零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華僑救國聯合總會全球代表團」一行一百多人浩浩蕩蕩地踏上了神州大地,其中許多「古來稀」老僑領,是五十多年前去國後第一次再飲故鄉水。而兩岸僑聯的聯係,也就此建立了起來。二零零六年在北京聯合舉行「兩岸僑聯和平發展論壇」,達成五點共識之後,先後在廈門及澳門舉辦論壇,就學術推進、和諧僑社,以及兩岸經濟、文化交流,進行了深入探討。

其實,僑聯總會這些老國民黨人之所以能率先與大陸對口團體尋求合作,除了是受到「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鼓舞之外,還出於各種現實原因。其一、是二零零零年五月陳水扁上台後,顛覆了前國民黨政權的僑務政策,對海外僑社劃分為「新僑」(即由台灣本省人移居海外的親進民黨的僑民)及「老僑(即一九四九年離開中國大陸或此後由台灣移居海外的親國民黨的僑民),「僑委會」將大部份援助海外僑社的經費集中在「新僑」身上,而「老僑」則受盡歧視。再加上陳水扁推行「台獨」分裂路線,促使了這些既「反共」又「反獨」的海外僑社,將「統獨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而將下降為次要矛盾的「國共矛盾」放在了一邊,要求與大陸合作,並有不少「老僑」僑社不滿陳水扁「台獨」路線而改掛五星紅旗。其二、是近年來大量中國大陸的精英移居海外,使到海外僑團的「紅」、「藍」實力對比,發生重大逆轉,親北京的僑社僑民僑報力量,無論是量還是質都遠勝於親台的僑社僑民僑報,即使是要「鬥」,也必然吃虧,徒耗費財力、人力、精力。因此,還是兩股僑社團結起來,對付共同敵人--「台獨」,才是人間正道。這種情況,有點類似當年日本侵入中國後,原本打得你死我活的國共兩黨、兩軍,放下岐見聯合抗日那樣。

如今,陳水扁被趕下了台,國民黨在台灣地區重新執政。與陳水扁作鬥爭的主要矛盾消失後,原本是「紅藍僑社」鬥爭的矛盾是否又將會上升為主要矛盾?曾引發懮慮。幸好,有「國共平台」作指引,也有兩岸僑聯三次論壇的基礎,尤其是馬英九「兩岸外交休兵,僑務也可休兵」的政策要求,應是不會重走當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爆發國共內戰的老路了。不過,仍欠一個基本保障的文件,而兩岸僑聯昨日簽署的「合作交流協議」,就可以說是兩岸僑聯的「和平協議」,并可為今後兩岸進行和平協商並簽署「和平協議」,起示範作用。當年,是「國共論壇」引帶出「僑聯論壇」,如今則是「僑聯平台」的「和平協議」反而超前,向「兩岸和平協議」進行示範了。

倘若兩岸僑聯及其海外的僑社能夠落實這個「協議」,「僑務休兵」就必會成為現實。但這仍不足夠,因為就象昨日林軍和僑聯總會理事長簡漢生所使用的簽字筆,分別是紅藍色的,是中共和國民黨的代表色,而缺少了「綠」的民進黨代表色。正如前述,海外仍有一批被陳水扁視為「新僑」的親民進黨僑社,還須兩岸僑聯各自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及深入細緻地做工作。尤其是中國僑聯,宜積極響應胡錦濤、賈慶林的指示,即使是「鐵桿台獨」,也歡迎他們回國訪問。林軍昨晚在致詞時表示「中國僑聯是人民團體,其主張就是團結所有海外華人,共同攜手為復興中華民族努力」。即使是「泛綠台僑」,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大陸僑聯都會接觸,只有接觸才能增加了解,求同存異,存同化異。「和為貴」是大陸僑聯的一貫主張和立場。看來,下一步中國僑聯將與僑聯總會攜手,開展爭取和團結海外泛綠僑社的工作。這正是中華民族之福,是海外赤子之幸。

(發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