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做些表面功夫或明知故犯能教中央放心? 僅做些表面功夫或明知故犯能教中央放心?

正當澳門官民熱盼在澳門回歸十周年前夕,中央宣佈向澳門「送大禮」,最好是包括正式宣佈撤銷收緊「個人遊」簽註措施之時,卻突然傳來未能如愿以嘗,甚至是與之相反,亦即再次收緊「個人遊」簽註的消息。但實際上並非是「收緊」,而是重申去年所宣佈的「個人遊」簽註政策而已,亦即每兩月一簽。只不過是在今年八、九月間,有個別地方鑽政策空子,用各種手法取巧,造成了實質上的「每月一簽」的「放寬」錯覺而已。

本來,在要為澳門回歸十周年增添喜慶氣氛的背景下,只要是澳門能「見好就收」、循序漸進地促進澳門博彩業以至整體經濟「止跌回升」,不貪圖「收復失地」,重現前兩年的盛景,以至在八、九月間突然「井噴」式地反彈的話,相信中央對一些地方的「偷步」做法是會隻眼開隻眼閉,不會重申去年所宣佈的「個人遊」簽註政策的。實際上,據內地有關消息稱,廣東省紀委於九月十四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了八起領導幹部奢侈浪费費典型案,其中一宗是茂名市茂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白天生利用職務之便,虛開發票套取公款四百二十萬零八千二百元,並於二零零四年二月至二零零八年五月間,特別是節假日先後五十五次到澳門賭博,共輸掉港幣二十八萬五千元多元,顯然是有要對即將到來的「國慶黃金周」到澳門參賄的中下級幹部打「預防針」之意。因為白天生在四年多「才」輸掉二十多萬元公款,與過去揭發的大大小小來澳參賭貪官相比,「溼溼碎」耳!因此,廣東省紀委在「國慶黃金周」前公佈這宗「小案」,大有「殺雞警猴」之意。

但這個警告未能生效,亦即未能遏止內地官員來澳參賭的歪風。實際上,據說在「國慶黃金周」期間,有三十萬內地幹部到澳門參賭,平均每人輸掉了五萬多元。倘此,僅在「國慶黃金周」期間,就有一百五十億元國有資產或私營企業主賄送賭資流進了澳門各家賭場。這個情況,教中央如何放心以撤銷收緊「個人遊」簽註措施方式來向澳門特區「送大禮」?

由此,有媒體報導,澳門在十月間開始啟動為期兩個半月「負責任賭博」運動,及政府與六家擁有賭牌的博彩公司負責人開會達成的「博彩業不應無限擴張」的共識,其主要用意,就是希望能讓中央放心,放寬對「個人遊」的限制,在澳門回歸十周年前夕送上「大禮」。然而,僅是如此,中央是否就會放心?因為,其一,「負責任賭博」的宣傳,雖然是對澳門居民或會有效,但對內地官員卻未必會有效。不要說是澳門的宣傳未必能「普及」到內地去,就是內地的官員來到澳門後,還不大賭特賭,哪會把澳門的「低級形式宣傳」放在眼中?其二,就在六間博企信誓旦旦要限制博彩業規模之際,卻爆出政府同意「銀河」換地,其中就有可供作賭場的土地面積。這分別是與「限制規模」對著幹,甚至是明知故犯。如再聯系到現正興建的「銀河娛樂渡假村」建成後開放,就必然再增加賭檯。在此情況下,如要執行「限制規模」,究竟是「限制」自我縮減其他賭場的賭桌,還是要求別的博企「相讓」?看來兩者都難以實行,亦即是當「限制」沒有一回事。這教中央又如何相信澳門「限制規格」的承諾?

其實,澳門目前的博彩政策,確是令中央難以放心的,只不過是從支持「一國兩制」,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避免向「反對派」提供子彈等因素考量,而未有宣諸於口的。比如,為甚麼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的「負責任賭博」政策能夠成功?是因為當地沒有貴賓廳,只有類似中場的大賭廳及老虎機。但澳門卻是從博企到政府都把貴賓廳當作是「寶」來經營,政府還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因此,只要「貴賓廳」一日仍未改革,中央就不會放心。

「收緊水喉,澳門叫救命;放開水喉,內地大量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到澳門賭場」,這是一個「怪圈」。如何解決此矛盾,確實頭痛。本來,中央已經提醒澳門,要搞「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但在客觀上,澳門土地資源緊缺,而橫琴開發的定位又未向澳門特區傾斜;在主觀上,政府對博彩業依賴過重,使「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寸進止步。那麼, 澳門的博彩業究竟需要多大規模?假如不是澳門在發展博彩業的過程中出現了上述問題,就澳門局部的利益來說,當然是希望博彩業能做得越大越好。問題是澳門現在的客源絕大部分系來自內地,而博彩業本身所固有的負面影響人所共知,內地,特別是澳門周邊地區因此是要付出代價的。內地資金大量流失到澳門賭場,並因此引發內地一些官員腐化墜落,一些私人企業主破產敗落,一些工薪階層債臺高築甚至家破人亡等,其危害性更大。因為博彩業對澳門經濟社會的負面影響,只是屬於區域性的,而其對內地社會的影響,則是全國性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內地的幹部隊伍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因此,站在內地的立場上看,如果讓澳門的博彩業無限制地膨脹下去,博彩業的大規模擴張與內地「禁賭」日益嚴峻的矛盾必然因此激化而難以調和。套句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你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而且還要將別人的痛苦不斷擴大,能持續嗎?可見澳門的博彩業確有調控的必要性。當務之急,與其說適度多元,不如先解決博彩業「適度一元」,對外資有所抑制的問題。然後再在鞏固現有優勢的同時,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將經濟適度多元化,增強發展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