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講話透露中央對澳門政策指引精神 張曉明講話透露中央對澳門政策指引精神

前日在北京舉行的「澳門回歸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央涉港澳高官均高度稱讚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並稱澳門走出了「一國兩制」的「澳門模式」,「全面貫徹了澳門基本法」。國務院港辦副主任張曉明更指出,澳門特區政府堅持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合作,反對外來勢力干預,取得成功。「香港朋友一定會有自己的感受」。張曉明的這番話,在香港引發震動,議論紛紛,有民主派竟認為這是「暗批香港」;香港媒體也認為「中央要香港向澳門學習」。為此,香港中聯辦副主任李剛昨日特別解說,張曉明當時的談話只是講澳門的情況,並非指香港應該向澳門學習。香港及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在施政上各有經驗,各有成功的地方,假如施政措施適合本地情況,是可以向對方學習,但若果不適合本地毋須借用他人的施政方式。但如果大部分香港市民認為特區政府應該借鏡澳門的經驗,香港可以向澳門學習。

由此可見,無論是香港的政治人物或媒體對張曉明的談話作出何種反應,畢竟他的談話確是在香港引發震動。但遺憾的是,張曉明談話所指的澳門,竟是「水靜鵝飛」、「波瀾不興」,尤其是政府新聞局轉發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撰發的《「成立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新聞稿,竟然一字不提張曉明的談話內容。這對在中央涉港澳高官尤其是張曉明的眼中,被視為「值得學習」的澳門,而且將會在張曉明的講話中受益不淺的行政法務司司長,政治敏感度竟髯是如此的麻木,真是令人至感遺憾。

實際上,張曉明的談話內容,對澳門特區當前的政治形勢走向和未來五年第三屆特區政府的運作,具有較為重要的指引作用,十分重要。其一、是張曉明高度肯定了澳門特區目前政治運作中的行政、立法、司法互相配合的做法,看來這也是中央政府對在未來第三任澳門特首崔世安任內,中央對澳門特區政治運作的期許。其實,不單止是對澳門,對香港也是如此。不久前,兼任中央港澳協調小組組長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香港就強調了香港特區應當加強行政、立法、行政、司法互相配合的問題。其二、是高度肯定了澳門特區堅持反對外國勢力干預。在外資尤其是美資賭場佔了澳門經濟半壁江山,美國要求在澳門設立領事館,而境外的政治勢力對澳門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日益感到「興趣」,經常要到澳門「踢館」的情況下,張曉明的講話中也就極為重要。尤其是第三屆特區政府的最初一、兩年,有可能是「弱勢政府」,那些「欺軟怕硬」的政治反對派,可能會以「柿子挑軟的吃」的心態,要在澳門製造政治事端。因此,張曉明的談話是一個警號,應當引發大家的警覺。

這點,倒是香港的媒體參透領悟了張曉明談話的內涵實質,並將之引伸適用於香港事務。《文匯報》就發表「社論」指出,澳門的情況雖然與香港有所不同,但這兩點經驗對本港有一定的啟示意義。本港近年內耗不斷,政府施政動輒得咎,大型基建一再拖延,政制發展停步不前,與行政立法關係緊張及外國勢力介入,有極大的關係。這是本港需要反思的地方。一些議員為反對而反對,以至行政與立法關係時常緊張對立,缺少配合。同時,外部勢力從不放過任何機會插手本港事務,當中既有透過各種途徑直接間接介入,亦有本港的議員政客主動邀請外國勢力插手香江,令到政治形勢愈加複雜。行政立法不配合,外部勢力干預,不僅令本港許多大型基建無法動工,經濟發展被拖慢,甚至連得到多數市民支持的二零零五年政改方案,也被反對派利用手中掌握的關鍵少數票予以否決。因此,如何處理好行政與立法關係,堅決反對外部勢力的干預,為香港經濟和政制發展提供穩定和諧的政治環境,值得社會各界重視。

其實,張曉明的談話內容,還對澳門的一些具體事務、具體人,作出了明暗警示。在澳門回歸十周年前夕,第三任特首崔世安正在「組閣」,即將公佈主要官員名單,而坊間也盛傳崔世安在其五年任期內,前半段以「傳承」為主,從穩定大局出發,極有可能是四位現任司長都將獲得留任,在待到取得經驗、磨合成熟之後,再在後半階段履行「創新」承諾,對主要官員進行適度調整,因而社會上已開始滋生某些失望情緒之際,張曉明所說的「澳門二零零九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雙選舉、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等,都是從澳門的實際情況出發,強調了它的穩定性」,就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並似是要暗示,中央政府是認可及贊同崔世安的這種穩健部署的。可惜的是,即將處於「風暴」之中的行政法務司司長,竟然「捉到鹿都唔識脫角」,在新聞稿中未有將張曉明這段對自己極為有利的講話內容傳播給澳門廣大受眾。

應當說,張曉明的講話,對何厚鏵領導下的第一、二屆特區政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這個高評價並非是廣泛的「套話」,也實事求是地承認了某些負面事實,如「十年來,澳門走過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有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非典等來自外部環境的變化帶來的挑戰,也遇到了像歐文龍案件這樣的在澳門內部發生的問題引發的混亂。」但惟其如此,才凸顯了特區政府取得的成就的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澳門仍然保持了社會穩定,保持了經濟的繁榮發展」,「相對取得的成就和進步來講,瑕不掩瑜,成就來之不易」。

當然,更為彰顯張曉明講話的實事求是的是,他也毫不諱言地指出,「澳門回歸十年來走過的道路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有許多的問題和不足」。這個「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及「有許多的問題和不足」,盡管是瑕不掩瑜,但並不能忽視之,是必需解決的。但由於何厚鏵即將交棒,這個「尋找不足」、「解決問題」的任務,就責無旁貸地落在了第三任特首崔世安的身上。盡管說,為了穩定,無可避免地需要維持五個司長的框架,但仍可從施政作風上尋找改革切入點。就須揚長避短,發揮自己善於與各界社團和各界人士溝通的優勢,緊密依靠群眾。尤其是在組織各類諮詢機構之時,擴大團結面,落實好其在《傳承創新,共建和諧》參選政綱中「我們要繼續加強政府與公眾的雙向溝通和良性互動,提高公眾參與的程度,凝聚社會共識,構建協商民主」,「完善公眾諮詢體系,使諮詢組織更好地充當起政府與公眾溝通的橋樑,成為公眾參加的暢通渠道」的承諾,發展民主政治,實現社會善治,建構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