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厚鏵卸任後能循萬鋼模式出任國家公職嗎? 何厚鏵卸任後能循萬鋼模式出任國家公職嗎?

特首何厚鏵前日在與本澳傳媒會面暢談政府施政團隊十年來工作時,被記者們問及到其卸後後的動向的問題。何厚鏵明確地指出,由於行政會已完成了有關行政長官與主要官員卸任後「過冷河」的法案,其中有卸任特首和主要官員需要過冷河三年的規定——在卸任後第一年除了中央或現任行政長官委派工作外,基本上不能從事任何工作,另外兩年所有工作亦需經由在任行政長官批准,並要經過一定的行政程序,故他在卸任後的頭一年,將會是「負資產」,不能參加任何工作。因而絕對不會重返商界或投身社會工作,將會享受一下無需太多工作的生活。而且,他也將會奉舉行「三不主義」--不評政、不議政、不公開談論任何屬於下屆政府所有的問題。

這是正確的態度,將大有朱鎔基、李鵬、李瑞環、吳儀等前國家領導人的「裸退」之風,卸任後不但婉拒擔任任何民間職務,而且也不干預繼任者的政務,更不會對社會政治事務作出任何評論。這才是磊磊胸襟,而且也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和自制力。實際上,試看本澳的一些社團老領袖,即使是因為年齡因素而不得不交出其領導職務,但總是生怕社會上遣忘了自己,一有機會就要跑出來搶下鏡頭,甚至是當仁不讓地要當剪彩主禮嘉賓,以昭告天下:老子對社會事務仍具有「影響力」,以至是自己仍活在世上,大家不要把他忘記了。

不過,何厚鏵並非是耄耋匍行的民間老領袖,卸任時才五十四歲,正當盛年,仍然精力充沛。而且經過十年的地區行政「NO一」經歷,擁有豐富的行政經驗,還是在「一國兩制」下的行政經驗,就此「隱歸山林」,實在是浪費人才。因此,雖然「過冷河法案」將規定卸任特首在頭三年不能擔任澳門的職能,但卻留下了「除了中央或現任行政長官委派工作」的空間,還是可以充分發揮其才能的。

在中央層面,將有兩個方向,其一是可循董建華模式,在獲全國政協常委會通過決定邀請其出任委員後,再由明年三月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第三次會議,補選為副主席。由於何厚鏵是在十二月十九日的午夜卸任澳門特首,而最近一次的全國政協常委會議(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第八次會議),將會在十二月下旬召開,故在時間上正好是可以銜接得上。

另一個方向,可以考慮「萬鋼、陳竺模式」,以「非黨人士」身份出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實際上,現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廖暉,今年已經六十七歲,已經超過了正部長級官員六十五歲的任職年齡上限(其全國政協副主席的任職年齡並未超限)。因為這兩年來香港、澳門分別都有特首選舉和立法會選舉,另外還加上香港政改及澳門為維護國家安全立法這些重大政務,他必須「超齡服役」。在這些重大政務順利完成後,他就可安心地卸任,專任其全國政協第二副主席,集中精力處理愛國統一戰線及國家和平統一大業的事務了。

因此,在明年三月的全國「兩會」時,就是交接班的好時機。何厚鏵有機會循著廖暉(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的模式,在獲全國政協增選為副主席後,再由國務院任命為港澳辦主任。由非黨人士出任政府職務,這是有例可依的,那就是「萬鋼、陳竺模式」,亦即分別由致公黨副主席萬鋼被任命為衛生部長,無黨派人士陳竺被任命為科技部長。以體現中國民主政治建設,也凸顯中共從革命黨走向執政黨,執政經驗日益豐富和成熟,多黨合作在國家最高行政機關中得到比較充分的體現,具體貫徹落實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要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民主黨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更好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選拔和推薦更多優秀黨外幹部擔任領導職務」的論述。

其實,如由何厚鏵出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其政治意義並不止於「民主政治建設」的層面,還具有向台灣示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國策的重大意義。實際上,「葉九條」的第五條就是「台灣當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擔任全國性政治機構的領導職務,參與國家管理。」「鄧六條」也指出,「中央政府還要給台灣留出名額」。「澳門基本法」第二十一條也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在實踐上,香港回歸後,香港同胞史美倫、廖秀冬等人曾出任過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相於副部長級的職務。因此,若是由何厚鏵出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就是向台灣示範和平統一及「鄧六條」、「葉九條」的樣板,當然,以何厚鏵對港澳事務的熟悉程度,也完全可以勝任。而且由於的何厚鏵極為熟悉港澳人的思維,或許在堅持原則的同時,還會有一定的靈活性。

當然,中國的國情是由中國共產黨執政,必須在政府各部門實現黨的領導,因而萬綱任部長的科技部,是由副部長李學勇任科技部副部長兼黨組書記來體現黨的領導的;而在由陳竺任部長的衛生部,也是由副部長張茅出任黨組書記,來體現黨對衛生部的領導。倘何厚鏵能有幸獲任命為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可能會循此模式,由一位副主任兼任黨組書記。如果廖暉能「屈就」副主任(其實也不至算是『屈就』,當年為了為陳竺騰出位子,衛生部原部長高強就改任部長級的副部長兼黨組書記)並撇除年齡因素,當然是廖暉出任此職最好。如果是由現任的港澳辦副主任來升任主任,則略嫌「嫩」了一點。這就需要從辦外調入,或是從香港、澳門中聯辦,或內地其他相關部門調配。不過,香港中聯辦的彭清華(中共中央委員)、李剛(中紀委委員)等擔任現職的時間尚不長,不宜頻繁異動。而澳門中聯辦的白志健(中共中央委員)、徐澤,前者在澳門任職已達八年,澳門特區也已完成了二十三條立法和「雙選舉」,「動一動」正是適當時間,倘此就是在中央再續「白何配」緣;後者本來就是國務院港澳辦的副主任,據說現在也已具有了部長級的職階,如接任港澳辦副主任兼黨組書記,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唯一的障礙,是他不具中共中央委員的身份。不過,現在國務院的一些部長,也不是中共中央委員。何況,中共「十八大」還有不到三年就要召開,按慣例,國務院各部、委、辦的主要負責人,當選中央委員的機率很高。倘此,就是「名正言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