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體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崔式施政報告 充分體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崔式施政報告

第三任特首崔世安於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在國家主席胡錦濤主持下宣誓就職後,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研究及研擬並反覆修改,終於完成了其「破啼兒」的首份「施政報告」,並於昨日向立法會發表。這份「施政報告」,是對其在競選特首期間的《傳承創新,共建和諧》參選政綱的補充和發展,立足點更高,眼界更廣闊,但又更為腳踏實地,在提出遠景施政愿景的同時,更著眼於解決當前的急務問題。而且,在文字上更為簡潔流暢,綱明目細,既集中了在諮詢訪問活動過程中所吸收的各界社團市民及社會輿論的智慧,又突顯了崔世安自己及其團隊的治澳理念。盡管由於澳門是個利益訴求多元的社會,這份「施政報告」未必能做到方方面面都感到滿意,甚至可能還會有極少數人在某些領域吹毛求疵,但整體上還是可以「拎得出」面對全澳市民,也是可以向任命他的中央政府交代的。

由於崔世安的參選、當選並就任第三任特首,與澳門回歸時其前任何厚鏵所際遇的時空背景有很大的不同,他既得到了大多數社團和特首選委會委員的支持,但又受到個別人的質疑和反對,并直到現在還甚至有人還懷疑他的執行能力。但「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正因為如此,就更促使崔世安更加冷靜,更為謹慎,但又更下定決心,不怕艱難險阻,更注意在撰寫「施政報告」時必須做到決策科學化和決策民主化,在堅持自己施政理念的前提下,盡量照顧和滿足方方面面的合理訴求。因此可以說,崔世安的「施政報告」,既「傳承」了其前任何厚鏵從中央到特區都高度肯定的成功經驗,又有著根據自己深入調查研究後摸索到必須進行「創新」的要素,體現了具有「崔世安特色」的施政理念和作風。可以預料,在未來五年以至十年的澳門特區,將洋溢著更為人性化的治澳作風,構建和諧社會的愿景一定能完全實現。

由此,崔世安的首份「施政報告」,十分注意分清輕重緩急,既有解決當前急務問題的措施,又有未來遠景的規劃,並將「著力保障改善民生,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擺在其「協調發展,和諧共進」施政安排的第一位。這是紓解民怨,增強澳人向心力、凝聚力的良方。圍繞著一個「以人為本」的核心施政理念,把關注民生作為政府施政的工作重心之一,以科學處事的方式幫助居民逐步解決各方面的實際困難,努力盤居民辦實事、謀福祉,讓居民逐步達到安居樂業的目標,更合理、持續性地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在關注民生和社會民生中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如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必能妥善解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中所遇到的「澳門經濟全面好轉與部份居民未能分享其成果」的矛盾,拆除一個極有可能會爆發社會衝突的「炸彈」,對落實中共「十七大」保持港澳特區長期穩定繁榮的治國理政新課題,對建設和諧社會,是點到了「點子」之上,「綱舉目張」,其他各方面就都好辦了。

崔世安的核心施政理念是「以人為本」。曾有人對「以人為本」一詞表示了異議,認為應使用「以民為本」。其實,這只不過是閑得無聊的人無事找事,吹毛求疵而已。因為「人」與「民」是相通的,「民」是由具體的「人」們所組成的,為每一個具體的「人」服務,就等於是服務了整體的「民」。而且,更為過細具體,更具人性化,不但有宏觀的為民服務政策,更是突出了微觀具體的個體人性化服務,爭取「入戶入心」。由此,崔世安首份「施政報告」的改善民生政策措施,都是很具體而微的,是希望能使每一位「澳人」都能受惠的。不但注意到了弱勢群體的住房等問題,而且也注意到了近年成為「夾心階層」的中產階層的生活品質弱化問題。不但有宏觀的建構和諧社會的願景,也提出許多具體的落實政策措施,從住房、老人服務、殘障人士和婦幼權益、預防家庭暴力、禁毒、預防和應對問題賭博,加強就業服務,改革社會保障制度,到宜居環境,改善城區空氣質素,醫療衛生,再到教育、社會工作、舊城改造、食品安全、城市規劃等,可說是巨細無遺,面面俱到。這就正是體現了服務於整體「個人」的「以人為本」的精神。由於在上述施政項目中,有部份是崔世安過去十年擔任第一、二屆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時所主管的業務範疇,而且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應是駕輕就熟,相信很快就能「上道」,取得更好的成果。在這些問題都獲得了解決之後,一幅社會和諧的美好畫卷,就將展現在世人的眼前。

當然,要解決民生問題,必須要有經濟物質基礎作後盾。因此,發展經濟的目標不能輕忽。而且,在發展經濟這個命題上,過去十年既有成功的經驗和喜悅,也有不足的教訓和懊惱,尤其是博彩業的急速發展,形成了澳門社會經濟上的「博彩業一枝獨秀與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不足」的矛盾,因而引發社會有識之士的懮慮,中央也多次催促澳門特區必須注意走經濟多元發展之路,並將之寫進了國家「十一五」規劃。對此,崔世安是有清醒認識的,因而將「加快經濟多元進程,統籌產業協調發展」列為其首份「施政報告」的第二要務,並訂下了扶助會展業、中小企業等多項目標,尤其是針對澳門的實際情況,十分重視解決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

當今世界正走向「全球化」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已成為國際潮流。澳門目前正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挑戰,既有國際關系的東盟與中國「十加一」自由貿易區的啟動,也有粵港澳合作和珠三角發展、橫琴開發,以至澳台關係的國境內合作。澳門如果未能搶搭區域合作的列車,就只能是落後於人。對此,崔世安是「春江水暖鴨先知」,提出了一系列的適應對接措施,並主動地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制訂。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崔世安打出了「澳臺關系正常發展」、「將涉台事務納入政府日常施政範疇,確立正式溝通機制」這張好牌。這是服務於「和平統一」大業,垂範推廣「一國兩制」所需,也是加強澳台兩地交流合作的必然。由於崔世安在過去十年中,已與涉台團體及台灣人士有所接觸,積累了豐富經驗,相信定能做出成績。而且,他所指定負責與臺灣有關方面聯絡工作的特首辦主任譚俊榮,其大學課程是在臺灣修讀,十分熟悉台灣地區的政情民意,相信必能如虎添翼,在社會各界涉台社團、人士的奧援下,急起直追,創造出比鄰近地區更好更多的交流辦法。

自從爆發了「歐文龍事件」後,民間對建立陽光政府的期盼十分強烈;也由於過去曾是「老大難」問題的經濟、治安走上正軌後,行政、法務改革的滯後的矛盾就充分暴露了出來,因而使人們對崔世安推動行政、法務改革充滿了憧憬。崔世安對廣大民眾的這些強烈要求,是了然於胸的,因而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將「充分聽取社情民意,致力建構陽光政府」鄭而重之地寫了進去,並提出了推動公共政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強化廉政建設,加強審計監督,建立問責機制,推動政務透明,改革諮詢制度,設立政府政策研究室,改革財政制度,革新吏治,提升公務人員士氣,強化應變機制等具體措施。

通覽崔世安的首份「施政報告」,雖不能說是「一鳴驚人」,但也可說是沒有令人失望。當然,提出一份摸準脈搏的「施政報告」是一回事,能否全面具體兌現落實,又是另一回事。這就要看崔世安團隊及特區政府各部門能否坐起言行,做規劃和行動的巨人了。這其中,更須得到全體「澳人」的支持。只要上下齊心合力,團結一致,相信此藍圖是能化為現實的。

(發自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