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洲大學排名榜看「世界一流大學」願景 從亞洲大學排名榜看「世界一流大學」願景

月前,英國QS公司公佈了本年度的亞洲大學排行榜,令人既驚喜又震驚。驚喜的是,澳門的近鄰--香港,有三家大學躍進了前十名,其中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還摘下了冠、亞二軍,香港中文大學也奪得了第四名。另外,香港城市大學也獲得了第十五名。令人震驚的是,內地的著名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全都跌在前十名之外,其中北京大學為第十二名,清華大學為第十六名,復旦大學為第二十四名。至於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則是很令人懊惱,連前一百名也擠不進。由此,澳門大學要在短時間內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看來還需要相當的努力,甚至要拿出「大躍進」的勁頭。

進行這個排名榜調調查的英國職業與教育調查公司(QS),每年都會與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期刊》合辦全球大學排行榜,今年是第二次推出亞洲區大學排行榜。「QS」的排名包括學術同行的評價、畢業生雇主的評價、師生比例、論文被引用數量、師資和學生的國際化等幾項指標。在西方調查者眼中,北大、清華與中國香港和日本等亞洲地區一流高校的真正差距在師生比例、學術能力和國際化程度上。其中,北大、清華的師生比例分列亞洲的第二十二、二十三名。如果說這個結果並不怎麼觸目驚心的話,那麼在論文援引量及國際化程度上,北大、清華則被日本、中國香港等地的高校遠遠地拋在了後面。眾所周知,被援引的論文,往往是那些高品質的原創性論文,北大、清華在這項指標上的落後,反映了這兩所高校在學術水準上的欠缺。需要指出的是,在論文援引量這個指標上,北大、清華由於語言的原因的確處於不太有利的地位(中國香港、新加坡一些高校使用英語教學)。但即便拋開語言的因素,它們與日本一些高校也有著明顯的差距。實際上,如果不是同樣因為語言的原因限制了其國際化水準的話,日本多所大學在今年排行榜中的名次還會上升。

世界上目前有多種大學排名,「QS」的排名並不能說明一切,但北大、清華並非世界一流高校這一點,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北大、清華缺席亞洲及世界排行榜單,反映的是中國高校建設的深層次問題。今年四月,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就直言,「中國目前沒有世界一流大學」。他認為,「世界一流大學」主要有三個標準:一是有從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國際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響人類文明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三是培養出一大批為人類文明作出很大貢獻的優秀學生。而中國整個大學的軟環境建設,都沒法和國外一流大學比。中國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學相差「很遠,很遠」。知恥近乎勇。清楚自身的不足,才有可能改進。正如《彭博商業週刊》的一篇文章所說,中國若要成為真正的大國,必須重塑其國際形象和推行教育改革。也許,當北大與清華,可以同美國的哈佛與耶魯、英國的牛津與劍橋比肩時,中國的軟實力才能與美國相媲美。

澳門大學曾發出豪言壯語,要辦成「世界一流大學」。因此,當前些年有一家周刊在開列「亞洲大學排名」時,把澳門大學排在北京清華大學之前,使到不少人興奮莫名,澳門大學更是將之當作是自己有能力辦成「世界一流大學」的佐證。但當看到「QS」所開列的「本年度亞洲大學排名榜」,把澳門大學等澳門幾所大學排在亞洲百名之外,就應當從虛無縹緲的雲端上跌回實實在在的土地上了。實際上,在這個排名榜上,能擠進前一百名的,除了前列的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著名大學之外,還有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京大學、首爾大學、大阪大學、京都大學、日本東北大學、名古屋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台灣大學、成功大學等知名大學。實事求是地說,澳門的幾家大學,怎麼樣也比不上以上的著名或知名大學。因此,澳門大學等大學,被排名在亞洲一百家大學之外,也不由得人們不服。

當然,有要把澳門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願景,並不是壞事。實際上,在胡錦濤主席主持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奠基禮時,國務委員劉延東在致詞中就指出,胡主席希望澳門大學建成一所具有一流設施、一流師資、一流人才、一流成果的世界一流大學,為澳門特區人才培養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然而,澳門大學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單是有橫琴新校區這個「硬體」,還是不足夠的。因為老實說,比橫琴校區還要優越的校園,比比皆是,內地的一些地方級的大學,校園環境條件更佳。關鍵的是在於「軟件」,除了是劉延東所指的「一流師資」、「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之外,還應有「一流制度」、「一流學術科研環境」。這個「學術科研環境標準」,除了是制度層面上的之外,還應包括公平競爭的心理層面。而以澳門大學目前的師資及學術環境條件看,不要說是「一流大學」,恐怕連內地的一些地方級別的大學也比不上。

實際上,「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條件,除了許智宏所說的三個條件之外,牛津大學校長科林‧盧卡斯也曾指出,要建設一流大學需要四個條件:一是長期的資金投入。大學的圖書館、實驗室等很多地方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且這樣的投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長期不懈的。二是優秀的教師。只有先有了好的教師,才能保證教學品質。三是選擇大學。從眾多大學中選拔出好的學校有意識地建設,但條件一定要嚴格。四是好好教育學生。不只是學習成績優秀,還要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盧卡斯坦言,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很難的,他也只能努力為此目標做出自己的貢獻。

總之,根據世界一流大學特性分析,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均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複合系統,涉及師資、科研、研究生教育、專案評審等建設要素。具體而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要素主要包括:一、師資品質。多方位、多管道招聘世界一流人才顯得尤為重要。二、始終保持前沿性的教學內容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三、重視基礎性研究,提出原創性和前沿性研究課題。四、努力向學生介紹最新研究進展。五、教師參與教學改革,保持一流的教學水準。六、師生互動是一流大學重要的建設要素。七、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八、高水準的科學研究。這些建設特性無不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所要考量的重要內容,對於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指導作用。

因此,澳門大學既然有建設一流大學的美好願景,就更應腳踏實地,加強對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戰略預測,重點建設的若干所大學應制訂更為科學、客觀的戰略目標和對策,而不是喊喊口號而已,更不能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