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吸取教訓開始轉型終於硬起來了

馬英九繼前日在中國國民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臨時大會和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一改過去老是被動挨打,對民進黨的攻擊毫無招架之力的軟弱作風,轉為異常剽悍,炮火四射地猛批民進黨執政八年,毫無政績可言,而且不但不見民進黨反省,曾在民進黨執政期間都做過對台灣有害事情的人,還要競選「五都」市長,根本是「鎖國」、「誤國」,是不值得信任,並高呼「如果再反ECFA,就是與我們人民為敵」之後,昨日在國民黨第十八屆中央評議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繼續發炮,抨擊扁政府未能做好該有的建設,任內貪瀆氣象更是嚴重,而且將台灣搞得象朝鮮一樣,沒跟任何亞洲主要國家洽簽經濟協議,表現是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批到激動之處,馬英九還一度哽咽鼻酸說,「想起來有時候都要掉眼淚」。

馬英九連續兩日的表現,令台灣政壇既是眼目一亮,也有嘩聲四起:馬英九已經脫胎換骨,改變了過去溫良恭儉讓、從不說負面語言的形象,換上了一副驍勇強悍,很會說選舉語言,甚至不惜大打負面選舉策略的樣子。肯定他的,說他開始轉型,終於硬起了來,象一個國民黨主席了;而批評他的,則指責他是「照搬陳水扁的選舉語言作風,「忘了自己是誰」。

誠然,馬九有兩個身份,他既是「中華民國總統」,又是中國國民黨主席。前者,雖然他是以百分之五十八點四五的得票率當選,尚有百分之四十一點五五的選民並不支持他,但按民主政治的原理,不管他是高票還是低票當選,就是「全民總統」,說話做事不能只站在一黨的立場上。倘他是以「總統」的身份痛批民進黨,當然是「忘了自己是誰」。但馬英九前、昨兩日痛批民進黨,是以國民黨主席的身份,在國民黨的最高權力機關上說的,因而也就符合政黨政治原則,即使是「選舉語言」,也不值得非議。實際上,政黨不就是選舉機器麼?作為機器的操作者,祭出「選舉語言」,又有甚麼過錯?!

其實,馬英九在剛當選及就任「總統」時,正是過於沉迷自己的「全民總統」形象,一心要把「總統」選舉中未將選票投給自己的那部分選民也「收歸」於自己旗下,因而事事處處遷就和討好泛綠選民,甚至首個拜會的「大老」就是千方百計要做泛綠「共主」的李登輝,並為了消除泛綠選民對「大陸政策走得太快」的疑慮,挑選了曾任台聯黨「不分區立委」的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因而傷了泛藍支持者尤其是深藍選民的心,甚至有人說「做馬英九的敵人好過做馬英九的朋友」。這一政策取向,致使泛藍支持者尤其是深藍選民普遍不滿,開始人心懶煥,並要藉著對政權影響不大的幾場小型地方選舉,包括「立委」補選和縣市長選舉,拒絕出來投票,要給馬英九一個教訓。這也正是國民黨連輸幾場小型選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黨內不少人都希望馬英九能「硬」起來,領導國民黨強悍出擊,全力捍衛馬政府的執政成績和兩岸路線,團結全黨、凝聚泛藍支持者,打好「五都」選戰和未來的「立委」、「總統」選戰,保證國民黨能長期執政,維護台海永久和平及兩岸關係永遠和平發展。

尤其是面對年底的「五都」選舉,雖然這仍是地方政權選舉,但「五都」人口佔台灣總人口 的百分之六十,如果再像去年底今年初的幾場地方性選舉那樣,繼續輸選,必將會直接衝擊馬英九的黨主席領導威信及國民黨的信心士氣,使明年底後年初的「立委」和「總統」選舉崩盤。馬英九可能是吸取了教訓,已經擺脫了「全票總統」的迷思。實際上,在台灣地區,兩黨政治已經成形,國民黨、民進黨這兩個主要政黨都有其堅定的支持者,不可能「吞併」。由此,馬英九的轉型是時候了。果然,透過國民黨「全代會」的舞臺,馬英九表演了「硬起來」的高難度動作,不再幻想將所有選票「整碗捧去」。

其實,促使馬英九「硬起來」,除了有上述「內因」在起作用之外,還有「外因」促使其變化,那就是兩岸成功簽署「ECFA」的效應正在進一步發酵,不但是在國民黨和「陸委會」、「經濟部」的有效宣導,及不少企業「春江水暖鴨先知」地提前嚐到了甜頭,致使台灣經濟全面好轉之下,支持「ECFA」的台灣民眾越來越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形勢的進展初步兌現了馬英九在「雙英辯」中作出的各項諾言,尤其是可與東盟各國洽簽「FTA」--「ECFA」簽署後才一個來月,就傳來新加坡將與台灣洽簽「FTA」的消息。盡管北京外交部和國台辦都要求新加坡必須遵循「一個中國」原則,但由於臺北是以「GATT」理事會經過與中方以及各締約方廣泛磋商之後,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九日由理事會主席發表聲明,承諾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中先後台」,台灣以「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簡稱『中國臺北』)」名稱加入的原則,處理台灣「入關」問題的模式,以「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的名義,及「中先後台」--先在中國與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盟十國的「FTA」啟動生效之後才與新加坡洽簽的,因而北京並未正式出面加以反對阻攔,只是例行公事重申立場而已。這使兩岸簽署「ECFA」的效應發生了疊加效果。另外,蔡英文宣佈「反ECFA」全線退卻,民進黨「五都」選舉原本躺著選也可當選的南「二都」發生分裂。這些,都使馬英九底氣十足,成為馬英九「硬起來」的政治本錢。

實際上,在「扁案」的「紅利」已經逐漸消減,民進黨也已從穀底中爬升起來的情況下,馬英九只有挾著「ECFA」的高民意支持,將民進黨「打」成「反對ECFA」的「全民公敵」,並型塑其成為「惡魔黨」,才能團結、凝聚泛藍支持者,號召他們「歸隊」。就是上述的內、外有利條件,促使曾經猶豫躊躇的馬英九下定決心「硬起來」。可以預料,在「立委」、「總統」選戰臨近之時,馬英九還將會更為強硬。一個「會打選戰」的馬英九,必將出現在台灣民眾的面前。

當然,仍須要有分寸。當馬英九是以「總統」身份面對民眾時,就不應像陳水扁那樣滿嘴都是選舉語言,還應有所節制,免得讓民進黨抓住來大做文章,損害自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