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國民黨都須正視民進黨調適大陸政策

「五都」選後,蔡英文的黨主席位置將更為牢固,而其將代表民進黨出戰「二零一二」的前景也將更加明朗。似是蔡英文也已自我感覺到這一點,雖然口頭上是對泛綠民眾的「勸進」謙遜地表示「未到時機」,但實際上卻是緊鑼密鼓地進行佈局。只不過是,她拼棄了過往民進黨人佈局的拉攏各派系的組織手法,而是要建設她參選「二零一二」的政綱論述。而第一個拋出的議題,就是要將自己參選新北市長所得的三千萬元「政黨選舉補助金」,除按民進黨內規規定必須繳交給黨中央的三分之一即一千萬元之外,其餘的三分之二亦即二千萬元,全部捐出來為民進黨創立第一個智庫,強化綠營兩岸政策論述,以提升與中國大陸直接交往的能量。

蔡英文此舉,既折射了她對自己能爭取到黨內各派系都支持她代表民進黨參選「二零一二」極有信心,因而無須為經營派系而費心,又反映了她透過自己對「ECFA」反覆態度的自省檢討,及在「五都」選戰過程中審時度勢,深刻感覺到大陸政策是民進黨發展壯大並爭取再次執政的最大罩門,有必要重新構建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路線論述。此一動作有點類似陳水扁在參選二零零零年「總統」前夕,為了卸除民進黨的「台獨」罩門,而重新建構民進黨的「國家」論述,制訂《台灣前途決議文》,凍結「台獨黨綱」,以利爭取中間選民的景況。

平心而論,蔡英文過往無論是在「陸委會」主委和「行政院」副院長的任上,還是在出任民進黨主席之後,雖然受制於「屁股指揮腦袋」,曾也發表了不少阻撓兩岸交流合作的言論及做了不少這樣的事情,但卻也不能完全否定她也曾為推動兩岸合作交流合作做了不少實事。比如,她曾主導推動「小三通」,雖然曾被批評為阻遏「大三通」的權宜之計,但在陳水扁執政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起碼就是打破李登輝時代的「戒急用忍」,且也確是在實現「大三通」的時機尚未成熟之前的進步之舉。也正是她在「陸委會」主委任內,實現了兩岸台商春節包機直航,這又比李登輝時代老是以強調「國防」、「主權」而加以阻攔,具有突破性的意義。她在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後,襄助院長蘇貞昌主持「經續會」,力抗台聯黨(其中就包括台聯黨不分區「立委」賴幸媛)的極力反對,堅持開放八吋晶片赴陸投資,撤銷台商赴大陸投資百分之四十上限規定等。雖然曾被謝長廷及其幕僚酸溜溜地指稱蔡英文只是拾自己的「牙慧」(即這些計劃是謝長廷在「行政院長」任上規劃好的,但被蘇貞昌「拿來」所用),但畢竟也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尤其這是在陳水扁已發動了「和平公投」,推動了「廢統」,並宣佈了「有效管理」之後進行,可見是具有一定膽識的。也正因為如此,蔡英文也瞭解到民進黨在兩岸關係方面的罩門所在。

但畢竟,民進黨仍是一個「台獨」政黨,要大幅度調適大陸政策,難以實現「華麗轉身」,必須照顧傳統支持者尤其是「獨派大老」們的情緒。對此,她是深感十分矛盾無奈的。這從她縱使是國際貿易法律知識學富五車,也縱管自己的口齒伶俐、辯才無礙,但卻在「ECFA」辯論中,慘敗在予人印象「木訥」的馬英九的手中,她就已經知道,民進黨反對「ECFA」的「理由」,根本就不成其理由。尤其是在「ECFA」簽署後,再加上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對台灣經濟的助力,她也已清楚地鹹受到。如果再堅持民進黨的保守僵化立場,就只能被多數選民所拋棄,難以有再次執政的機會。因此,當她今年五月公開表態「願意與北京進行直接交流」,但卻遭到基本教義派的反彈。在此情況下,她不得不暫時擱置研擬及公佈《十年政綱》中的兩岸政策部分,待「五都」選後再視形勢發展謀後而定。故此,在整個「五都」選舉過程中,她指示全黨自己也身體力行,小心翼翼地避免碰觸「ECFA」的議題,為選後擬制《十年政綱》的大陸政策預留餘地;而「五都」選舉過程的種種現象,更使她對調適大陸政策深感必要性和懷有迫切感。

因此,「五都」選戰剛過,當一大票藍綠政客還在為連勝文所挨的那一槍是否「自導自演」而爭論不休之時,蔡英文卻是另出奇兵,發表了一系列的調適大陸政策的言論,重申在不設政治前提下,願意與大陸進行直接交流,並透露在「五都」市長選舉結束後,開始籌備建立與大陸直接交流的架構,及將建立黨內智庫,強化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論述及提升與大陸直接交往的能量。交流的能量,延續了她之前在非政治議題上和大陸交流的開放態度。

此顯示,蔡英文已下定決心,重整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最有可能的是將會逐漸向馬英九的大陸政策靠攏,但仍有所區別。靠攏部份是在不設任何前提下進行兩岸交流合作,有所區別的是仍將不願承認「九二共識」,但這卻就是「預設『不承認』」的前提了。由於馬英九就職後,兩岸政策逐漸地趨於保守,與連戰、吳伯雄、宋楚瑜等人的主張漸行漸遠,也與「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若即若離,故而當蔡英文的大陸政策也向中間靠攏之後,馬政府的兩岸政策與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就將會具有高度的「重疊性」,將使馬英九要在二零一二年勝選的這一大「利器」,變成非其自己獨有,而是民進黨也已掌握在手。馬英九的強項將會變成弱項,而蔡英文原本的弱項卻告強化。在兩人的大陸政策並無區別的情況下,馬英九必將會吃虧,因為他的執行力遠不如蔡英文。因此,就將極有可能會促成第三次政黨輪替,並像歐美國家那樣,使政黨輪替成為常態化。

對此,北京應要有清醒的認知,並須及早作出應對之策。一方面,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當民進黨果然再次執政時,如何在民進黨尚未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與之發展兩岸關係,避免再次發生陳水扁剛上臺時,本來是有意在兩岸關係問題上表現得比李登輝有魄力,但在北京存有疑慮和受「觀其行,聽其言」策略自我束縛之下,未能及時善意回應陳水扁,再加上其他的種種原因,而讓無望的陳水扁終於向右轉尋求政治出路的可憾之事。另一方面,鑑於今後台灣地區的政黨輪替有可能會成為常態化,北京就不應將所有雞蛋都放在國民黨的這個籃子中,而也應尋求與民進黨發展關係,及早為倘民進黨真的再次上臺與之打交道打好基礎。

不過,當馬英九發覺民進黨的大陸政策逐漸與自己靠攏,因而發生「重疊效應」,致使自己的優勢不保時,也有可能會在嚇出一身冷汗之後,謀求與蔡英文拉大距離,而重返「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軌道。而且,既然連民黨也都主張與北京進行直接交流了,那麼國民黨對與北京進行政治對話就不應再存在甚麼顧慮了。因此,蔡英文侵蝕馬英九大陸政策之舉,或許還會促成馬英九終下定決心,決定與北京進行政治對話,使自己能夠再次佔領兩岸關係議體的制高點。倘屆時真的發生這種新變化,所有熱盼兩岸政治對話的人們,就應該感謝蔡英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