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挪火為自己煮食反對初選全民調?

民進黨在「五都」選舉中雖然直轄市席位維持平盤,但總得票數比國民黨多出四十萬票(但呂秀蓮等人有不同看法,認為此數據並未將改投給楊秋興的泛藍選民剔除出去);而在市議員選舉中,除臺北市之外,其餘四個直轄市民進黨所獲得的議席均與國民黨打平,打破了過去臺北縣、台中縣、市議席藍大於綠的舊格局。為此,民進黨人普遍認為已從陳水扁的貪腐案爆發後,在「總統」、「立委」選舉陷入的低谷中反彈起來並飆高過以往記錄。因而應一鼓作氣,趁熱打鐵,及時推出「立委」和「總統」提名人選,以便於乘勝追擊,爭取較佳成績,並將「中央」執政權奪回來。昨日召開的民進黨中執會就決議,成立「黨內規章研修小組」,先行研議提名制度,在十二月下旬提出「總統」和「立委」初選辦法,趕在一月二十二日前送交「臨全會」決議。

「黨內規章研修小組」的召集人為屬於謝系的秘書長蘇嘉全,成員涵蓋黨內各派系,包括中執委蔡憲浩(蘇系),蔡同榮(公媽派)、林佳龍(謝系),段宜康(前新系),餘政憲(扁系轉菊系),陳明文(扁系),柯建銘(黨團總召,扁系),林耀文(謝系),黃志文(綠色友誼連線)等。從名單結構看,「扁系」和「謝系」佔了人數優勢,「謝系」更因蘇嘉全是秘書長兼小組召集人而掌握了議事主導權,「扁系」則因柯建銘是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研修總召而佔據了「立委」後援的實力制高點。在民進黨內實力最強的「新潮流」,卻是在研修小組內處於「勢單力薄」的極為不利局面。

由於謝長廷、呂秀蓮都有意代表民進黨問鼎「二零一二」,故兩人十分著緊「總統」的初選提名方式,並有意搶在「黨內規章研修小組」正式開始運作之前,大做輿論,以圖引導研修小組的思考方向。其中,呂秀蓮聲稱,建立公平參選制度最重要。她特別回顧了一九九六年「總統」選舉的黨內初選,認為當時在全台灣舉辦四十九場辯論會,並採用公民投票的方式,「感覺那時是蠻進步的」。

若做一個檢討,包括優點、缺點,做完評估後,再來思考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呂秀蓮認為,若黨員初選的話,也要讓每一個候選人知道黨員在哪裡,也讓黨員很清楚的知道每一個候選人的「治國」理念是什麼,若加上民調的話,每一道程序都要能透明化、有公信力。她還意有所指地說,「很多中央黨部負責的人比較年輕嘛!」暗指他們並不瞭解民進黨過去「比較進步」的黨內初選做法。

謝長廷則指出,黨內現行「總統」初選方式確有流弊,但如採全民調方式也與政黨政治精神有違背,但他在這個議題上採開放態度。至於「謝系」的李應元支持全民調方式,他說李應元只是個人意見,不代表謝長廷本人的立場。謝長廷辦公室還針對部分「謝系」成員持與「新潮流系」相同的「全民調」方式,突然與昨日下午發佈「新聞稿」否認力挺完全民調。由此看來,謝長廷是主張黨員投票與黨內民調並行,亦即「排藍民調」。

呂秀蓮雖然對「二零一二」很有企圖心,但她所主張的「全民投票」方式,卻對她本人極為不利。因為無論是在黨內還是在黨外,她的支持者都並不多,甚至還有人很討厭她。而她卻提出「全民投票」方式,等於是倒自己的米。因為無論是採全民調或是全民投票,對高人氣的蔡英文相對有利。除非是國民黨出於權謀,發動泛藍支持者參加民進黨的民調及投票,故意支持其戰力明顯不如馬英九的民進黨人如呂秀蓮等,讓其出線來與馬英九對弈。

但要說權謀狡猾,還是被蘇貞昌指責為「奸巧」的謝長廷。他以「不符合政黨政治精神」為由,堅決反對「全民調」或「全民投票」。表面上看,謝長廷確有道理。因為政黨政治也者,就是推出代表己黨利益的人參選。如果是透過「全民調」及「全民投票」推選「總統」提名人,即使是國民黨沒有發動其黨員和支持者積極參與,造成誤導民進黨提名決策的效果,也因泛藍選民在民進黨的民意調查作業中,被動地回答自己所屬意的人,而造成民進黨提名決策的失誤,其所推選出來的參選人就不必然是代表民進黨的利益。

但是,謝長廷的反對「全民調」此舉,似是扯起大旗作虎皮,實質上是在販賣自己「排藍民調」的私貨。雖然他並沒有把「排藍民調」四個字明確地說出來,但既然是反對「全民調」和「全民投票」,及祭出「政黨政治」的主張,就必然會導致在民調中,將泛藍選民剔除出去,重走「排藍民調」的老路。

實際上,在一九九九年民進黨推選「立委」和「總統」提名人的過程中,當時的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就是與謝長廷相勾結,推動在初選制度中實行「排藍民調」。其結果,就把主張民進黨改革及開放大陸政策的「新潮流」、「十一寇」全打翻在地,並把蘇貞昌殺得「見骨見血」。

然而,民進黨雖然在二零零四年「總統」選舉中獲得過半的六百多萬選票,但黨員卻僅有四十多萬人,顯示多數支持者並未加入民進黨﹔民進黨並不諱言黨員中有不少是該黨政治人物募來的「人頭黨員」。當時的黨主席游錫堃以解決創黨以來一直存在「人頭黨員」問題,民進黨多年來在其初選制度中以民調取代或稀釋黨員投票的決定權,但黨過去進行民調的對像是不分藍綠的全體選民,形成支持泛藍的國民黨員也共同決定民進黨初選的異於政黨政治的奇特現象,而主導通過了民調必須要「排藍」的決議,也就是在民調的調查對象中,排除支持泛藍的選民。其具體做法是,在問卷中詢問受訪者是否在過去三次的選舉中投票給民進黨,而只保留約三成的深綠選民。但是,如有知道民進黨「排藍民調」問卷設計的泛藍選民有心幹擾這項民調,必會偽稱支持民進黨而影響民調的準確度,其排藍效果就將會有限。

可以肯定的是,民進黨如再實行「排藍民調」,必會如四年前那樣,對蘇貞昌極為不利。與其同時,因為蔡英文已決定走中間路線,不再反「ECFA」,還要研修《十年政綱》,必然會引發「獨派」的反對。如果在民調及投票過程中,進行的是「排藍民調」,就只剩下三成左右的黨內「獨派」和傳統支持者參與,可能會把蔡英文拉下來,而是將呂秀蓮、謝長廷甚至遊錫堃等推出來。這也可能是謝長廷在被黨內強烈批評之後,仍然主張「排藍」的原因,明顯地是要重溫二零零九年的美夢,挪火為自己煮食。

由於「研修小組」的召集人蘇嘉全是「謝系」大弟子,而「研修小組」的成員,又以「謝系」和已擺出「一邊一國連線」陣勢的「扁系」佔有優勢,其所研擬的初選制度肯定將會對蔡英文極為不利。但蔡英文是否會就此甘於束手就縛?看來不會,必會設法予以化解,在「臨全會」上發動支持者予以狙擊。而為作「平衡」,則有可能會讓「排藍民調」在「立委」提名人初選中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