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英文脫綠馬英九去藍下的政治光譜

台灣地區的政治學學者,根據「政治光譜」的原理,對台灣地區各主要政黨的「政治光譜」進行定位。在左的方面,台聯黨位於極左一端,民進黨則是中左;親民黨是中間偏右,國民黨則是中右,新黨則處於極右的一端。這種分析,倘是以政黨的階級性質而論,是有一半對但又有一半錯。對的部分,是民進黨的確是屬於信仰西方民主社會主義的政黨。細覽其《黨綱》,撇除其「台獨黨綱」部分內容,大部分內容都是與西方民主社會主義相接近的。實際上,民進黨的許多骨幹成員都是民主社會主義理論的追隨者,因而民進黨《黨綱》是充滿了民主社會主義和福利社會主義的內容,包括民主選舉、人權、公平開放的福利社會、環保等,因而得到了勞工、農民和中小企業主的支持。而國民黨則是代表資產階級及地方階級利益的政黨,與其在大陸時期的性質相近。至於台聯黨,其實其階級屬性與國民黨基本相同,實質上它就是國民黨分裂出去的,因而把它擺在「政治光譜」的「極左」一端,實在是天大的笑話。

但台灣地區的政治學者所設計的「政治光譜」,並非是以政黨的階級屬性為依據,而是以其對待「統獨」的態度來劃分的。因此,其「政治光譜」上的「左」,就是「綠」亦即「獨」的同義詞,而「左」即是「藍」亦即「統」的同義詞。為此,有政治學者更進一步將台灣民眾的「統獨觀」細化為「七色彩虹」,即深綠,中綠,淺綠,淺藍,中藍,深藍,紫色。其中「深綠」是「台獨」基本教義派;「中綠」是具有「台獨」理念但又具有機會主義性格的民進黨多數骨幹成員;「淺綠」是那些親近民進黨,價值心態上傾向於「台獨」,但在現實心理上卻又意識到「台獨」能夠實現的可能性太小,進行「台獨」活動的風險太大、成本太高。

「淺藍」則是在政治上比較親近國民黨,對民進黨抱有較強的批評態度。以上「淺綠」及「淺藍」則是所謂的「中間派」,他們中佔台灣選民的大多數。但近年來由「淺藍」向「淺綠」的觀點轉移的趨勢已經出現,而且在「五都」選舉中更是明顯。他們一方面認同國民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觀點,另一方面卻又不願意接受台灣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的安排,即使是這種制度比港澳兩特區要寬鬆得多。

「中藍」是國民黨的忠實黨員,及知識分子和中產階級,追隨連戰、宋楚瑜的路線。他們一方面不滿民進黨,另一方面又對大陸不能在九十年代放寬條件,認可「國統綱領」和「九二共識」,與國民黨進行談判,以致錯失時機,導致讓民進黨有機會上臺並籍此「廢統」及推翻「九二共識」,「台獨」思潮氾濫,而深表不滿。「深藍」是過去國民黨執政時代的老官員、退休公務員、第一代外省藉人士。「紫色」則是在「深藍」中再摻雜了一些「紅包」,支持「一國兩制」,是極端「統派」,但人數極少。

本來,蔡英文和馬英九分別是「中綠」和「深藍」人物。蔡英文一方面協助李登輝搞了個「兩國論」,並在陳水扁剛上臺有意承認「九二共識」時對之進行劫持,但另一方面卻在當權時也做了一些有利於兩岸交流的事情,如推行「小三通」,主持「經續會」開放八吋晶圓登陸等,與當時的台聯黨「立委」賴幸媛對著幹,正好是與現在易位。至於馬英九,大家一直都是把他視為「統派」。但現在卻出現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尤其是在「五都」選舉過後更加明顯,那就是蔡英文和馬英九都逐步向中間靠攏,亦即在對待兩岸關係問題上,蔡英文正在「脫綠化」,馬英九也正在「去藍化」。蔡英文吸取民進黨輸掉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的教訓,及「五都」選舉的成功經驗,正準備開放大陸政策,逐步向中間靠攏。而馬英九也是吸取「五都」選舉的教訓,並為了爭取二零一二年連任,脫離了國民黨傳統的《國統綱領》軌道,甚至開始與「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的一些論述拉開了距離,為了討好「淺綠」而向中間靠攏。

當然,這種現象,不能以列寧的「群眾──階級──政黨──領袖」理論來作解釋。因為蔡英文、馬英九二人的「向中間靠攏」,只是其個人及其政治幕僚們的行為,並不完全代表其所在的政黨的根本利益。實際上,蔡英文的做法,只是為了二零一二的權益性調整,並不打算修改「台獨黨綱」,甚至在昨日還聲稱對即將在明日登場的第六次「陳江會」,要「適度反擊」,以凸顯黨的立場。而民進黨的支持者,除「淺綠」者外,還是以「中綠」和「深綠」為主,試看「五都」選舉中民進黨大贏的南部地區,當地的民進黨支持者完全不顧兩岸關係發展給台灣地區帶來經濟「紅利」的事實,仍是盲目地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也不顧陳水扁貪腐及其子陳致中「嫖妓」的事實,仍然讓其成為選區第一高票和全台第二高票,「一邊一國連線」市議員也成為民進黨內第二大的派系。蔡英文「十年政綱」中的大陸部份內容公佈後,能否得到這些基本群眾的支持?前景並不明朗。

馬英九也一樣,雖然正如前述,國民黨的支持者並不接受「一國兩制」式的統一,對大陸的某些做法也有所不滿,但卻對馬英九為了爭取連任而轉持「拒統」的立場,甚至是迎合「淺綠」以至是「深綠」而不滿。當然,馬英九的這一傾向,或許也是與蔡英文一樣,都是權謀性的,是為了「二零一二」的「口非心是」。

蔡英文、馬英九都向中間靠攏,將會出現甚麼樣的效果?由於在現實面上,有「淺藍」向「淺綠」發展的趨勢,可能會對蔡英文有利,馬英九則會處於「兩頭不到岸」的狀況。實際上,從馬英九當選並就職之後發生的一系列變化來看,「深藍」極不滿馬英九,而是懷念連戰、吳伯雄,因而在一系列的選舉中,都拒絕出來投票;但馬英九又抓不住「淺藍」,因為「淺藍」已逐漸變成「淺綠」;更是吸引不了「淺綠」。

就以個人形象來說,在這次「五都」選舉中,馬英九開始變成「票房毒藥」,他雖然每日從南到北進行催票,但效果極為難看。即使是在國民黨的鐵票區高雄左營眷村,再也看不過以前排隊熱烈歡迎的景像,甚至有人提前離場。而蔡英文雖然因是候選人而被困身在臺北縣,但每當出外輔選時都受到熱烈歡迎,其情景就如當年的馬英九。此易位變化,對「二零一二」將會產生甚麼樣的化學作用?仍難預料。

當然,蔡英文也並「穩陣過泰山」,她還須考量如何化解兩大矛盾。其一是「扁迷」,「一邊一國連線」已成為黨內除「新潮流系」的第二大派系,蔡英文如與陳水扁切割,必會受到此派系的杯葛。其二是「台獨」基本教義派,他們必然會抵制蔡英文的「向中間靠攏」。而「台獨」基本教義派者,多是大企業主,是民進黨的「大金主」,必將會斷了對蔡英文的「政治獻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