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臺北“圓山忠烈祠”

“圓山忠烈祠”是許多遊客到臺北必看的景點,但對大陸遊客來說,還是少有人踏足的“禁地”,因為對於供奉其中的某些:“忠烈”和他們的功過,海峽兩岸有著不同的蓋棺淪定。然而,近年來,國共兩黨“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一敏感景區也在慢慢“脫敏”。

臺北市西區的主幹

道中山北路一路北上,快到圓山大飯店時往東拐,進入基隆河邊的北安路不久,經過一牆之 隔的”中央廣播電台”,就能看到巍峨的三拱門牌坊和外形頗像北京故宮太和殿的殿堂。這組掩映在蔥蘢樹木之中的中國古典式建築,就是”國民革命忠烈祠”,因為位於圓山腳下,俗稱”圓山忠烈祠”。

“忠烈祠”遍地開花

所謂“忠烈祠”,是歷代為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的忠臣烈士之所,祠名“忠烈”、“忠魂”等。目前已知的古代忠烈祠有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奉祀春秋晉國義士的忻州忠烈祠等。1914年,民國政府設思烈祠於太歲殿,祭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這是民國最早的忠烈祠。1936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公佈《歷次陣亡殘廢受傷革命軍人特別優恤辦法全案》,正式提出“各縣設置忠烈祠辦法”。1940年,國民政府公佈《抗敵殉難忠烈官民祠祀及建立紀念坊碑辦大綱》、 《忠烈祠設立及保管辦法》,忠烈祠開始進入大規模設立階段。而現存中較有名的還有這麼幾處:嶽麓山忠烈祠,始建於1939年,位於嶽麓山,為紀念在長沙會戰中抗日陣亡的第4路軍將士而修;騰沖忠烈祠,位於雲南省騰沖縣國殤墓園內,占地舶畝、5.32多平方米,建成於1945年7月7日,奉祀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攻克騰沖戰鬥中陣亡將士,於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當屬南嶽忠烈祠,其位於湖南省衡陽,為紀念抗戰陣亡將士而建,1943年7月7日落成,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等38名將領首批入祀。

入祀忠烈祠,意味著一生的業績豐口貢獻得到公認。1940年代,在蔣介石的推動下,忠烈祠形成全國體制。1945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這個體系被照搬到台灣,忠烈祠在台灣“遍地開花”。各縣市的忠烈祠有些是類似“圓山忠烈祠”的殿式建築,有些則是為了消除日據時期”神道信仰痕跡”,將當地的日本神社改建而成。

台灣的”忠烈祠”原本供奉的是從辛亥革命到解放戰爭時期的殉職官兵,也有歷史上抗擊外敵的民族英雄,如鄭成功等;1960年代轉型之後,困公殉職的台灣警察、消防及其他公務人員也可申請入祀。

入祀者身份複雜

圓山忠烈祠是台灣地區地位最高的“忠烈祠”。1967年12月1l日開工改建,由何應欽擔任“改建委員會主任委員”,1969年3月24日完工後,更名為“國民革命忠烈祠”,成為“首都忠烈祠”。其間,蔣介石在原設計圖樣中指示甚多,並在興建中視察工地20餘次,每次必詳詢施工情形,可見其對這座“忠烈祠”重視程度之高。

“圓山忠烈祠”蔚為壯觀,面積約573平方米,其中建築物面積5000餘平方米。迎面是由三個拱門組成的大牌坊,中間是蔣介石於1968年10月敬題的”忠烈祠”三個鎦金大字,兩側匾額分別題寫“成仁”、 “取義”。牌坊背面,中間是“萬古流芳”,兩側分別是“千秋”、 “忠義”。穿過牌坊,就是寬敞的青磚步道,兩側遍佈青天白日旗和綠色植物,中央廣場左右兩側,分別為形式相同的外賓休息室和長官休息室。

正前方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山門,仿古皇宮式樣建造而成,琉璃瓦的屋面,中武彩畫平頂,門楣處還有四個六角形的“門眼” (古代只有皇宮有四個門眼,宰相府第也只有兩個)。門前擺著一對由整塊大理石雕成的石獅子,據說各重8噸,其中腳踏彩球者為雄獅,踏小獅者為雌獅。前殿門內立著告示牌,上面寫著“肅靜、脫帽,請勿吸煙”。

進入前殿,壯麗宏偉的正殿與兩側偏殿映入眼簾。正殿當中是蔣介石手書的“國民革命忠烈祠”匾額。拾階而上,殿內空空蕩蕩,正中擺放一張巨大的供桌,上供“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供桌邊的角落裏存放“中華民族遠祖黃帝之靈位”,遙祭黃帝陵時才會置放於供桌之上。大殿燈光昏暗,寂靜肅穆。

兩側偏殿屋簷當中都掛著“烈士祠”的匾額。東側為“文烈士”,西側為“武烈土”。按照1978年台灣當局“國防部”公佈的《“國民革命忠烈祠”入祀辦法》,能入祀者除辛亥革命歷次起義烈士外,還包含討袁、護法、東征、北伐、抗戰及“勘亂複國”等幾個時期陣亡或殉職者,入祀烈士經”國防部”造冊報請當局領導人核准,共計30多萬人。

步入“文烈土祠”,三面牆上一排排放滿密密麻麻的牌位,被供奉者以殉職時間先後順序排列,單人牌位均為領導人或具有特殊貢獻者,“並依國民革命之時代任務”區分為:“開國烈士”,孫中山先生領導第一次革命至推翻滿清止,所犧牲的“革命同志”包括陸皓東、方聲洞、秋瑾、林覺民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等;討袁烈士,包括宋教仁、陳其美:護法烈士,其中比較知名的有朱執信:抗日烈士,其中有羅福星、莫那魯道等台灣抗日烈土,1978年,日據時期台灣抗日烈士入祀“忠烈祠”,改變了大陸人在“忠烈祠”“一統天下”的狀況;最後一部分就是所謂的“戡亂複國烈士”。

2010年3月26日,5名台軍士兵的靈牌入祀“武烈士”,台當局“國防部長”高華柱率台軍代表敬獻鮮花。5位士兵有3個是“黑貓中隊”成員,名為張燮、?耀華、黃七賢;另外2人是陸軍傘兵成員,名為趙連生、張玉傑。至此,前往大陸進行“密戰”的黑貓中隊、黑蝙蝠中隊和陸軍特戰傘兵殉職軍人全部入祀“忠烈祠”,總共159人。這些軍人大部分來自前兩支特種部隊,少量來自陸軍傘兵。

入祀意味著成為“國家級英烈”,對於長久以來難見天日的“密戰”軍人來說,這是對其一生的最大肯定。

春秋兩祭規格頗高

按規定,每年春秋兩祭, “文烈士祠”由台灣”內政部長”主祭, “五院”秘書長陪祭。

西側配殿供奉的是“武烈士”,按照東征、北伐、抗戰及“勘亂複國”等各個時期區分,將級軍官為單人牌位,校尉級軍官為百人牌位,士兵級則以集體名冊置藏箱中供祀。盡管有大量的集體牌位,但三面牆的牌位密度遠勝“文烈士祠”,恰哈印証了“古來征戰幾人回”。

按照規定,每年春秋兩祭, “武烈士祠”由台灣當局“國防部長”主祭,台軍“參謀總長”及陸海空軍“司令”陪祭。“武烈士”中有許多大陸同胞熟知的人物。東征烈士中有廖仲愷; “剿匪”將領中有國民党第9路軍第18師中將師長張輝瓚;抗日將領中有張自忠、趙登禹、佟麟閣、謝晉元、高志航、戴安瀾等人;“勘亂複國”將領中,戴笠、邱清泉、張靈甫等都是大陸歷史影視作品中常出現的人物。

文武“烈士祠”的展櫃和環繞前殿、正殿、配殿的回廊,有一些人物遺照和事跡簡介,張自忠、秋瑾等烈士頭像以及武漢會戰、徐州會戰等戰役示意圖和簡介等布列其中。其中,抗戰占了最大比例,或許是因為8年抗戰是”國軍”最光輝的一段歷史,值得大書特書吧。

據台灣官方史料統計,從“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會戰22次,大小戰鬥4萬餘次,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包括八路軍和新四軍)陣亡365萬人。少將以上有203人,中將以上34人,全部殉國。其中,國軍黃埔系將領指揮官在抗戰前四年中超過一半全部陣亡殉國。張自忠上將更是同盟國50國中戰死的最高級軍官。

祭祀之地亦供參觀

“圓山忠烈祠”現在在台灣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當局舉行“中樞”祭典和各界人士緬懷先烈之處;二是臺北的知名景點。每年3月29日、9月3日,台灣當局領導人都會率文武百官前來舉行春秋兩祭,儀式包括奏“國歌”、宣讀祭文、向“烈士”靈位行三鞠躬禮,十分隆重。馬英九自2008年5月上臺以來,至今已到這裏參加過2次秋祭、2次春祭。

除祭祀“忠烈”,“圓山忠烈祠”還有兩個特殊的祭典,一是遙祭 “國父陵” (即中山陵),二是遙祭黃帝陵。每任台灣當局領導人就職後,都要到這裏來遙祭“國父陵”——陳水扁於2000年5月21日,也就是首次就職次日,即率呂秀蓮等人到這裏遙祭“國父”。2008年5月22日,馬英九也在這裏舉行遙祭“國父陵”儀式。這樣做既體現對孫中山先生的尊崇,也有彰顯所謂“政權延續”之意。

1935年4月7日,當時的國民政府派代表至陝西黃帝陵謁陵,舉行首次民族掃墓典禮,此後每年都派代表謁陵。1949年後,台灣當局改在“圓山忠烈祠”遙祭黃帝陵,一向由台當局“內政部長”代表當局領導人主祭。

2009年4月3日上午,台灣當局“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在“圓山忠烈祠”舉行,馬英九一改過去由“內政部長”代表主祭的慣例,親自主持遙祭典禮,也成為1949年後第一位主持遙祭黃帝陵典禮的台灣地區領導人。時任“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解釋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基於慎終追遠對中華民族有重要的意義,馬英九決定親自主持本次遙祭黃帝陵典禮,表達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視。

舉行這些典禮時,“忠烈祠”正殿難得的人頭攢動。而平時耒為這裏增添生氣的是來自各地的遊客。吸引他們的除了“忠烈祠”的佈置,最有特色的要算站崗的三軍儀隊禮兵。儀隊軍容嚴整,訓練嚴謹,在哨位上面容嚴肅,雙眼難得貶動,酷似雕像,任你百般捉弄,仍是一臉嚴肅,常令遊客稱奇贊賞,而每隔1小時舉行的禮兵換哨交接儀式,更是一大特色。雖然是酷暑難耐的7月,他們仍然穿著厚厚的制服,戴著沉重的鋼盔,後勤人員不停地為他們擦汗。

不同軍種儀隊交接換哨時,會進行操槍表演。每當這個時候,遊客就會聚集在走道兩側,一路追隨,興奮地觀看、拍照。除了3月28日及9月2日不開放、3月29日及9月3日開放牛天外,“圓山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