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回應“約談”穩物價 引導企業正確行使定價自主權

【中新社北京4月19日電】中國官方近來頻繁約談企業,試圖讓他們暫時放棄漲價計劃。有輿論認為,此舉有行政干預之嫌,會影響價格機制正常運行。對此,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19日表示,約談並非行政干預,而是為了引導企業正確行使定價自主權。

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當天接受記者專訪時稱,“約談是一種溝通方式,不是行政干預,更談不上干涉企業定價自主權”。他並強調,中國價格主管部門一貫充分尊重企業定價自主權,堅持依法行政。

3月份以來,部分方便麵、日化、酒類等企業紛紛在媒體上發佈漲價資訊,導致部分地方出現小規模搶購,並強化了市場的通脹預期。這當中,不乏聯合利華、康師傅這樣的大型企業。

這位官員說,因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燃料價格的上漲,一些生產經營企業的確面臨成本上升壓力,希望通過適當調整價格,疏導成本壓力。但在實踐中,存在部分經營者跟風漲價、搭車漲價的現象;也有部分經營者採取先通過媒體對外放風,散佈漲價資訊,試探市場反應,然後再決定是否調價;還有個別佔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利用優勢地位,頻繁調價,帶動了相關商品價格上漲,渲染了市場緊張氣氛。“甚至有個別佔市場支配地位、壟斷地位的企業,出現了價格違法嫌疑。”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約談相關企業,主要是重申價格法規和政策,引導企業更好地、合理合法地行使定價自主權。”他說,這有利於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市場機制更好地運轉。

對於有評論認為“約談不可能真正起到穩定物價的作用”,這位官員表示,推動物價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成本上升的推動,也有部分產品供求結構變化的影響;既有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輸入性因素,也有全球流動性較為充裕的深層次原因;既有社會遊資的投機炒作,也有部分經營者跟風漲價的推波助瀾。“因此,穩定物價也需要綜合施策、重點治理”。

去年以來,為穩定物價,中國官方已綜合運用了控制貨幣投放、發展生產、保障供應、搞活流通、加強監管等多種手段,他強調,“約談僅僅是一項輔助性措施”。

他並表示,“約談效果總體是好的”。據了解,截至目前,部分準備調價的企業要麼推遲了調價時間,要麼決定通過企業內部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消化一部分成本上升因素。經過官方約談的一些行業協會和相關企業還發出了倡議書,承諾自覺遵守國家價格法律法規。

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以農產品為主的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並帶動價格總水準上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已連續5個月在5%上下波動,其中3月份CPI漲幅達到5.4%,創32個月新高。

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後,發改委將進一步提高價格調控的預見性、前瞻性和靈活性,會同有關部門更好地做好穩定物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