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口四成“登陸”大陸對台采購清單

“我現在在台灣,很忙!每天都在見客戶!”這已成為近兩年參與赴台采購的許多大陸企業高管們接電話時說得最多的第一句話。

動輒數百乃至上千人的采購團,所到之處無不被台灣企業界圍得水泄不通,兩岸在金融危機之下的。抱團取暖。終見成效。2010年11月,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副局長張俊福透露,台灣今年1-10月對外貿易總額累計達4316.6億美元,其中出口2264.4億美元,成長38.40%,“其中我出口值已首度率先超越2008年1至10月高峰,顯示我對外出口貿易已回復金融風暴前的成長常軌。”

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彭錦鵬告訴記者,台灣經濟的回暖,-方面是因為當時台灣各產業的庫存清理已告一段落,另一方面則因為世界各地區的經濟刺激,其中很大一塊來自需求旺盛的中國大陸--大陸采購目前已占到台灣出口總額足足四成比重。

分析人士認為,大陸采購對台灣經濟複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以2009年為例,大陸赴台總采購金額為180億美元,而今年僅廣東一省赴台采購即超70億美元。“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以下簡稱“貿協”)董事長王志剛認為:“今年大陸各項采購團應該可達到200億美元。”

從2009年6月的“液晶面板團”開始,“經貿團”、“官員團”、“文化團”””大陸赴台采購風潮在金融危機下以多種形貌造訪寶島,各地采購清單的異同,也顯示各地在對台經貿發展上的微妙不同。大陸企業借“家電下鄉”赴台團購

2009年6月,大陸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率團赴台采購面板。海信、海爾、創維、康佳、長虹,TCL、熊貓、上廣電和廈華9家大陸主要彩電廠商的高管全部入團。根據大陸政府部門和協會促成簽署的“2009年采購意向書”,9家大陸大陸彩電企業將向台灣奇美電子、友達光電等台灣液晶面板廠商訂購總價22億美元的電視用液晶面板,采購量超過1200萬片,采購額與2008年相比增加59%。

在團購網站尚未火爆的2009年,大陸彩電廠商已先期到台灣對液晶面板實行“團購”,以求降低采購成本。

在此之前,奇美電子已被金融危機沖擊得嚴重虧損。大陸家電下鄉的政策導向,將奇美從生死邊緣救回,並獲郭台銘注資加持。嘗到大陸采購甜頭的台灣液晶面板生產商紛紛放下身段,主動派出專業團隊到大陸與各大企業密切合作以求更多出口盈利。這促成的結果是,僅液晶面板一項,大陸兩年來對台采購已近百億美元。

大陸突然增加的對液晶面板的需求,源於“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大陸刺激內需政策的出臺。台灣經濟主體以外銷為主,在出口結構上因與韓國高度同質化而在世界市場長年“肉搏廝殺”。分析人士認為,台灣與韓國的液晶面板、LED等出口行業質量差別並不大,但台灣的液晶面板業能快速振作,與大陸相關采購明顯從韓國轉向台灣地區的傾斜有關,

台灣淡江大學教授聶建中告訴記者,即使大陸電視、洗衣機等家電的液晶面板貨量飽和,台灣的相關企業仍然會過得不錯,。因為大陸下一輪的刺激政策,不排除會啟動‘汽車下鄉’。這對台灣的企業仍然是巨大利潤來源。”

大陸來的聖誕老人們

除了大陸企業自發組團赴台,兩年來,兩岸媒體著墨最多的莫過于各省市行政要員親自帶隊到台灣參訪。除去2009年八八水災、達賴竄訪台灣、熱比婭事件和除夕前後,兩年來幾乎每個月都有大陸采購團赴台。每來台灣,必有大禮包相送。“一團接一團”的赴台參訪團,被台灣媒體稱為“大陸來的聖誕老人們”。

2009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飆率領千令人的廣西經貿文化代表團赴台采購,成為大陸第一個由省級官員領隊的赴台交流團。如果說廣西在台10天采購1.8億美元的舉動令人驚喜,那麼半年後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拋出的41.3億美元的超級大禮包無疑讓整個台灣瞠目結舌:13個江蘇省轄市書記、市長都來台灣,整個江蘇團超幹人,而該團還是人員縮減後才成行的。2009年11月,四川省委副書記李崇檯和時任廣州市副市長李榮燦也帶團赴台。

大陸近兩年來的赴台采購額度之冠,出現在2010年8月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帶隊參訪台灣時。在“台灣,廣東周”中,廣東累計采購額達70.85億美元。一周之內,廣東共組織28個代表團、近2000人赴台考察交流。廣東文化團體先後在臺北、新竹、高雄等地舉行74場大型文藝演出。與大陸早期赴台采購集中在友達光電、奇美電子等行業巨頭不同,廣東團八成以上的采購對象集中在台灣中小企業。

在大陸各省赴台采購榜單中,福建省作為海西經濟區“先行先試”的龍頭作用充分凸顯:2010年5月一個月內,福建省省長黃小晶,福建省副省長、福州市長蘇增添與廈門市長劉賜貴分別帶三個參訪團赴台采購交流。廈門市作為對台經濟特區,則簽下13.8億美元的采購大單,台資貨品在閩南的巨大消費潛力令人咂舌。

大單采購之外,也有大陸省市赴台參訪意不在短期采購,而在搭橋鋪路。上海市長韓正2010年4月赴台,吃胡椒餅,坐臺北捷運,展現庶民性情的韓正借赴台之機向台灣民眾推銷上海世博會並派發世博門票。作為第一位訪台的大陸直轄市市長,韓正的台灣行雖沒簽大額支票,仍在台灣引起高度關注。

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在台曾二度鞠躬,感謝台灣民眾對汶川災區重建的大力支持;浙江省長呂祖善則趕到高雄市探望從未謀面的舅媽,並祭拜亡故的舅舅,這些舉動在注重親情、鄉情的台灣民眾眼裏,無疑留下極佳印象。赴台采購,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大陸官員給台灣民眾的印象作派。

2010年11月1日,ECFA服務貿易早期收獲計劃”正式施行,涉及“會議服務業”、“大陸華語與合拍電影片發行映演每年10部”等。這意味著,今後除了大連、青島、廈門、海南等會展服務業明星城市外風光毫不遜色的台灣各地市也可成為大陸公司召開各種商務會議的目的地城市。針對台灣服務業的采購,也將進入大陸各省市的采購清單。

大陸這個已占台灣全年出口總額四成的市場,今後將毫無疑義地成為台灣企業和民眾長期注目的焦點。近期台灣《天下》雜志曾以封面專題幫助每個台灣人針對大陸的發展態勢制定“十二五規劃”,充分看好未來數年兩岸經濟個體間的頻繁交流。

對台采購落實近八成

大陸向台灣采購行為的啟動,始於2006年兩岸經貿論壇15項惠台政策措施的發布。2006年兩岸經貿論壇後至2008年底,大陸曾四次啟動對台灣豐產滯銷水果的緊急采購,以緩解台灣果農的銷售困境。

從精緻農業開始,大陸向台灣的采購從零星批次慢慢加大,在金融危機爆發後更以各省市“一把手”帶隊采購團的龐大陣勢一波接一波湧向台灣,而采購內容也慢慢擴展至其他行業。

台灣“立委”邱毅告訴記者,大陸赴台采購整體來看多集中於臺北、新竹等高新產業中心的飢產品和服務,北台灣和中台灣獲利較多。而南台灣由於是綠營重鎮,且經濟形態以觀光和精緻農業為重頭,在大陸赴台的大宗采購中未分得太多訂單。

今年上半年,邱毅與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見面時曾建議,由海協會為主導專門組一個采購團到台灣,讓大陸企業與台灣企業直接交流,以盡量減少政治色彩,“甚至團長也可由企業負責人擔任,而不是陳會長。”據悉,該采購團的組建已從8月開始,並擬於今年12月赴台。

台灣淡江大學教授聶建中告訴《鳳凰週刊》記者,來自大陸的大宗采購成為近兩年台灣經濟的一個亮點。但赴台采購,得利的大多是各行業巨頭,台灣中小企業並未分得多少羹,類似江蘇將采購單分配給台灣中小企業的舉動並不多見,“甚至連見面的機會都很少,因為大陸采購團的吃住行路線被台灣的企業巨頭全包了。”

大陸訂單已下,落實情況如何?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副局長張俊福透露,2009年大陸赴台采購的180億美元商品,迄今已落實140億,近八成。因有部分簽的是意向書而非合同,其落實可能需要兩到三年時間。

“跑單在全世界的商業采購中都非常普遍,都是中國人,喝酒說話的時候難免會情緒激動,難免多說一點。”邱毅笑稱。

(商華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