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啟國家四級救災應急

【綜合新華社昨日報道】記者2日從民政部救災司瞭解到,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工作組日前深入貴州省畢節地區黔西縣林泉鎮、錦星鄉、金碧鎮和織金縣茶店鄉,實地查看農作物受災情況,瞭解群眾飲水困難和當地救災工作情況。

據介紹,從實地查看和交流瞭解的情況看,此次乾旱災害持續時間長,農作物受災面積大,造成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困難。今年以來畢節地區總降雨量較常年平均偏少近4成,主要河流徑流量比歷史同期偏少6至9成,導致大量稻田無法種植,已種植的玉米、烤煙、辣椒、大豆、水稻等作物受災嚴重。在黔西縣,群眾生產生活用水短缺,部分企業和服務業停止生產經營,部分鄉鎮群眾只能依靠送水或打井解決生活用水需求。

當前,旱情仍在持續。工作組要求災區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繼續突出抗旱救災工作重點,確保城鄉群眾的生活用水需求,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要繼續採取有效措施,發掘新水源,合理調度現有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當前各項用水矛盾;要指導和幫助災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調整種植業結構,改種和補種生長週期短的作物,儘量減少農民損失;要注重抗旱和防汛工作兩手抓,積極做好氣象監測預報,防止旱澇急轉給群眾生命財產造成損失。

今年6月以來,貴州省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旱情,銅仁、畢節、安順、黔南等地受災較為嚴重,部分受災群眾發生飲水短缺等基本生活困難。7月31日14時,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貴州省嚴重乾旱災情,緊急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並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查看災情,協助開展救災工作。

南方高溫少雨旱象露頭 洞庭湖、鄱陽湖明顯“瘦身”

7月以來的高溫、少雨天氣致使湖南南部、貴州西部、廣西西北部、重慶南部和雲南東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中到重度氣象乾旱。記者從中央氣象臺獲悉,目前洞庭湖、鄱陽湖已經明顯“瘦身”。

中央氣象臺利用衛星水情監測資料分析結果表明,2011年7月底與7月初相比,洞庭湖湖區水體範圍減少3成多,鄱陽湖湖區水體範圍減少2成多;與2010年同期相比,洞庭湖湖區水體範圍減少5成多,鄱陽湖湖區水體範圍減少3成多。

進入7月以來,酷熱、少雨成為南方天氣的主旋律。氣象專家介紹,與常年同期相比,中國南方大部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浙江、福建、安徽南部、江西、湖南中部和重慶等地的高溫天數達12至23天,其中湖南石門(40.9℃)、澧縣(41.0℃)、臨澧(40.0℃)、常德(40.4℃),貴州江口(39.5℃)、三穗(38.6℃)等地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預計未來3天,江南、華南等地部分地區將持續35至37℃的高溫天氣,但強度比前期有所減弱,範圍減小。

此外,今年第9號強颱風“梅花”的中心2日17時位於沖繩島那霸東南方大約71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4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40百帕。

中央氣象臺預計,“梅花”將以每小時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增強,並逐漸向沖繩島南部一帶海域靠近。受“梅花”及其外圍雲係影響,未來3天臺灣以東洋面、東海、台灣海峽的風力將逐漸加大到6至8級,其中“梅花”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風力最大可達15至16級。

湖南590萬畝農作物遭旱災 52萬人飲水困難

據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最新統計,受旱情影響,湖南全省有590萬畝農作物受災,52萬人出現飲水困難。目前,湖南共有110多萬人奮戰在抗旱一線,生產自救工作全面展開。

據湖南省防指統計,7月1日以來全省平均降雨僅39毫米,較歷年同期均值偏少約68%。受其影響,水庫塘壩等水利工程蓄水量嚴重不足,加之近期持續高溫晴熱天氣,導致全省14個市(州)82個縣(市、區)791萬畝農田受旱,590萬畝作物受旱。全省有52萬人、39萬頭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542條溪河斷流,415座水庫乾涸。

7月25日,湖南省防指在全省範圍內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據初步統計,省、市、縣各級各部門共計派出工作組270多批次,深入災區協助指導抗旱、防旱、減災。各級氣象、人武部門先後開展人工增雨作業56場次。消防、武警等部門及時組織應急送水3700多車次,有效確保了飲用水安全。各級財政部門特事特辦,及時加大了對抗旱工作的支援力度,累計投入抗旱資金1.16億元。

針對湘江水位連續走低的情況,長沙市按照《湘江枯水期長沙城區安全供水應急預案》要求,及時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制了應急雍水圍堰設計方案,以確保長沙城區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