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訪港的雙重意義

經濟上送大禮繼續挺港,政治上則有助於穩定香港人心

2011年8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視察香港,出席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等活動,公佈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深化內地與香港經貿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挺港措施。經濟上送大禮繼續挺港,政治上則有助於穩定香港人心。

短短52個小時裏,李克強共出席了20餘場活動,從會見香港特首到探訪港人家庭,從考察香港公屋到鼓勵青年創業,從出席論壇到親吻小朋友,從參觀金融機構到港大校慶演講,行程滿滿,節奏緊湊,代表中央力挺香港。

送“大禮”利在兩地

在李克強本輪訪港前,香港官學兩界對於中央的挺港新政早有期待。但當李克強在港公佈中央6類36項挺港政策、措施後,其範圍之廣、強度之大、步速之快,據說連香港特首曾蔭權都有意外之喜。

以往有中央領導人訪港,宣佈一些惠港新政,香港媒體喜歡稱之為“送大禮”。李克強17日在“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上發表名為《協力求發展合作促繁榮》的主題演講表明,這份“大禮包”不僅回應了香港金融界的期待,更涵蓋了經貿、交通、旅遊、食物和能源供應、醫療服務和教育等多個方面:

大幅提升內地對香港的服務貿易開放水平;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支持香港參與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發揮香港在粵港澳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允許以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RQFII)投資境內證券市場”和“在內地推出港股組合ETF”的內容。與李克強在論壇之後出席財政部在港發行200億元人民幣債券儀式、在港交所穿上編號6632的交易員紅色背心一樣,都被重點解讀為中央支持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提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具體舉措。

其實此前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已經沒落的觀點在香港乃至國際社會流傳甚廣,然而新興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卻為之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去年,香港摘得全球首次公開發行(IPO)排行榜桂冠,交易總額達到530億美元,高於紐約的350億美元。對於李克強帶著上述“禮物”訪問香港,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社評稱“香港仍是中國的首要金融櫥窗”。

然而,如果純粹將中央這一系列的新政措施解讀為給香港“送禮”則未免流於表面,畢竟包括港澳在內的“十二五”規劃是中央對全國經濟的通盤考慮。 而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說得最坦白,就是因為目前國際環境錯綜複雜,歐美近來出現危機,增加未來不確定性。此時內地和香港必須加強合作,共同維護金融和經濟穩定。

根據中央公佈的挺港新政,香港投資者可以用人民幣投資A股市場,這不僅有利於推動香港離案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建設,更是加速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一項重要舉措。境外合格的機構投資者(QFII)早就可以有限制地投資中國的A股市場,但QFII向內地流入的是美元,而香港的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向內地流入的卻是人民幣。這同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一樣,都意在鼓勵更多的國際人士使用人民幣作為投資理財和儲備的貨幣,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在當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勢在必行,以多樣化的國際貨幣取代美元唯一的霸主地位的呼聲日益高漲之時,人民幣國際化和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李克強在港多次強調“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

政治意涵不容忽視

李克強的三日訪港之行,經濟意味頗濃:陪同人員中有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商務部長陳德銘、央行行長周小川等一長串內地財經高官,公佈的惠港政策又多集中于經濟金融領域,但此行的政治意涵仍值得解讀。

自1977年香港回歸到李克強本次訪港前,香港已接待中央政治局常委達14人次,李克強此前亦曾數次訪港,但本輪系首次以國務院副總理身份蒞臨。以往,以副總理身份訪問香港的中央領導人,多為出席國際性會議。如1997年9月,時任副總理的朱鎔基,與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李鵬,以主辦國東道主的身份到港,參加“第五十二屆世界銀行及貨幣基金組織年會”;2003年11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訪港,出席第七屆全球CEO年會。考慮到正在實施的“十二五”規劃和明年即將召開的十八大,李克強今次強調要在香港多走走、多看看,自有保持中央挺港政策延續性的意味。

早在四個月以前,香港曾有媒體稱李克強訪港之行將在主持深圳大運會開幕式之後,但最終的安排是國家主席胡錦濤主持深圳大運會,而李克強專程赴港,此行安排或有深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赴港的前一天,全國人大常委會宣佈將審議香港基本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和第十九條的解釋草案,這是香港終審法院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基本法》,涉及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的自治問題。

為了明年的香港特首選舉及23條立法之爭,香港各界博弈暗流湧動,李克強適時訪港,實為穩定人心,增強港人信心之舉。在港期間,李克強多次有類似“天好、心情好、香港更好”之語,在離港登機前的講話中,更再次強調“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不可替代”,“對香港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親民令港媒“受落”

因在國務院主持多項民生工作,李克強訪港行程中對住房、教育、物價、就業等格外關心,深入坊間的言行亦讓港人對這位相對年輕的中央領導人有了更多的體認。

其實早在剛抵達香港機場的發言時,李克強對在三十多度高溫下等待多時的記者道了一句“辛苦”,就讓港媒相當受用。而到港首日就實地考察香港公屋,探訪普通市民家庭,既是為內地保障房建設吸取經驗,也被港媒稱為在香港樓價高企背景下的“急香港市民所急”。

在李克強飲下“金茶王大賽2010年港式奶茶青少年組冠軍”陳祉光特別調製的港式奶茶後,港媒對這種貼近香港市民生活的行為大加讚賞,並認為李克強對香港青年的關心,是著眼於香港的長遠發展,著眼于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出席香港大學百年慶典,具有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的李克強在演講結尾時“秀”了約兩分鐘的英文,亦被認為親民之舉。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就認為,香港大學是以英文教學的國際化大學,四成教師來自海外,副總理以英文演講,是“體貼”聽眾的表現。

(鄧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