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選票成“大選”焦點

日前,由於國、民兩黨「大選」候選人馬英九、蔡英文多次赴原住民選區展開各種活動,使原住民選票成為藍綠爭奪的新焦點。 目前看,國民黨、親民黨在新一屆原住民「立委」選舉中繼續佔據優勢,馬英九的原住民支持度也高於蔡英文,但在島內政治情勢的不斷演變下,會否有部分原住民轉而支持蔡,需要進一步觀察。

「雙英」爭搶原住民選票

近期,馬英九與蔡英文各施所長,積極爭搶原住民選票。

馬英九方面,自今年4月以來多次深入原鄉與原住民互動,並宣揚有關原住民的政績和政策。馬表示,4年前自己宣誓的原住民政策已一步步落實,包括4年500億新台幣的原住民建設即將完成,有關原住民自治問題也已提出相關法令。馬先後走訪台東阿尼色弗兒童之家、「八八風災」受災產等原住民弱勢家庭搏感情,還大秀他的阿美族名,要原住民稱他為「馬耀總統」。馬並提出發展「第三學期」的計劃,在初高中寒暑假期間開設原住民課程,鼓勵原住民學童參與,傳承自己的文化。

蔡英文方面也不遑多讓,在8月1日即原住民節日當天發表「原住民政策」,宣稱若自己當選「總統」,將修改法令讓原住民可以管理自己的山林與土地。蔡多次走訪「八八風災」原住民災區,並深入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通過夜宿交談拉攏與泰雅族距離,成為第一位造訪該部落的「總統」參選人。蔡還自稱祖母是屏東的排灣族,擁有排灣族血統,並在屏東縣瑪家鄉家義村成立島內第;個「原住民小英之友會」。

雙英爭搶原住民選票的主要原因在於:島內原住民雖然人數不多,但卻對2012年的「二合一」選舉影響不小。其一,「立委」席次多,政治份量重。台灣原住民總人口約51萬,選舉人口38萬,雖然僅占全體選民的2%,但卻擁有6個「立委」保障席次,占區域「立委」席次的8%、全部「立委」席次的5%。其二,2012年「大選」的關鍵少數。由於2012年實行「大選」與「立委」合併選舉,原住民「立委」席次的爭奪將連帶影響到對‘大選」原住民選票的動員力道,在藍綠選情五五波的態勢下,原住民的投票傾向將成關鍵。

藍綠陣營的原住民 「立委」選情分析

歷屆原住民「立委」選情基本呈現「藍優綠劣」態勢,2012年「立委」選情同樣延續這一局面。從目前情況看,國民党提名現任「立委」廖國棟、台灣省政府副秘書長鄭天財參選平地原住民「立委」,現任「立委」孔文吉、簡東明參選山地原住民「立委」;親民党提名現任「立委」林正二參選平地原住民「立委」,前「立委」瓦歷斯‧貝林參選山地原住民「立委」:民進黨則未能提出有實力的原住民「立委」參選人。整個格局之所以呈現出「國民黨優勢明顯、親民黨實力不菲、民進黨難以分羹」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泛藍民意基礎牢固。自1972年以來的歷屆原住民「立委」選舉中,共有129人次競逐54個席次,國民黨籍67人次參選,當選42席,以52%的參選率贏得78%的當選率,反映出國民党在原住民中擁有極高的民意支持度。親民党則因成員多出自國民黨,不少人以前就跟原住民有著深厚關系,因而在其2000年成立後能夠一直維持1到2席原住民「立委」的實力。

二是藍營基層組織占優。國民黨憑借其多年經營,在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以及布農族等主要原住民部族中建立起綿密的基層組織和服務站,並且大量宣揚國民黨的價值觀念,吸收原住民菁英分子入黨,與排灣族等山地原住民頭目維持良好關系,為選舉時的有效動員提供了保障。與國民黨系出同門的親民黨則在2001年順利成立原住民党部,成為島內第一個成立原住民黨部的主要政黨。

三是宋楚瑜個人魅力因素。宋楚瑜擔任台灣省長期間,相當重視原住民,經常深入原鄉與原住民互動,在原住民心中具有一定地位和感情。2000年「大選」期間,宋楚瑜、連戰與陳水扁在原住民部落的得票率分別是7:2:1,足見宋在原住民中的影響力。

四是國民黨提名策略得當、親民黨獲無黨籍支持。國民党曾一度實行開放提名、超額參選的方武,導致國民黨參選人相互瓜分票源而落選。此後,國民黨舉辦党內初選,並注重協調人選,確保代表國民党參選者能最大程度地得到支持國民黨的選票。國民黨還採取提名不滿額的做法,從2004年起在原住民「立委」部分僅提名4席,包括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各2席,分別禮讓實力強勁的無黨團結聯盟山地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與親民黨籍平地原住民「立委」林正二,從而保証支持國民黨的票源更加集中。親民黨則不僅得到無黨籍實力派山地原住民瓦歷斯‧貝林投靠,在平地原住民聚集的花蓮縣,也獲得無黨籍縣長傅昆萁的大力支持,而原住民鄉村的無黨籍鄉長也被視為親民黨的潛在助選對象。

五是民進党未能深入原民社會。民進黨以「黨外運動」起家,在組織建設上有先天不足的劣勢。同時,民進黨往往以反對者姿態出現,與注重倫理秩序的原民社會格格不入,加上民進黨內「福佬沙文主義」的不利影響,都使得民進党與原民社會存在距離。

總體而言,國、親保持平地原住民「立委」優勢,但國民黨籍山地原住民「立委」遇挑戰。由於平地原住民主要居住在花東地區,屬於泛藍全面執政區域,綠營難以滲透,國、親在平地原住民的優勢無法撼動,兩黨將分享3席平地原住民「立委」席次。山地原住民方面,則因為親民党提名屬於泰雅族、並在陳水扁執政期間任「原住民委員會主委」的瓦歷斯‧貝林在國民黨意料之外,勢必沖擊到所經營選區與之重疊的「馬家軍」孔文吉。對於依靠馬光環沖到山地原住民「立委」第一高票而當選的孔文吉而言,在馬聲勢下降,自己經營只有4年時間,而對手基層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的情況下,勢必有一場惡戰。

原住民政治傾向觀察

在藍綠不斷較量以及國親相互競合的政治生態演變中,島內原住民的政治態度也在發生微妙變化,並將投射到2012罕「大選」及「立委」選情之中。

一、馬英九優勢仍舊明顯,但南部山地原住民選票受一定影響。由於原住民社會的相對封閉、保守以及崇拜權威的特性,多數原住民仍是藍營的堅定支持者。再加上原民社會重視倫理的特點,往往將投奔綠營的參選人看成「背叛」,從而加大民進党分化原民社會的難度。但是,南部「綠化」趨勢加深以及國民黨動員能力下降等因素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馬的原住民支持度。民進党一直致力於分化原住民部族,在其執政的南台灣尤甚。目前,民進党已成功滲透卑南族、魯凱族等南部少數原住民,並進一步拉攏主要居於屏東的排灣族,通過在南部的行政、輿論優勢,以及不斷強化的基層組織,利用親綠宗教團體有針對性地拉攏排灣族頭目。而另一方面,國民黨南部基層組織逐漸弱化,服務站等原有動員機制後續建設不足,加之原住民青年自主性提高,在民進党「原住民自治」言論的操弄下,南台灣原住民地區泛藍「失血」的可能性增大。

二、部分原住民對馬當局不滿情緒增長,投票傾向是否發生轉向尚待觀察。一方面,雖然國民党長期成功獲得阿美族、泰雅族等主要原住民支持,但也有部分原住民產生失望、不滿情緒甚至抗拒心理。人口數排在山地原住民第三的布農族雖然有支持國民黨的傳統,但長期不能產生代表本族的「立委」代表,使得部分該族選民開始產生失望情緒。而居住在山地與平原之間的撒奇萊雅族居民因城市擴張而大量失去土地,在民進黨「歸還原住民山林和土地」的言論煽動下,不滿情緒不斷增長。「八八風災」受災的部分原鄉地區安置居民,則往往因文化及生活習慣差異而產生抗拒心理,在馬英九「風災重建地像普羅旺斯」的發言被民進黨炒作後,這種不滿情緒進一步蔓延。另一方面,民進黨雖然有組織建設不足的先天劣勢,但不甘於在原住民選票中受到排擠,採取多種手段力圖提高支持度,縱然不能早「立委」席次中有所斬獲,也要在「大選」中縮小差距。一是拉「叛將」。民進黨依靠社會運動起家,因推動原住民自治運動而獲得部分原住民支持,支持對象通常為知識分子、牧師及老師,但因組織網難以建立,無法撼動泛藍在原住民中的優勢地位。為此,民進黨積極拉攏泛藍失意人士,以分化泛藍選票的方式縮小藍綠差距。二是利用行政資源。民進黨在其執政期間充分利用執政資源,強力輔選原住民「立委」參選人,破天荒的由時任「原住民委員會主委」陳建年之女陳瑩取得一席平地原住民「立委」。2008年民進黨下臺後,民進黨加強籠絡南台灣原住民,通過資助「基督教長老會」等偏綠團體對原住民灌輸綠營理念。因此,原住民選民中有多少人會因為不滿而放棄支持馬當局,甚至進而支持反對黨,仍有待具體觀察。

原住民「立委」參政特點:

其一,「立委」席次為大族把持。按照族別區分,原住民共16個族,以阿美族18萬多人最多,排灣族8.7萬次之,泰雅族8.2萬列第三,布農族5.2萬人居第四,鄒族、邵族等少數族群只有數百人到數千人的規模。但在政治上,原住民依據居住地域的不同分為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立委」保障席次也依此標准分為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各3席。因此,某族的參政能力不僅與其人口數相關,也與該族人口的集中程度相關。阿美族作為平地原住民的第一大族長期壟斷平地原住民「立委」席次,泰雅族則以山地原住民的第一大族佔據山地原住民「立委」多數席次,排灣族也能憑借山地原住民第二大族的實力獲取一席,其他族群則難以上榜。

其二,參政區域集中於台東、花蓮、南投、屏東。由於阿美族主要分佈在台東、花蓮,泰雅族集中于南投,排灣族多在屏東,所以,原住民「立委。也往往集中在這些地區。 2012年「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