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檔案館閱密

中央檔案館館藏檔案具有黨政檔案統一管理、檔案形成單位級別高、公文類檔案居多、均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檔案、都是永久保管等特點。

在公眾視線中的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履行全國檔案事業行政管理和中央檔案保管利用兩種職能,為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機構。

日前,《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走進中央檔案館採訪參觀,不僅聆聽觀看了不同歷史時期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人的錄音錄像資料,還近距離接觸了諸多珍貴的檔案資料原件。

館藏凝聚歲月風雲

中央檔案館1959年10月正式開館。現收藏保管著1919年“五四”運動至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期間,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們從事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籌建中國共產黨等偉大革命活動中所形成的檔案;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共中央及其所屬機構和派出機關在各個時期活動中形成的檔案。

本刊記者看到,這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會議、特別會議,歷屆中央全會的檔案,中共中央發佈的各種決議、決定、指示、通告等,中國共產黨與外國政黨的來往文電等等;自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起,相繼在各地成立的蘇維埃紅色政權、抗日民主政權、解放區民主政權形成的檔案;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及其各部委和各直屬機構、全國政協形成的檔案,其中包括籌備成立新中國的文件,歷次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文件,國務院發佈的決議、決定、指示、命令以及國家制定的國民經濟計劃等;中華全國總工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共青團中央等全國性人民團體形成的檔案;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以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社會活動家的手稿、書信、日記等檔案和資料,其中數量最多、相對最完整的是毛澤東主席的手稿,共有4萬多件。

據統計,截至2010年,中央檔案館共收藏檔案125萬卷,有1億多頁,案卷排架長度達13774米。另外還有照片16萬張,錄音、錄像磁帶16000多盤,電子檔案3900多盤。收藏報紙、期刊、圖書等資料234萬冊。這些檔案主要是從各個中央和國家機關接收而來,但也有的是從國內外的單位和個人手中徵集而來,或由個人主動捐贈而來。

“我館最早的一部分檔案,來自黨中央在上海時期建立的檔案庫,代號為‘中央文庫’,正式名稱是‘中央秘書處文件保管處’。”中央檔案館保管部主任許卿卿對本刊記者說,“中央文庫”的檔案包括有:1921年至1934年中央的各種文件材料和記錄;中央各部委、各區中央局、紅軍各部隊、蘇維埃政府機關和群眾團體向中央報送的材料;共產國際給中國共產黨的文件;旅歐、旅美等中共黨組織和團組織的文件材料;以及黨內書報刊物等。

在白色恐怖時期,雖然中央文庫負責人幾經變換,保存地點也不停地輾轉遷移,但這些檔案都始終得到了妥善保管。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下,1950年2月,中央文庫由專人負責清理登記並被安全押運到中央秘書處,成為1959年中央檔案館開館時中央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還有延安及西柏坡時期的檔案。“延安時期的檔案不僅有中央在延安所形成的檔案,還包括紅軍長征時攜帶的中央蘇區等5個根據地所產生的檔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出版物、會議發言報告等)以及紅軍長征的有關材料等等。”許卿卿介紹說:“1948年中共中央到達西柏坡,中央秘書處在此期間,又接收了中央工委的檔案若干箱。1949年3月,中共中央遷往北平,延安和西柏坡時期的檔案由後任新中國第一任國家檔案局局長、中央檔案館館長的曾三率領轉移,安全無損地到達北京香山。”

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檔案,還包括從蘇聯接收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檔案。1956年,蘇共召開第二十次代表大會,蘇共中央主動向中共中央提出,把保存在蘇聯的共產國際中共代表團檔案移交給中國。中共中央對蘇共的這一表示立即作出積極反應,派人前往蘇聯進行整理、清點、裝箱、封存,由蘇方將這批檔案送到北京。這些檔案內容包括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會議記錄、部分代表團成員的手稿、發言記錄,中共一大至六大歷次代表大會的文件等等。這批檔案記錄了我黨早期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有些是國內檔案所沒有的。

除了紙質檔案外,中央檔案館還保存著錄音錄像檔案。本刊記者此次聆聽觀看的不同歷史時期四段珍貴錄音錄像資料——1924年孫中山《告諸同志》錄音;1954年9月15日毛澤東在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致開幕詞;1975年1月13日周恩來在第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1988年鄧小平視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時的講話,都屬於這一範疇。

本刊記者採訪瞭解到,中央檔案館館藏檔案具有黨政檔案統一管理、檔案形成單位級別高、公文類檔案居多、均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檔案、都是永久保管等特點。這些檔案主要是20年前形成的,即大都是1990年以前形成的檔案,而較少有最近20年形成的檔案。

根據文件生命週期理論和便於利用的原則,我國檔案法規定,中央級機構的檔案,一般在形成滿20年後,才向檔案館移交,所以,1990年以後各中央國家機關和各中央企業形成的現行檔案,多數現仍由各單位自行保管。

檔案整理有章可循

整理檔案,對檔案進行編目、鑒定與統計,是檔案館基礎工作的重要環節。做好這些工作,使檔案有規可循,有目可查,才能便於保管和利用。

1958年7月,在中央檔案館籌建期間,周恩來就對將要到中央檔案館工作的同志說:“到檔案館工作不僅要整理和保管好文件,更重要的是熟悉業務,多做些索引、目錄,使利用時查找方便,別找一個文件花半天工夫啊!”

中央檔案館開館後,針對利用與基礎工作的矛盾,1960年底中央檔案館提出:“以內部建設為基礎,以利用工作為主導,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基本思想。檔案整理工作,應當是圍繞當前需要有重點地進行工作。”

本刊記者瞭解到,當時針對館藏檔案的狀況,中央檔案館把館藏檔案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有規有目,基本上可以查找利用;第二類是有規不可循,有目不可查;第三類是無規無目,無法查找利用的零散文件。對此,整理的相應具體辦法是:對於第一類,即使有些小毛病,也可以不重新整理。對於第二類,可以在原有整理的基礎上,進行部分的加工整理,但不打亂重整。對第三類,要認真進行整理,分清全宗,把文件按形成規律組卷、編目。總之,整理歷史檔案,不是根本不能動,而是要充分利用原有基礎,不打亂重整。

許卿卿對本刊記者介紹道,檔案的整理工作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

從建館後到1963年底,中央檔案館總計整理加工各種歷史檔案近10萬件,清理了歷史檔案150餘萬件,編制了檔案目錄,寫出了檔案全宗介紹或內容提要等參考資料。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中央檔案館更加重視檔案基礎工作,集中人力進行目錄數據庫的建庫工作,結合建庫進行檔案整理編目,經過十年的努力,檔案檢索從全部手檢達到部分目錄機檢。

1993年館局合併後,中央檔案館集中人力物力,花大力氣,對館藏零散檔案進行整理,呈現突出效果。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中央檔案館正以檔案數字化為龍頭,積極開展檔案數字化,以此帶動檔案的整理工作,使檔案整理更加趨於規範。

檔案保管力求安全

“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長檔案的壽命,長久地發揮檔案的作用,是檔案館的基本職能。”許卿卿表示。

為了維護檔案的長久安全,防止人為的和自然的有害因素對檔案的破壞,中央檔案館研究了許多長久保存檔案的辦法,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點是,庫房條件的好壞,對檔案的安全保管關係極大。許卿卿說,“中央檔案館建有兩座適合於保管檔案的庫房,這就給安全保管檔案創造了好的條件。”

從本刊記者實地採訪觀察,中央檔案館檔案庫房具有三大特點:第一,外牆堅固,採用厚牆體,並使用了高效保溫、隔熱、防水的材料等;第二,檔案庫房內佈局結構合理,安全、方便、適用;第三,庫房門窗緊閉,設置通風、去濕、降溫、採暖的設備可以控制庫內溫濕度。“整個庫房達到了防光、防潮、防黴、防塵、防火、防盜的要求。”許卿卿介紹說。

除此之外,中央檔案館還採取了多項安全保管措施。比如說,檔案提供利用,一律以複製件代替原件,確保檔案原件不受損壞。對檔案害蟲的防治,採用化學的、物理的多種辦法,殺蟲防蟲;對於破損檔案的修復,主要採取傳統手工托裱;陸續購進一批革命歷史報刊的影印本,對保護報刊原件,提高利用率,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據本刊瞭解,為防止突發事件,特別是戰爭對檔案的損害,中央檔案館還提出必須製作多份檔案並要有多處保存地點,加之用縮微照相的方法將重要檔案複製成縮微膠捲、用數字化的方法把檔案複製成光盤、磁盤等,這就為檔案的多份、多庫保存奠定了基礎。

(陳澤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