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天宮一號” 開啟太空探索空間站時代

【新華社9月29日電】中國29日晚在西北戈壁成功將無人太空實驗艙天宮一號送入低地球軌道,在相繼實現航太員上天、太空行走之後,為建設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載人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

國家主席胡錦濤等中國領導人來到位於北京的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目睹了這次非同尋常的太空發射。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改進後的“長征二號FT1”火箭完成了這次發射任務。

與中國此前發射的航天器不同,天宮一號不再是一葉孤舟,它安裝了幾個對介面,入軌後將等待一個月後發射的神舟八號無人飛船,在地面人員控制下首次進行空間交會對接。

今後兩年內,中國還將發射神舟九號以及搭載宇航員的神舟十號,再與天宮一號對接,組裝成一個能容納三名宇航員工作和生活的空間站雛形。

這將使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可以在地球軌道上長期滯留工作的空間站,對於探索宇宙奧秘、造福人類有著重要意義。

總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的天宮一號是一個兩節結構的圓筒形太空艙,內有一個約15立方米的活動空間。艙內安裝了太空長期生活所需要的食宿、鍛鍊、娛樂等設施。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善從透露,天宮一號攜帶了高光譜相機,在軌期間將開展多項空間科學研究,包括探測中國農作物中重金屬的含量分佈、農藥殘留和病蟲害。

此外,科學家還將利用天宮一號提供的微重力環境進行光子晶體試驗。光子晶體是可能替代半導體器件並引發資訊技術革命的一種新材料,在地球引力影響下,光子晶體很難進行大尺度試驗。

“在航太科技和太空探索方面的投入表明,中國正在成為一個世界強國。這是它不斷增長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的必然結果。”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戰略專家彼得•辛格博士接受新華社記者郵件採訪時說。

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空間站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備的微重力環境研究和開發平臺。中國開展載人航太,建立空間站,目的是和平開發太空資源,讓太空資源為人類服務。”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愛好和平。中國空間站要成為世界科學發展進步的平臺,為人類太空探索作出貢獻。”周建平說。

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等來到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聽取有關彙報,觀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實況。溫家寶、賀國強等領導人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試驗指揮樓平臺上,現場觀看發射。

載人航太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佈:天宮一號發射成功。胡錦濤等領導人與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員親切握手,熱烈祝賀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成功。同時,溫家寶、賀國強等領導人與現場參試人員握手,祝賀發射成功。

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善從29日表示,天宮一號上共安排三方面空間科學實驗,試驗成果或將對百姓生活帶來積極影響。

張善從說,從神舟一號開始,空間應用系統已經進行了百餘項科學實驗,按照空間科學的不同研究方向,針對不同型號的飛行器,安排不同的應用任務。“在神舟七號上面,我們安排的是空間技術試驗、伴隨飛行的小衛星試驗和空間材料實驗;在天宮一號上面安排的是地球環境監測、空間材料科學和空間環境探測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