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湄公河航運安全:不但要互聯互通,還要互助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電】13名中國船員近日殞命湄公河金三角水域,犯罪分子極其殘忍的手段震驚世界。此間專家認為,中緬泰採取相關措施保障湄公河運行安全,不但要互聯互通,還要互助。

瀾滄江發源于中國青藏高原,在西雙版納中緬邊境243號界碑處出境後稱湄公河。作為連通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六國的天然紐帶,瀾滄江—湄公河被譽為“東方多瑙河”,也是中國連接東南亞國家的水運大通道。2001年中老緬泰四國商船通航協定實施以來,這條國際河流的航運走向常態化。

但近些年,湄公河流域搶劫等惡性事故頻發,湄公河成了“亡命之河”。針對目前中國船員被害事件撲朔迷離、亂象叢生的現象,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問題專家趙幹城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表示:目前形勢說明,短期內解決湄公河航運安全將會遇到重重困難。

趙幹城認為,隨著中國與東南亞互聯互通計畫的實施,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貿易往來更加頻繁,因此,中國通往東南亞國家的黃金水道–湄公河的運行安全變得更加重要,同時由於處於安全“真空地帶”,泰緬兩國在此地帶監管薄弱,因此關於湄公河航運安全問題的解決會遇到不少挑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南亞問題研究專家宋清潤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也指出,由於湄公河經過金三角地區,在地理環境上,金三角地區叢林茂密,毒販橫行,成為了武裝組織的天堂,外加緬甸、泰國在該地區管理上十分有限,造成目前對湄公河水域治安沒有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

此前有分析認為,建立聯防機制對於湄公河水域的航運安全問題的解決會起到一定效果。不過,趙幹城表示,除了地理環境的自然因素外,建立聯防機制還受目前國際法的限制。他說:“雖然目前中國和東盟國家存在聯合巡航行動,但是根據國際法,中國軍方和警方聯合巡航到其他國家不能攜帶槍支,遇到危險武裝襲擊,自身難保,何況聯合打擊武裝勢力。”

此外,建立聯防機制還存在一個高成本低收益的問題。趙幹城認為,和亞丁灣運載重噸貨船獲得高收益不同的是,在湄公河上運載的都是小型商船,如果建立聯防機制,大量安保人員的成本消耗將降低湄公河水安全保障的可持續性。

對於湄公河的運行安全,宋清潤則認為,三國應以此事件為警鐘,制定有效措施加強巡邏和監管,對於搶劫、殺害船員等惡性事件應當嚴肅處理,以儆效尤。

今年8月23日,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振民在中國—東盟互聯互通戰略研討會上指出,中國和東盟加強互聯互通,包括硬體和軟體兩方面。在硬體方面,主要是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的互聯互通。在軟體方面,要加強制度的互聯互通,不斷提高貿易便利化水準,促進生產要素等的自由流通。

趙幹城建議:“中緬泰三方要及時建立政府間的磋商和協調,除了‘互聯互通’外,還要互助,比如,應制定相關政策,一旦該地區發生突發事件,允許中方人員進入該地區實施三方聯合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