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12年“大選”選情分析

從目前臺灣“總統”選情看,國民黨的“馬吳配”稍為占優,民進党的“英嘉配”希望不大;在“立委”爭奪中,國民黨面臨席次減少的威脅,但泛藍陣營仍有希望保住過半的席次……

隨著國、民兩黨正副“總統”候選人及絕大多數“立委”提名悉數確定,臺灣島內2012年“總統”及“立委”選戰日趨激烈。藍綠兩大陣營擺開陣勢,積極展開選戰佈局。目前看,“總統”選舉中,國民黨的“馬吳配”稍稍占優,但仍面臨著民進党“英嘉配”的強力挑戰;“立委”爭奪中,國民黨則面臨席次減少的威脅,但泛藍陣營仍有希望保住過半的席次。當然,在選舉還剩近4個月之際,誰將最終勝出還需看各自能否採取措施克服自身弱點,爭取更多選民支持。

一、總體態勢看,“雙英之戰”中,馬英九佔據一定優勢,蔡英文勝選機率不大

2008年“大選”時,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得票率高達58.45%,獲得765.8萬票,大勝民進党候選人謝長廷的544.5萬票。但在2008年後的多次選舉中,國民黨的得票率卻一再下降,呈現“藍消綠長”趨勢。2009年“縣市長”選舉、“立委”補選、2010年五都“市長”選舉都是如此,國民黨得票率逐步下降,民進黨得票率卻節節上升。2009年17“縣市長”選舉中,藍營獲得209萬票,得票率降至47.88%,綠營則獲198萬票,得票率上升至45.32%;而在2010年五都“市長”選舉中,國、民兩黨分獲337萬、377萬票,兩黨得票率則為44.54%比49.87%,不僅繼續著“藍消綠長”態勢,而且民進黨還首次在得票率上超過國民黨。

2012年“大選”中,國民黨雖面臨著民進党的強力挑戰,但“藍消綠長”趨勢有望扭轉。從候選人實力、藍綠基本盤等多方面看,馬英九雖不一定能夠保持2008年“大選”時的220多萬票的優勢,但仍有希望戰勝蔡英文。

首先,馬英九政治實力超過蔡英文,且有執政優勢。從政治實力看,國民黨提名的“馬吳配”遠勝於民進黨提名的“英嘉配”。馬英九、吳敦義兩人行政經歷完整,形象“清廉”,且是現任“總統”及“行政院長”,可調動豐富的行政資源。而蔡英文則從政時間較短,行政經歷嚴重不足,即使有出身基層、草根性強的蘇嘉全能給其一定程度互補,但與馬、吳對照還是相形見絀。再加上,蔡英文從政以來的諸多表現,不斷暴露出其政治處理能力不足等缺陷,致使民眾對其未來執政充滿強烈的不確定感。因此,大多數選民在兩相權衡後,是不會放心將政權交給“英嘉配”這組“稚嫩”人選的。

其次,民進黨對2012年勝選自信心不足。雖然民進黨口口聲稱力拼勝選,但近日維基解密的爆料證明民進黨對自身2012年“大選”選情並不看好。根據維基解密的電文顯示,不僅蘇貞昌、謝長廷等黨內大老擔心蔡英文領導力不足,無力領導民進党,就連蔡英文自己也向AIT(“美國在台協會”)官員承認,民進黨爭取2012年“大選”希望不大,2016年更有機會。

再次,近期民調顯示馬英九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自蔡英文獲黨內提名以來,經歷不分區“立委”提名風暴、“十年政綱”被批為“空心菜”等政治風波,其支持度便不斷下降。蔡獲提名之初,支持度與馬英九不相上下,雙方互有領先。但近期民調卻顯示,蔡已後繼乏力,與馬英九的差距在逐步拉大。據“旺旺中時民調中心”9月10日民調顯示,“英嘉配”的青睞度以34%落後于“馬吳配”的44%,差距拉大到10個百分點。9月19日《聯合報》、《蘋果日報》民調均顯示,馬英九已領先于蔡英文的5至7個百分點。9月17日TVBS民調更顯示,“馬吳配”以48%領先于“英嘉配”的37%的,領先幅度已擴大到11個百分點。

以上諸多因素說明,馬英九2012年連任的希望較大,民進黨要想實現翻盤恐怕難以如願。

二、兩岸政策較量上,馬英九佔據明顯優勢,民進黨“模糊、淡化”的“鴕鳥策略”難以奏效

目前,隨著兩岸交流不斷加深,兩岸和平發展觀念已深入島內民心。在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格局中,島內民眾深刻感受到兩岸和平發展帶來的各種“紅利”,對“開放的兩岸政策”更加充滿期待。與此同時,馬英九當局的兩岸政策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2008年馬英九上臺後,以“九二共識”為基礎恢復與大陸的協商談判,通過兩會協商,完成15項協議及1項共識的簽訂,全面深化了兩岸經貿、文化、人員的交流往來。尤其是簽訂ECFA,為臺灣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使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享受到其帶來的“和平紅利”。島內多份民調更顯示,民眾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滿意度長期保持在六成左右。這說明,國民黨及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受到大多數民眾認同,其兩岸政策仍是其2012年“大選”的優勢議題。

反觀民進党及蔡英文,面對不得不談的兩岸議題,只好在頑固堅持“台獨”立場的同時,採取“模糊、淡化”的“鴕鳥策略”的兩岸政策。在之前出爐的“十年政綱”兩岸部分以及近來在美期間發表的兩岸關係主張中,蔡英文一邊聲稱民進党“釋放善意”、對ECFA“概括承受”、“不反對兩岸和平”、“不反對兩岸經貿開放”,一邊卻又不願承認“九二共識”、拋出“隱藏公投密碼”的“臺灣共識”,頑固堅持“一邊一國”主張,企圖通過這種違背時代潮流的“兩面”手段,達到既不承認“一中原則”,又要收割兩岸和平紅利;既鞏固綠營基本盤,又騙取中間選民支持的政治目的。

不過,蔡的這些主張是經受不住社會輿論檢驗的,更是不會受到兩岸民眾認同的。在蔡不斷拋出其兩岸政策後,不僅引來島內輿論齊聲撻伐,而且遭到大陸嚴厲批評。島內輿論大多認為,蔡極力淡化、逃避兩岸政策,無視兩岸和平發展潮流,頑固堅持“台獨”立場,表明其根本沒有能力發展兩岸關係,無法給台海帶來和平。

未來隨著選戰深入,蔡英文兩岸政策還將接受社會更為嚴格的檢驗。在此情況下,蔡英文以“兩面”策略騙取選票的圖謀也會被揭穿。

三、內部團結維護時,國民黨面臨親民党等泛藍陣營的挑戰,民進黨則承受內部派系的巨大壓力

在藍綠對決的“大選”中,爭取內部團結成為國、民兩黨保證各自戰鬥力的首要任務。2012年“大選”,國、民兩黨在內部團結維護問題上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國民黨面臨處理與親民黨及地方派系關係的問題。一是親民黨獨立參選恐引發泛藍分裂。目前,親民黨為跨過5%政黨票得票門檻,力爭取得3席以上“立委”,組建自己的“立院黨團”,分批推出12名區域“立委”參選人,並積極為宋楚瑜參加“總統”選舉進行連署。島內輿論認為,宋楚瑜及親民黨的參選將使泛藍出現分裂,國民黨應加緊與親民黨的溝通,避免泛藍“兄弟相爭”讓民進党“漁翁得利”。二是地方派系動員問題尚待解決。長期以來,國民黨與地方派系關係複雜,即使馬英九擔任党主席後,積極推動黨務改革,試圖擺脫地方派系的牽制。但地方派系根深蒂固,其影響力難在短時間內消除。近來,馬英九台中競選辦公室成立時間一再延遲,就傳出是因馬英九重用原屬台中“紅派”的國民黨秘書長廖了以,引發陳庚金、顏清標等“黑派”政治人物不滿,導致他們私下抵制。此外,在基隆、雲林、高雄等地,也有類似狀況發生,地方派系動不動就以“脫黨參選”相要挾,國民黨處理起來相當棘手。

民進黨面臨複雜的派系矛盾以及受陳致中等人參選的衝擊。一是黨內派系平衡問題令人擔憂。民進党自成立以來,便形成了獨特的派系政治文化,其權力結構及路線主張通常由派系主導。蔡英文擔任党主席後,由於她沒有自己的嫡系人馬,更須仰仗黨內多數派系支持,方能站穩腳跟。因此,蔡英文在不分區“立委”提名及競選總部成立時,只能根據派系要求逐一進行安排。但聚集在蔡麾下的這些派系都“各懷鬼胎”,並不一定會願意全心全意為蔡輔選。比如黨內最大派系新潮流系,原本積極挺蔡,但蔡在副手選擇時,不顧新潮流派的顧慮,選擇威脅新潮流系安排賴清德接班佈局的蘇嘉全,遭致新系強烈不滿,可能影響新系輔選積極性。此外,黨內另一重要派系——蘇系,因蘇貞昌與蔡英文自初選以來的各種矛盾,加上蘇意在參選2016年“大選”,也不見得會全力為蔡輔選。二是陳致中、台聯黨獨立參選問題將影響民進黨選票。近來,陳水扁之子陳致中因判刑被剝奪市議員資格,為保存扁家政治血脈,目前已宣佈以無黨籍身份參選高雄市第9選區“立委”,挑戰民進党提名的郭玟成。島內輿論認為,陳致中的參選將導致綠營出現分裂,嚴重衝擊郭玟成的選情,並有可能讓藍營提名的林國正得利。此外,台聯黨為壯大聲勢,擬推出10席不分區“立委”,這也將會對民進黨的得票造成一定影響。

從以上情況看,國、民兩黨都面臨著內部團結的嚴峻考驗。一旦內部出現分裂參選狀況,勢必會影響各自的基層動員能力,並進而對選情產生衝擊。

四、外部力量爭取上,馬英九較受美國肯定,蔡英文則受到日本支持

在島內“大選”中,美、日等外部因素也常常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美國的態度更是對“大選”走向發揮著重要影響。2008年“大選”時,美國因不滿陳水扁推行激烈的“台獨”路線,不斷衝撞大陸,損害美國利益,從而放棄對民進黨的支持,轉而支持主張台海和平的馬英九,為馬的順利當選起到一定作用。

為爭取美國等外部力量支持,國、民兩黨近來相繼派人赴歐盟、美國等國家及地區活動。然而,藍綠陣營紛紛向這些外部力量“交心”,並不一定能換來他們的支持。

比如美國,雖然在接待國、民兩黨排除的參訪團時,一再表明不會對島內“大選”採取立場,但外界從目前已披露的相關信息還是可以看出,美國對蔡英文並不放心。9月5日《金融時報》引述一位不具名的美國資深官員的觀點轉述稱,對蔡英文“是否有意願,且有能力,維持近年來區域所享有的兩岸關係穩定”表示嚴重的懷疑,奧巴馬政府擔心若蔡英文當選,可能升高與中國大陸的緊張關係。這透露出美國對民進党及蔡英文的憂慮仍未消除,而是更願意支持帶給兩岸及區域穩定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