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澳門街

澳門有多大?有記載的年份是1840年,澳門半島當時的面積近2.8平方公里,現在是9.8平方公里。就是說如今七成多的土地170多年前是海面,是後來填海填出來的。澳葡歷史上搞過6次規模較大的填海,到上世紀末,成就了遊客眼前的景象。

物以稀為貴。澳門少地,土地公格外受尊崇。行走在澳門的街巷,時不時見到土地公的神龕,不僅街頭店鋪門前香煙繚繞,就是走進居民樓也得小心,一不留神,腳下就可能冒犯他老人家的牌位。澳門土地廟規模最大的當屬沙梨頭土地廟,又稱永福古社,早先臨淺灣,建在岸邊巨石上。相傳是紀念南宋末代皇帝端宗趙的。

填海慢慢“長大”

葡人入居澳門的幾百年間,澳葡與中國地方政府的關係微妙。大體說來,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的100年間,雙方關係處於對峙甚至緊張狀態,以1849年關閘事件為甚。此外的幾百年間,大致平和。原因何在?1749年果阿總督告誡同胞的一段話大致道出了澳葡的“苦衷”:澳門當局與臨近地區(前山、香山、廣州)的官僚之間所有的摩擦,都是通過談判和賠款的方式得以解決,因為葡萄牙即便使用其亞洲的所有力量,也不可能對黃龍發動一場哪怕是自衛性質的戰爭。

澳門沒有自己的水域,岸邊下海差不多就出了境。從歷史原因來說,葡人入居澳門,國家間沒有正式的條約規定,1887年中葡簽《和好通商條約》,1928年到期,此間曾多次洽商勘界,均無果。國民政府後來與葡國續簽了一個“友好通商條約”,但不涉及主權問題。雖然沒有正式約定,但日子總得過,廣東方面睜一眼閉一眼,慢慢形成了後來的習慣管理水域。所以,澳葡歷史上的填海,說起來不光彩。直到2009年國務院批准特區政府填海361.5公頃,澳門填海始名正言順。

街巷中的歷史

過去有句老話,“廣州城,香港村,澳門街”,一般解說是形容澳門小,其實也不儘然。澳門街道極富特色,知曉澳門街巷的源流,才可能弄懂澳門的歷史。

“澳門街”最早指營地大街(葡文名:商人街),是澳門最老一條街,也是當年葡人和華人之間一條非正式分界線。後來,華人的手工業和商業興起,逐漸形成關前街、草堆街乃至十月初五日街等華人聚集區。而葡人重整沿媽閣廟蜿蜒東北方向的街道,形成今天的龍嵩街格局。龍嵩街的葡文名是中央街,由此亦可想見當年此街在葡人眼中的地位。澳門華洋二分的歷史很長。早年,即使對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澳葡政府也是心不在焉,至於華人區壓根沒動過規劃念頭。其實,直到今天,澳門仍然沒有城市規劃法。地產或公共建設有些大動靜,大家只好商量著辦。影響所及,不僅地產商與公眾間時常出現爭拗,政府自己也不時被指為官商勾結而百口莫辯。

狹窄的街巷,造成了交通難題。2010年底,澳門道路行車線總長413公里,車輛總數超過19萬,車輛密度每公里476輛(香港不到300輛)。如果機動車都上路,行車路都不夠停。但除卻上下班時段,澳門道路交通狀況尚好,這很讓來自內地大城市的遊客驚羨。究其原因,一是路網細密,分流車輛;二是單向行駛,提高車速;三是遵守交規,人車不爭道。代價就是擠壓了行人的空間。

泊車難是澳門人心頭揮之不去的鬱悶。單論摩托車全澳10萬輛,合法車位4萬多。員警忙抄牌,近幾年每年罰單40多萬張,但隨意泊車照舊,警民糾紛時有發生。

地價樓價的博弈

澳門的《土地法》始訂立於1980年,後雖有修改,但落後於時代顯而易見。尤其免公開競投和溢價金計算等條款屢遭社會詬病。政府擔心公開競投會推高地價,公眾則批評政府搞利益輸送。隨著市民環保、景觀保護意識增強,發聲叫停樓盤項目的事件屢屢出現。政府設立土地發展諮詢小組以及土地批給公開旁聽制度,以期增加批地的透明與公正。

樓價高,無疑有地價影響,但即便低價土地上的樓價依然不低,這可以證明成本推動不是樓價走高的主因。時至今日,問題已經很清楚了,樓市投資工具化是樓價攀升的禍首。特區政府終於施出重拳。2011年6月,立法會以緊急程式審議通過政府的“特別印花稅法案”,打擊短期投機。炒房客的收斂會逐步消除樓價扭曲的動力,供需規律可能再度君臨樓市,而特區政府的公屋計畫勢將開啟樓價向其價值回歸的漫漫旅程。

(《人民日報‧海外版》 傅 旭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