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特首」呈現的科學決策及施政作風

特首崔世安今日將到立法會作澳門特區政府二零一二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並隨即舉行二零一二年度財政年度施政報告記者會。這份施政報告,是崔世安就任特首後的第三份施政報告,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標誌著他「任期過半」的施政報告,因而將引發更多關注的目光。

為了草擬好新一年度的施政報告,幾個月來,崔世安先後舉行了多場座談會,分別與特首選委會的各界別委員,及各類社會團體的代表詳盡交換意見,還深入社區探訪市民,徵求對特區政府明年度施政報告的意見。在探訪過程中,崔世安曾表示,「我不是強勢特首,以後幾年也將不會做強勢特首,只希望自己的團隊能有機會好好服務市民」。他的這番「弱勢特首論」,曾經引發多方議論,既有認為是他是表達了一種謙遜態度的,也有認為是他自示其弱的,不一而足。

其實,如果我們完整地將崔世安這句話進行分析解讀,而不是將之割裂開來甚至是斷章截義,我們就可以發覺,所謂「弱勢特首」,是與「自己的團隊」這一個概念相對應的。因此,崔世安的這番論述,其實是他重視團隊智慧和集體領導,摒棄那種個人一言堂的家長製作風的體現。實際上,相對於個人說了算,大搞家長制,不聽得不同意見的「強勢」而言,重視集體領導和團隊力量與智慧,雖然個人的位置顯得相對地「弱」了,但與之相承的,卻是因為重視集體智慧,所作出的決策就有可能是較為科學、較為民主的,因而也就較為符合實際情況及大多數民眾的意願的,從而減少決策失誤。也就是說,善於發揚民主,廣泛深入地搜集群眾的意見,集思廣益,使「三個臭皮匠」起到「一個諸葛亮」的作用,從多種方案中受到啟發,博採眾長,並通過調查研究,聯繫群眾,廣開思路,廣開言路,按照科學的程序和方法實施真正的民主,從而使決策方案趨於完善,這種方法就可以起到為決策統一認識和意志的作用。經過大家認可的東西,一旦成了決策,上下左右就能夠同心同德地去實施。這裡所說的各方面意見不止是群眾的意見,也應包括各方面專家和技術人員的意見。當然,多一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並不等於是沒有主見,做群眾的尾巴。領導者應在走群眾路線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善於取捨和決策。

正因為如此,崔世安就職後,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決策程序及作風,就出現了一番新的氣象。一方面,崔世安重視智囊團的作用,成立了政策研究室,運用智囊團的專業智慧,來作為自己的「外腦」;另一方面,廣泛聽取各界不同意見,以至是真心聽取不同意見甚至是反面意見,多次邀請反對派議員及團體進行座談,在給不同意見者提供機會建言的的同時,善於在反面意見中吸取營養,並以誠心來換取他人的信任。因此,我們就可以看到,特區政府及崔世安本人與反對派曾經一度頗為緊張的對立矛盾情勢,已經逐漸得到了緩解;而反對派提出的一些合情合理的意見,也已被吸納進特區政府的施政內容之中。由此可見,正因為崔世安摒棄了拒絕與反對派對話的所謂「強勢」作派,而換來了特區政府與反對派具有一定程度的交集點,為建構和諧社會消除一個障礙。就此而言,這個「弱勢特首」並不「弱」,相反在獲得實際效果方面還顯得很強。這就是對立統一規律的道理。

其實,在具體施政層面上,崔世安也真是名符其實的「弱勢特首」,就是他極為關懷弱勢群體,因而成為獲得弱勢群體擁護的好特首。而從社會管理的角度看,關注弱勢群體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這是因為,弱勢群體的存在是影響社會和諧與穩定的重要因素,而弱勢群體的問題如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必將損害社會公平,嚴重制約特區的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阻礙和諧社會的構建。為了社會更加公平、有序,穩定發展,實現真正的和諧,就必須解決弱勢群體的問題。因此,必須制定和實施公正合理的社會政策,在社會保障制度的重構、社區服務的創新等方面給予弱勢群體有力的支援,整合社會力量,以實現社會和諧。而在澳門特區的諸多社會矛盾中,弱勢群體的生活困難是主要矛盾,實際上前幾年也因為弱勢群體的問題未能得到妥善的解決,而致社會怨氣甚重,並因此而釀成了激烈的街頭抗爭。因此,崔世安重視解決弱勢群體的困難,可說是緊緊抓住了澳門社會的主要矛盾。而按照唯物辯證法的道理,主要矛盾解決了,其他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崔世安之所以極為重視解決弱勢群體的困難,這除了他充分領會建構和諧社會的訣竅,及掌握了「抓住主要矛盾」的科學施政技巧之外,也極有可能是與他本人在九年多的社會文化司司長任內,所主管的事務之一是社會福利事務,對弱勢群體的情況有深切的瞭解有關。也可能來自其家族的良好傳統,因為其家族長期在同善堂服務,在耳濡目染下,他自小就形成了慈善為懷的情操;當然,更與他本人在從政前,也曾任過鏡湖醫院慈善會的董事及鏡湖平民小學的校長,以及曾在出任全國青聯常委時,率先在澳門發起「希望工程」,對幫助弱勢群體有著切身的體會有關。

為此,我們就可以看到,崔世安在競選特首時的參選政綱《傳承創新、共建和諧》中,有大量篇幅是關愛弱勢群體的;而在過去兩個施政報告中,崔世安更是進一步承諾,完善就業、住宿、教育、醫療、養老及退休保障措施,讓廣大民安居樂業,身心健康、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與居民一同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而每次在落區探訪時,足跡也踏遍了老人院及弱智傷健人士中心,噓寒問暖。

因此,有人評價,澳門特區是關注弱勢社群做得最好的地區之一。澳門人自己身廁其中,可能反而感受不到,大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惑。而周邊國家和地區,是十分羡慕澳門特區的社會福利制度,尤其是對弱勢群體的福利待遇的。

崔世安的「弱勢特首論」,也不排除與其個人的際遇有一定關係。實際上,他在參選特首的過程中,就遇到不少不公平對待尤其是「網絡暴力」的人身攻擊,被潑了一身污水。而在當選之後,也遭到多次的攻擊,因而當時就有人認為這是「欺善」所為。確實,崔世安是一個書生型的官員,不懂也不會以「霸氣」來應對。因而也就只能是「示弱」,但卻是以柔制剛,以懷柔手段來化解強勢攻擊。而從兩年來的情況看,確實是收到一定的成效,目前對其個人的攻擊銳減,曾經一度的尖銳對抗氛圍也已大為減弱。

還有,就是在處理特區與中央關係,特區與內地鄰近地區的關係,崔世安也沒有動輒就擺出一副「特區政治地位高」的「強勢」,而是誠心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並誠意與鄰近地區合作,因而粵澳合作和珠澳合作進入了蜜月期,而中央政府也對特區政府的自覺與中央保持一致而大感滿意和放心,從而能為澳門特區爭取到更多的優惠政策。

因此,崔世安自言的「弱勢特首」,不能以「自示其弱」作切入解讀,而宜跳脫詞語本身的框框,站在更廣更高的角度而審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