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議題果然並非是蔡英文的強項

台灣地區的「總統」選戰,雖然已進入「中選會」受理「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登記申請的階段,也雖然馬英九、蔡英文兩位主要參選人都予人「理性參選」的形象,但仍是未能進入推銷競選綱領,以「政策願景」來吸引及爭取選民的正常軌道,而是充充斥著奧步、算計的選戰伎倆,互相抹黑攻訐,甚至還出現了在任「總統」提告最大在野黨主席兼另一「總統」候選人的先例。

不過,就在這詭異的氛圍中,近日卻悄悄地出現了向正派選舉轉變的變化。這就是馬英九、蔡英文兩位主要參選人,都透過由特定的團體所提供的平臺,表達自己的競選理念,以「政策政策」來爭取特定選民的認同和支持。儘管這個變化並非是馬英九、蔡英文的主動作為,而是依特定團體的要求而被動所為,但仍是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兩個平臺,其一是台灣美國商會二零一一年度會員大會邀請馬英九、蔡英文同場合而不同時間發表演講;另一是台灣六大工商團體於前、昨兩日舉辦《台灣經濟發展論壇——與未來國家領導人對談》座談會,分別邀請馬英九、蔡英文出席並回答問題,還向兩位候選人呈交建議書。

這兩個平臺的出席人士,及所提出的問題內容,對馬英九來說,是「正合合尺」,因而侃侃而談,朗朗上口,在回答了與會者的問題的同時,也宣達了自己的經濟政策及兩岸關係理念。但對蔡英文來說,則是「哪壼不開提哪壼」。--本來,她的競選團隊已經警覺,兩岸關係議題並非是強項,因而不是她的主戰場,為了避免出現「揚短避長」的窘境,已決定在整個競選過程中,盡量避開兩岸關係議題,而將台灣地區內部經濟社會文化事務作為競選主軸。但偏偏那些在台灣投資經營的美國商人,卻十分重視兩岸關系和美中、美台關係,因為這牽涉到他們的切身利益;而六大工商團體的成員尤其是領導人,更是在商言商的經營者,他們的經營事業與兩岸關係密不可分,其中大部分人還在大陸有投資,就更是關注「總統」選舉的結果對其商業利益的影響。而這些人對候選人的觀感,往往又會對選民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因此蔡英文當然是要避也避不了,只得硬著頭皮「上陣」,只求能夠見招拆招,步步為營,即使未能為自己加分,也盡量不要失分。

實際上,就以六大工商團體所提的十一個問題而言,有三個問題就直接或間接與兩岸關係有關。其中第八個問題的標題就更是《關於兩岸關係發展問題》,要求「總統」候選人如何加速與大陸進行「ECFA」後續協商,以擴大「ECFA」對台灣的效益,及為兩岸經貿合作提供更多的機會,進行表態。其他的一些問題即使與兩岸關係無關,但仍是涉及到大陸。如第十題《如何加強照顧中小企業問題》,就特別指出,中國大陸的「十二五」規劃,將中小企業發展列為重點項目之一,工信部更於 九月二十三日 頒佈《「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計劃》,以優化其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台灣地區中小企業發展經驗領先於大陸,更應具備優於對岸的輔導計劃。

這樣的問題,對馬英九來說,當然有如「拋來的好球」,讓他有機會如數家珍,大談特特他上任後所推動的兩岸「江陳會」及所簽署的十六項協議尤其是「ECFA」協議,及其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助益作用,等於是推銷自己的政績。他還特別指出,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撥亂反正,雖然他就任三年多不是那麼夠,但至少有了基礎。「我們搞經濟,比他們在行」。他還表示,去年簽署「ECFA」後,台灣對外的情勢已不一樣,台日今年簽署了投資協議,新加坡、紐西蘭和很多沒有浮上檯面的國家願意與台灣洽商經濟合作協議,代表突破封鎖有了初步成果。台灣今年平均每人「GDP」將超過二萬美元,比他剛上任時增加二千八百八十九美元;反觀民進黨政府二零零零年上任時,平均每人「GDP」一點四萬餘美元,二零零三年為一點三萬餘美元,民進黨執政三年少了九百三十一美元。民進黨執政八年,平均「GDP」成長二千四百五十美元,比國民黨執政三年增加得還少。這些,與會者是樂於聽到的,因為他們就是受益者,因而也就不會吝惜熱烈掌聲。

而蔡英文即使是口才便給,也是有口難言,尤其與會者並非是只需幾句沒有任何內容的情緒化口號就可以糊弄過去的南台灣老農,因而就只能是顧左右而言他了。但當與會者關切到兩岸議題及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未來關係如何維繫時,蔡英文卻不敢含糊以對了,因為這關係到民進黨的「神主牌」,更關係到她的選民基礎,因而竟然胡扯什麼「九二共識」是被創造出來的,不確定性很高,「九二共識」無法承載包括貿易量、交流量等複雜的關係。這個回答,當然是難以領導工商界大佬們滿意。

其他的一些問題,即使並不涉及到兩岸關係,也是對民進黨的「廢核」、「環保」等「神主牌」妨礙台灣經濟發展予以強烈的質疑。在座談臨結束時,六大工商團體所呈交的建言書,盡管對馬英九政府仍有鞭策之意,但對民進黨則是「刺刀見紅」地加以嚴厲的督促了。

這也就難怪,工總理事長陳武雄在會後對記者們表示,民進黨若執政是否會破壞兩岸關係,也是目前工商界最擔憂的,畢竟大陸也放話,民進黨執政若不放棄「台獨」,兩岸關係會回到從前。至於經過這次與蔡英文溝通後,雖然對於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有了瞭解,但卻還是沒有完全釋疑,因為兩岸關係對整個經濟發展是那麼重要,尤其大家都曉得大陸認為兩岸關係是建立在「九二共識」之上,但蔡英文卻認為「九二共識」是創造出來的名詞,應該先有「台灣共識」再談,這一談下來,也讓工商界對民進黨的兩岸關係政策仍存在一些疑慮。

對此,蔡英文畢竟還有一些自知之明,因而在美國商會的演講中,就為自己預先設限,說什麼她對兩岸政策的做法就是建立「台灣共識」,而不是以黨派之見分化台灣,絕不會將兩岸議題當作選戰工具。在選戰中,兩黨政策上的差異主要在於國內議題。雖然在大選期間,民進黨和中國方面的對話受到限縮;但在勝選之後,從政權轉移期間開始,民進黨即將會積極尋求對話,以維持兩岸關係穩定。這些話,連美國人也不會相信。

從馬英九和蔡英文在這兩次表現看,兩岸關係是馬英九的強項,也是蔡英文的弱項。因此,馬團隊將扭轉低迷選情的轉折點之一,定為十二月初進行的電視論政,卻是有支撐理據的。實際上,去年的「雙英辯」,蔡英文既要維繫「台獨黨綱」,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又要維持台灣經濟以至與大陸的經貿關系,就顯得極不協調,因而理屈辭窮。目前,馬團隊正在躊躇滿志,備戰電視辯論,以求擊中蔡英文的軟肋。

(發自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