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大陸台商企業─經營新挑戰

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2011年5月19日在「民間投資36條」一周年研討會上指出,現在的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的中小企業正面臨著「三荒兩高一低」的發展困境。

何謂「三荒兩高一低」?「三荒」為用人荒(用工荒)、錢荒(融資難)、電荒(階段性的電荒變為常態化);「兩高」則是高成本和高稅負:現在台商企業面臨的難題常見有五、六種因素,例如資金成本高、用工成本高、原料成本高、土地成本高、自然環境的成本高,再加上稅負高,所以是高成本、高賦稅;而「一低」指的是利潤低。對於大陸多數的台商企業來講,現在普遍存在著「利潤比刀片還薄」的現象。據我觀察,現在大陸台商企業的經營環境,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困難。

雖然目前台商在大陸的經營環境變化如此的大,又如此的辛苦,但看看目前世界的局勢,似乎也不好,歐債危機一波接一波,7月底歐盟才同意對希臘提供第二輪紓困,但9月初因希臘今年無法達成削減赤字目標,讓各國金援駐足不前,從而引發金融市場對希臘債務即將違約的強烈預期,並波及西班牙、義大利等其他高負債國家。不僅如此,持有大量希臘公債的歐洲銀行也被拖下水,法國三大銀行中兩家長期債信評等遭降級,歐洲銀行普遍面臨融資與流動性不足問題,系統性金融風暴一觸即發。

從情勢演變來看,歐債危機的複雜度與危險性不亞於引爆2008年金融海嘯的美國次貸風暴。歐盟迄今不讓希臘倒債,主要是怕引發骨牌效應,一旦蔓延到葡萄牙、愛爾蘭,甚至大型經濟體西班牙、義大利,後果不堪設想。以中國大陸為首的金磚五國在這波歐債危機中,雖有意購買債務國債券。但是,美國經濟「二次衰退」風險日增,如果不利因素繼續累積匯聚,將讓歐債危機總爆發進入倒數計時階段。

早期許多台商看上大陸人口的「量多、便宜、好用」三點紅利正在消失。大陸台商們現在不僅必須面對快速變化的大環境,還得面臨缺工、人民幣持續升值、勞動合同法影響、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宏觀調控實施、稅制改革影響及一般性難題等紛至遝來的具體挑戰,大陸台商們現在的困難比金融危機的時候還要嚴重,隨著這些巨大的環境變化,要如何因應,我想「創意產業」與「創新管理」是最好的對應良策。

目前政府已完成與大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正是大力實行時期,又遇見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雖然環境仍不斷的變化,是危機,也是千載難逢的大商機,台商如何在累積近3兆外匯存底的大陸市場,創造出另一片天地,值得台商深思。

2011年,是大陸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台商經營策略是否能真正抓住政策,順勢而上,獲取勝利成功果實,殊為重要!中國大陸今年起推動的十二五規劃,未來經濟戰略目標:將積極轉型擴大內需消費、推動服務業升級,並且重點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消費導向、服務導向、創新導向為主軸,也將是大陸由「世界工廠」邁向「世界市場」的重要起點。此次大陸推動進行產業結構大調整,不僅是經濟的重大轉型,對已經與大陸簽訂ECFA的台灣來說,更是無法逆擋的機會及挑戰。

大陸台商企業們又要如何掌握中國十二五商機呢?我個人認為台商在「十二五規劃」中,有很多機會,而且,都有著潛力無限的商機,然而,要抓住商機,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的創新,「口袋裡隨時要能掏出新的東西」,也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賦予產品新的生命並創造出高價值。「十二五規劃」的商機,例如,中國大陸現在不但要「國強」更要「民富」,民富後,開始重視內需,從過去強調外需轉為內需為重。也因為重視內需,大陸已從過去重視沿海,轉為重視內地與中西部的發展,貧瘠的地方就有機會富起來;貧瘠地方富起來後,人們就會想要有個好房子,就像當年台灣鄉下地方會蓋透天厝一樣,建材、水泥的商機就來了,農村、地方富起來,民生物品如電視、洗衣機等家電商品的需求也會變大,事實上,根據外貿協會預估,今年大陸要從台灣採買55億元的面板,未來家電、電子商品的零組件也都會由台灣來充分採買供應。

再舉一個「十二五商機」的例子,中國大陸目前從重視經濟發展轉為更重視社會發展,包括醫療、保險、養老與教育等,其中,「養老」產業,有無限的商機,尤其是高級養老場所。依大陸算法,60歲以上就是老人,老人佔總人口數的13%,而大陸現有的安養設施只能滿足不到1.5%的需求,未來商機亦可想而知。

十二五規劃,將從高碳轉為低碳,剛好適合我們兩岸發展綠能產業、新能源開發的合作上,我個人甚至覺得很可能因此創造出新的火花。大陸「十二五規劃」將更為重視資本密集、高附加價值產業,這是機會、也是威脅,這代表大陸當局開始思考產業升級的問題,也表示台商在大陸將面臨必須轉型升級,台商若要抓住未來大陸的商機,就更要創新。台商企業經營者的正確佈局,才能解決未來兩岸產業的競合問題,同時化解人才競逐爭議。未來更需深耕大陸內需市場,將觸角佈及大陸各地,真正落實「深耕大陸的經營策略」與「企業的創新轉型升級」將會是成敗重要關鍵。

再者,「MIT(Made in Taiwan)品牌」也是大陸台商企業可以思考的方向,隨著全球化的影響擴大,國際間經貿競爭加劇,品牌因具有影響市場佔有率及提升價值的力量,成為企業與政府相當重視的競爭工具。台灣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規模小、資金、廣告、行銷資源不足的先天限制,現在剛好可以搭上兩岸熱潮,在中國大陸內需不斷提升、區內貿易活絡的帶動下,台灣才能夠以小搏大,打出MIT品牌,在關鍵時刻出奇制勝。

兩岸進入後ECFA時代,大陸台商如何運用策略,趕上這波經濟轉型的大浪潮,再創新局、共享雙贏,順利完成嚴峻的挑戰。建議台商必須清楚定位兩岸發展策略、規劃組織體系、調整人力結構、強化人資管理,同時,企業領導者應該具備明確的兩岸視野、瞭解自身擁有的所有資源、訂定出兩岸整合的策略大計、進行大陸公司的組織重整、吸引培養優秀人才,而後才能即時掌握商機,迎接光明前景!

(葉飛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