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對台商經營影響之探討

前言

外在環境是影響企業營運的重要因素,尤其政府政策制定往往具有決定企業營運方向與成敗的力量。近年兩岸政府提出許多新經貿政策,足以影響到大陸台商在台灣與大陸的經營。近來較具影響力的兩岸政策與措施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而大陸政府提出的「十二五規劃」為2011-2015年中國大陸發展的指導原則,對於在大陸台商投資經營策略具有重大影響力。近來已有許多學者專家對十二五規劃內容加以探討並提出對台商的影響及因應之道。本文將從與台商10幾場座談的內容,來探討台商從十二五規劃對其經營影響看法提出最新觀察。底下將分為幾個影響構面來探討。

對消費能力之影響

一、十二五規劃帶動國民所得提高:十二五規劃中有個重要的訊息就是要提升居民所得及工作所得的部份,其國民所得提升後也對於做內銷的台商有很大的幫助,但還是看產品,像是麗嬰房剛到大陸時,也是賠了6年後才開始賺錢,只要通路好並在大陸設有幾百家通路以上,賺錢就非常快了。設一個形象櫃在每一個省份至少都要花到1千萬才可能成功,所以如果說已經走過這個陣痛期,十二五規劃對其就是一個很大利多,因生活水平提高,薪水也提高,在買東西時就可以比較豪爽點。

二、大陸人民消費力增強,可消費優質產品:大陸GDP排名全球第二,在擴大內需後將使GDP消費從36%提升至40%;城市化破50%,城市人口達7億,首度超越農村人口,因此,將有無限商機。根據調查就2010年大陸人民的收入,以北京的人均GDP為10,517美元,就目前而言,大陸國民儲蓄率佔整個GDP 37%為全世界最高,這表示大陸人民有足夠的購買力來享受優質產品。例如台商開設的許多麵包店皆走高單價路線,目前價格已不輸台灣了,但生意很好也有擴充人員的計畫。過去高單價較不被大陸當地人接受,但現在整個物價都在調漲、人工也在調漲,所以東西也自然的越來越接近台灣的標準。

三、對產品的要求愈來愈高,台商生產低端產品很難生存:大陸現在租金成本太高,所以在作連鎖經營的時候,做通路會很辛苦。以前石頭記非常賺錢,但現在大陸消費能力爆發後,女孩子對審美與首飾的觀念也改變了,現在強調品牌,故石頭記提高產品檔次並轉型成博物館,如果再做以前那種東西就沒人要,低端產品的生命週期已經到尾端。沿海城市走到高消費,都是奢侈消費,對於這些石頭產品只能賣給青少年玩玩。

對內需市場的影響

一、外需必須轉向內需:十二五規劃最重要一個改變就是內銷,大陸台商早在各地已有走向服務業的範例,如由潤泰集團投資的大潤發目前在大陸已有33個點,另外是頂新集團也在全國設有「樂購」,其規模也與大陸潤發相同。而台商在加工貿易方面,也從外銷轉成內銷的層面,變成在服務業這方面有相當多的投資。

二、十二五規劃對已成功進入內銷市場者的未來擴張產生許多機會:十二五規劃對大陸內需市場的大肆擴張產生許多機會,例如某製造專業音響的台商表示,在大陸本地政府的城鎮化政策下,要讓所有城鎮提高文化,因此每個城鎮的廣播系統都要配置公司生產的高端音響系統,故十二五將為公司帶來極大的利潤,故十二五規劃強調擴大內需、城鎮化及提高收入等,對這樣的公司十二五規劃將帶來龐大商機,是看得到也吃得到的公司。

三、十二五規劃對服務業有直接影響:只要民眾所得逐步提升對於台商就有直接的影響,台商收費價格會隨著其所得提升而收費也會越來越高,再來就是十二五規劃中提到的區域發展跟城鎮規劃,其實大陸城市化的規模一上來後,人口一聚集,就變成潛在市場和未來市場。因此在大陸製造型的台商一定要進入這個通路產業,例如富士康投資的賽格數碼,要員工到每個地方去拓展內銷。事實上,台商在大陸經營服務業,只要與傳統的做法有些不同及變化即能吸引消費者,因此要慢慢走出自身的特色及定位,服務業的龐大內需市場是可讓許多台商半路轉業的。

對台商的商機

一、十二五規劃帶動經濟發展,對台商的影響是正面的:大陸的十二五規劃從節能環保到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科技等策略性產業,對一般傳統行業來講的話,這些策略性產業的發展與其距離太遠且並沒有直接關聯性,其是屬於高端的發展,需等這些高端的產業發展正常後,其效果就會往下傳遞,雖然在這個傳遞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所稀釋,讓傳統行業感受不到明顯的好處,但一定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高端產業發展後,使經濟情況發展起來,對於整個國家、人民、個人收入及生活水準等有正向發展,一定會影響傳統的工廠營運情況。

二、大企業較中小企業有機會參與十二五商機,應進行商機分析:十二五規劃的七大新興產業裡面分解看看,都是大型企業比較有機會,中小企業只能在中心衛星工廠裡面做零組件,可能還有一些機會,但是做成品來講,譬如說新興材料、汽車這些都比較沒機會,但是高階的汽車零件還是有機會,這是台灣應該要爭取的。應該要把這七大新興產業分別對大型企業跟中小企業的受惠是什麼?如果能分析出來的話,更有利台商抓到十二五規劃商機。

三、汽車業為十二五規劃的重點項目:就目前而言,汽車業是大陸十二五規劃的重點項目,其計畫從2011年到2020年,目標非常的明確,科技部也要投入1千億以上,要去輔導研發,兩岸甚至全世界都想要發展新能源策略,不論是二輪的摩托車或是四輪的電動汽車,大陸的規模及魄力皆是台灣無法相比的,以大陸購買電動車的補助方案來看,其中央政府最高補助到6萬人民幣最高,地方最高也是到6萬,因此可以讓消費者感覺買電動車與一般汽車相同。因此未來可以將台灣當成一個練兵場,可以去攻大陸市場,如東風裕隆也有電動車,且已在大陸設廠,可直接生產直接賣。

對節能環保之影響

一、十二五強調節能減碳,重視環保:早期的大陸忽略環保問題,直到擬定十二五規劃才完全正視環保問題,於是為了節能減碳,開始實行限電政策和燃料限定。限電政策對製造業台商影響甚大,先前是會事先通知限電時間,現在則是一遇到高溫就限電,常常讓台商措手不及。有些台商為了使生產不受影響,會自行購買發電機應急,使得生產成本增加不少。

二、不論有無十二五規劃,節能減碳已是趨勢:節能減碳不只是一種政策,應視為全民運動,全民共同推展。站在中國人的立場,十二五規劃有其必然性與急迫性,全世界的廠商不應該把大陸視為不重視環保的生產基地。如果可以想辦法把臺灣做很好的設備拿到大陸銷售,例如大陸西部的風力發電設備,應該能夠想辦讓市場更加擴大。

三、十二五規劃帶動台商轉型做節能減碳產業:在十二五規劃中強調節能減碳,相對帶動部份台商開始轉型做有關於這一塊的產業,或是用較節能的方式生產,紡織業的台商即表示,像是在原材料的部份,利用資源回收,有一塊做涼感的布料是利用石灰的材料,或是像抗菌的布料也是萃取甲殼的原素進行研發,這是利用回收資源來進行節能的例子,此外,也有台商生產省水的水龍頭或環保建材等,展望未來的商機相當龐大。

對升級轉型之影響

一、十二五規劃帶動工資成長並影響招工:十二五規劃中拉近城鄉的距離,但也衍生許多嚴重問題,包含用人、用水、用電等。今年碰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工資成長太高,現在的工資與當初來的工資已經是翻了好幾倍,一開始時一個工人400人民幣不到,現在大概都要2,000多人民幣,還繼續在成長,造成沿海地區的競爭力不見得會比較好。整個生活水平提高,造成員工的費用與公司經營成本提高許多,並對公司招工產生很大的衝擊。故台商必須將以前廉價勞工的粗曠工作要全部都改為自動化。

二、十二五規劃與台商轉型升級密切相關:大陸十二五規劃當然都會跟台商的轉型升級有絕對關係,因為整個大陸的環境變化實在是太大,台商是不是能夠生存下去,是很多台商都一直關注的議題,雖然眼前十二五規劃這個大餅,台商地底能不能吃的到?大家都在談論這樣一個問題。像現在籌設「台商聯合服務中心」,如何協助台商回台灣投資等問題,都與台商轉型升級與經營息息相關。

對台商競爭之影響

一、在十二五規劃下,對台商發展限制多:許多台商反應台商要在當地與陸資公平競爭十分困難,尤其十二五規劃的環保要求,台商都是符合標準,陸資卻是完全不環保。此外,凡是與環保、節能等綠能產業有關的廠商都可以申請補助,但由於台商身分特殊敏感,較不易申請到補助,所以許多台商大多是依靠當地的台商協會,運用人際關係來幫忙申請補助。

二、獨厚內資企業,更不利於台商與陸資競爭:大陸政府有很多鼓勵資金、政策性的資金支持,但是只要是外資是不給的,只給內資企業。針對國內企業會有些特殊的政策,而且這些訊息一般來講台商都不知道。例如得到國家發改委或是建設部的推廣認證,只要通過認證,就可獲得當地政府很多的資金支持,但是台商不具有本地關係,就無法獲得這些資源。

結論

從十二五規劃的內容而言,未來工資支出會持續上升,對台商是不利的,但台商在製造業方面還有技術領先優勢,但要避免陸商有「後發優勢」的主場優勢,至於服務業則是台商最有條件揮灑的領域,也可以說是台商「十二五商機」的最大亮點。由於「十二五規劃」將「重民生」、「擴大消費內需」列為重要政策取向,為台灣產業未來五年經由兩岸合作進入大陸市場,找到了良好的切入點。

故台商在全球佈局上,利用大陸資源並重視大陸的市場,建立兩岸分工的產業網絡,掌握十二五規劃的商機,藉以提升整體的產業競爭力。但鑒於大陸經濟體制改革加速、市場開放、經營環境改善,大陸將成為產業全球佈局的重地。如何使台灣在兩岸的分工體系中維持優勢地位,運用大陸資源提升台灣經濟實力與地位,實為台商與我政府刻不容緩之議題。

(林震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