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藍廳論壇在京舉行 專家就中歐關係開展討論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主題為“新形勢下的中歐關係”的第五屆“藍廳論壇”2日下午在中國外交部藍廳舉行。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陳新、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閆謹、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研究員林德山分別就中歐經貿合作、歐債危機、歐盟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強中歐人文交流等作專題發言。

何茂春在談目前中歐經濟商業方面的合作和摩擦問題時表示,中歐之間的經濟矛盾,有一些是錯覺、偏見和誤解造成的。如果用發達經濟體的標準來要求正在成長發展過程當中的經濟體的話,是欠公平的。中歐之間合作是主流,過去三年經歷了金融危機,雙邊經濟貿易仍以30%以上的速度發展,貿易差額也在慢慢收窄。中歐相互依賴多了,矛盾也會增多,這些矛盾不可能一夜之間得到解決,但必須要減少錯覺、誤解和偏見。

談到歐債危機與歐洲治理問題時,陳新表示,歐洲國家債臺高築更主要的原因是出在歐洲的治理和結構上。歐元區實行的是統一的貨幣政策和分散的財政政策。換句話說,就是歐元區有了自己的央行,沒有自己的財政部。這是治理上的一個很大缺陷。從目前來看,11月29日,歐洲人剛剛通過了EFSF(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操作指南,但具體操作還需等到2012年年初才能實行。目前,市場的焦點也放在12月9日即將召開的歐盟峰會上,期待這個峰會上能有一個較好的方案出臺。我們對歐洲和歐元抱有很強信心。

“在國際上和歐盟內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一些悲觀情緒。比如歐元崩潰論、歐洲一體化倒退等一些說法和思想也彌漫在社會中。” 閆謹說。縱觀歷史,歐洲一體化從來都是在危機和困難中向前發展的,在不斷克服危機和困難中向前走的。目前歐盟及其成員國也正在設法採取各種措施,以確保歐元區的穩定。在這樣一種危機之下,歐元區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這說明歐洲國家並未對歐元喪失信心。

林德山在改善中歐關係的人文環境專題發言中表示,中歐民眾之間需要溝通和對話。他認為,歐洲人對中國人的理解包括中國人的文化思維的理解,遠遠比不上中國對歐洲人文化和心理的理解。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四位專家在專題發言完畢後,還與現場的中外記者展開互動交流,廣泛討論有關中歐關係的各種熱點、焦點問題。

本屆論壇由外交學院和外交部新聞司聯合主辦,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主持論壇,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做主旨演講。

各國駐華使節、工商界人士、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媒體代表等約240人出席了此次藍廳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