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堯揹負「原罪」做得再好也仍招罵名 

立法會辯論二零一二年度《施政報告》和《施政方針》,昨日「輪」到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上場。劉仕堯可能是在澳門特區政治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悲劇人物」,他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接手了一個「錯誤的職務」,因而揹上了「原罪」,即使是再公正無私,再勤勤懇懇,在政務工作中表現得再有所作為,也是招來一片「罵聲」。但他的「招罵」,與被人們視為「死雞撐飯蓋」式強勢作風的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的類型不同,相反,他是一個謙謙君子,願意不恥下問,願意聽取不同意見,甚至於有點兒低聲下氣、逆來順受,一副窩囊相。因此,他的「招罵」,除了是為歐文龍作了「替死鬼」式的「出氣袋」之外,多少也含有「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的意涵。

實際上,劉仕堯是在其前任歐文龍因巨貪案爆發,坐了班房之後的「錯誤的時間」,接手被「歐文龍」的貪汙舞弊攪到聲名狼藉的運輸工務司司長這個「錯誤的職務」的。其實,運瑜工務司司長這個職務並沒有「原罪」,因為它是澳門特區政府的組成單位之一,是按照《澳門基本法》第六十二條「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首長是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設司、局、廳、處。」,及第二/一九九九號法律《政府組織綱要法》第三條「政府設司、局、廳、處」,第五條「一、政府各司的名稱及排列順序如下:……(五)運輸工務司。」的規定而設置的,是一個正當的機構。但由於其前任司長歐文龍在據此位置時貪賄了大量不義之財,使人「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個職務最容易讓人「上下其手」,而揹上了「原罪」。因此,即使不是劉仕堯,而是其他的甚麼人接手了這個「燙手山芋」,也都將會招來一片罵聲。

然而,這種「恨烏及屋」的「條件反射」,是並不實事求是的,也是並不公平的。俗語說,「一人做事一人當」,因為歐文龍貪腐而株連遷怒於劉仕堯,恐怕不符法治精神,這才是嚴重沾汙了某些反對派人士口中不停的「人權」;俗語也說,「出於污泥而不染」,只要個人能夠抵擋得住物質的誘惑,是能夠做到「常在河邊站,也能不濕鞋」的。實際上,正因為有歐文龍的教訓,其接任者才會更加戒慎恐懼,小心翼翼,擔心重蹈覆轍。實際上,我們注意到,劉仕堯招了那麼多的「罵」,沒有一條是直指他像其前任那樣「上下其手」的。因此,劉仕堯的挨罵,恐怕更多的是「指桑罵槐」、「借助鍾馗打鬼」的伎倆「發揮」而已。

也正因為運輸工務司司長這個職位,已被歐文龍「攪臭」,任何一個官員前往接手,都將會招來罵聲,才顯得劉仕堯的毅然決斷,敢於去趟渾水的義無反顧魄力。正是「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但憑這一點,劉仕堯就值得人們尊敬,而不是做得好不好都要先罵一頓。不知那些罵他的人,自己的精神境界又如何?

更正因為劉仕堯接手的是一個「燙手山芋」,因而他在自己的運輸工務範疇政務工作中,必須要有比其前任,甚至是比其同僚有更出色的表現,才能避免招致更大的「罵名」。因此,劉仕堯一直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既埋頭拉車,又抬頭看路。其所負責的區域合作、城市規劃、土地管理、社會建設、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公共房屋等七大政務領域,盡管仍未能盡如人意,但總算是有所作為,並取得一定成效的。

實際上,運輸工務範疇的施政作為,是較為科學、較為民主的。其領域內進行的幾項重大活動,都進行民意諮詢活動,包括新城填海規劃、城市規劃法立法、公屋政策、公共交通、環保政策等,都進行民意諮詢,而且在做法上也較為認真過細。另外,運輸工務範疇起草翌年度的《施政方針》的過程中,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出席由劉仕堯親自主持的座談會,認真細緻地傾聽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運輸工務範疇《施政方針》中的一些內容,其實就是來自這些次座談會上所收集到的建議。應當說,運輸工務範疇是在司長級實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方面,先走了一步。

運輸工務範疇也是特區政府「依法行政」的楷模,依據《澳門基本法》和澳門《土地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對非法佔用政府土地和違建行為進行清拆。儘管遇到了較大的阻力,包括暴力對抗違令,及組織居民上街遊行抗議等,也有人訴諸社會輿論,但工務領域並沒有被「嚇」倒,仍是堅持原定的計劃,最終贏得了每場博奕。這就給特區政府及其各部門提供了借鑒經驗:如果特區政府在遇到阻力後就退縮,等於是丟掉法治,今後再難以管治,任何有不法企圖的人,為了個人利益都可以各種方式手法去對抗政府的行政,澳門特區就將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無政府主義了。

與此同時,工務領域又能正確對待和尊重民意,比如對路環歷史居民區的處理,就體現了既遵守《澳門基本法》有關土地的規定,又尊重歷史和現實的精神,充分照顧居民合理權益的做法,宣佈並開始實施了處理路環「紗紙契」問題的政策。這種做法,不但是保護了居民的居住利益,而且也維護了社會的和諧、安定。

運輸工務範疇的另一個最大亮點,就是萬九公屋的建設。有人把澳門特區公屋建設所負的「債務」全部算在劉仕堯的身上,這是極不客觀的,因為這是在劉仕堯接任之前就已經形成的歷史債務。相反,劉仕堯接任運輸工務司司長之後,由於「毆文龍案」的爆發,而更促使特區政府反省自己的施政作為,也由於發生了多次含有街頭騷亂性質的群眾遊行,而促使特區政府立下「九萬公屋」的計劃,使得劉仕堯在其任內得以充分發揮,可以說是「一年勝過十年」.原本許多人並不看好,甚至認為是「放大炮」的二零一二年之前完成萬九公屋的計劃,正在順利實施。這種效率和進度,無論是與澳門自己的過去相比,還是與其他地區相比,都是較為罕見的。

另外, 高士德下水道重整,提前了四個月完成。在整個過程中的各項安排,盡量將對民眾及商號的滋擾降至最低,而獲得交口相讚。

當然,運輸工務範疇的施政表現也並非盡如人意。盡管比過去是有所作為、有所進步,但與民眾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改善空間。比如,現在人們意見較多的公共交通問題、土地批給問題、公天改革問題、釣魚工程問題(即以低價得標但卻隨後不斷追加工程費用)等,都必須予以改善。

尤其是在輕軌路線公眾諮詢中,矛盾重點所在的新口岸新填海區一段「走內街」問題,有可能會影響社會和諧及在地居民的利益。是否可以靈活思考,跳脫原來的框框,結合新城填海區規劃,改行外圍地下(水底)走向?而且,還可在未來規劃的政法機關辦公樓區域增設一個車站,以方便該處工作人員及前往辦事市民。這就更能凸顯特區政府「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與此同時,又可拆卸一顆隨時會引發激烈抗爭的「未爆彈」,有益於建構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