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為什麼不會出現溫州式跑路潮

珠三角不會出現溫州民企那樣的跑路潮?廣東省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在其公開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其原因有三:粵商務實、實業根基牢固,投機性和資本運作意識不如浙商。

近期,在廣東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舉辦的上市培訓課上,有些珠三角本土的企業家表示“感受深刻”:以前覺得只要有產品有市場就行了,可後來突然發現,自己以前是老大,現在老二、老三甚至老六、老七都上市了,比我更有錢了。

不少接受本刊記者採訪的行業人士指出,即使粵商意識到了資本運作的重要性,由於“群體性懶惰”,並沒有做出適時調整。

“珠三角的中小企業更多還是靠慢慢做大做強,即使利用民間借貸,也不像溫州那麼離譜。成立了一些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產生了一些效果。不過,在我看來,不急不躁,慢慢打拼,還是珠三角中小企業的主流。往好的說,是務實精神;往壞的說,是小富即安。”廣東省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瞭望東方週刊》記者說。

為什麼要做企業

“你現在還開廠啊,膽子太大了,”一位東莞的朋友對劉小鋒說。

對此,劉小鋒只能用“無奈”來形容: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升,銀根收緊,融資難度大,本身佔有資源少。另一方面,在充滿誘惑和浮躁的氛圍中,很多中小企業家樂於參與炒股、炒房,幻想一夜暴富。

劉小鋒是廣州千江集團公司的董事長,西北人。上世紀80年代,劉小鋒來到廣東,90年代開始創業,通過一系列並購和分拆,現在已擁有7家子公司,成為“外地人來廣東發展”的新粵商中的一員。

面對如何看待“實業”的問題,劉小鋒說:“實業必須有自己專業製造的產品,像溫州的某服裝企業,本行業銷售額20多億,卻有200多億的房地產、銀行資金和股票,它就不叫服裝企業了。”

另一方面,劉小鋒認為“術業有專攻”,衡量一個企業的生命力的標準,不僅是其規模,而且是市場佔有率和佔有時間。像珠三角也有很多“隱形冠軍”,雖然不出名,但在某個行業裏佔據國內外很大一部分市場。

至於企業是否應該追求上市,融進資本市場,劉小鋒說,上市對擴大規模化、整合資源和規範管理有關鍵作用,但走在這條路上,“我們往往會忘記原始的出發點,那就是為什麼要做企業?”

“我在天津的一個朋友,自己的公司上市後,發現資本市場來錢太快,不過他還是想鑽研自己的業務,但整天得跟證監會、銀監會打交道。後來他對我說,‘男的不要做金融,女的不要做妓女’,因為做了金融就對生產不感興趣,實業的投資回報太慢了。”

劉小鋒還對本刊記者舉了個例子:正如跳高,企業發展也是有極限的,要超越極限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

“上市是對資本有需求的時候,如果沒有需求那為什麼要上市呢?整天要跟銀監會、證監會和股東打交道,有什麼意思?”劉小鋒對本刊記者說。

目前,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在其下300家中小企業選出40家企業,準備上市。劉小鋒的千江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能上我非常高興,不能上我也無怨無悔,不是說離開資本市場就沒有道路了。”劉小鋒從容地對本刊記者說。

為什麼不會出現跑路潮

實際上,劉小鋒並不孤單。

“最近我接觸一些珠三角中小企業老闆,他們還是在堅持做實業,哪怕利潤薄了許多。”彭澎對本刊記者說。

近期,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與阿裏巴巴聯合發佈《珠三角小企業經營與融資現狀調研報告》,提出“珠三角不會出現溫州民企那樣的跑路潮”的結論。

對此,彭澎在其公開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其原因有三:粵商務實、實業根基牢固,投機性和資本運作意識不如浙商。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半期,彭澎在其調研中就發現,珠三角一些企業家把自己不借貸、不負債當作一種優勢和優點來介紹,“連廣州市首任私營企業協會會長也是如此”。

“富力地產集團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彭澎說,當時,這家“雙老闆制”企業的董事長李思廉竭力主張上市,但包工頭出身的總裁張力卻一直對上市不感冒。最後好不容易才被李思廉說服,富力在香港上市。

“中小企業更多還是靠慢慢做大做強,即使利用民間借貸,也不像溫州那麼離譜。成立了一些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產生了一些效果。不過,在我看來,不急不躁,慢慢打拼,還是珠三角中小企業的主流。往好的說,是務實精神;往壞的說,是容易小富即安。”彭澎對本刊記者說。

實際上,包括格力董明珠、華為任正非、聯邦家私杜澤華、鳳鋁鋁材吳小源等廣東經濟風雲人物,絕大數都是實業家代表。“2011年廣東十大經濟風人物”評選活動的主題也被定為“向實業致敬!”

主辦方解釋,當前整個社會創業精神、企業家精神都有所衰落。但實業尤其是製造業,是廣東乃至中國的產業根基,穩定的就業和實體財富的創造都有賴於實業。為避免出現類似香港和美國的產業空心化問題,需要企業家群體堅守實業。

“中小企業做實業,製造生產生活用品,養活成百上千人,又源源不斷地納稅,對政府財稅的貢獻最終超過地產商,哪一點給政府添麻煩了呢?”作為實業堅守者,劉小鋒向本刊記者道出自己呼籲政府支持實業的理由。

“在向堅持實業的企業致敬之餘,更多的要給他們以信心。”廣東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謝泓說,很多中小企業家對產業環境不看好,感覺做實業累,對於做強做大企業也沒信心。

“粵商重務實,他們中不少認為‘認為做得好不如賣得好’,而在不穩定的產業環境和浮躁的社會氛圍下,他們很多人往往選擇移民國外,或者把廠房賣掉做基金之類的投資,這對中小企業家自身來說沒多大損失,但對整個社會來說是很大的。”謝泓強調。

務實過頭了嗎

對於“向實業致敬”,王先慶認為“一半贊成,一半反對。”

在2011年6月召開的珠三角“速度經濟”暨粵商企業發展論壇上,不少專家提出,融進資本市場成為粵商企業轉型的關鍵。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粵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先慶在發言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粵商穩健有餘進取不足,務實過頭,重視短期利益,這些都限制了粵企進一步的發展。

“粵商的模仿創新技術實際上是非常高的,但關鍵問題是不知道開拓市場,把製造業為主轉變為以服務業為主,而依然是招商引資搞製造。”王先慶對本刊記者說,浙商的資本精神走在全國前列,而廣東更偏重實業精神,後者是基於傳統的粵商思維和經營模式,但成熟的市場經濟,一定是虛實結合的結果。

王先慶說,自己曾跟多位粵商解釋這個道理,讓他們到中部一些地方去投資,但他們中很多都表示:“算啦,有產出和市場就行,不斷並購形成產業體系,太累啦。”“我知足常樂,有這麼多錢夠了,手上還有物業收租,喝茶去了,跟外地人鬥智鬥勇感覺很累。”

在王先慶看來,比上市數量少更嚴重的是,不少珠三角上市公司並沒有將上市當做並購、做大做強的平臺。

“我們不少公司的上市跟沒上市結果一樣,拿了上市指標,結果什麼也沒做。像廣州友誼和東方賓館,完全不像浙江銀泰那樣四處收購,大規模資本運作。”

對此,謝泓也坦承,不少粵商目前還保存著“做得好不如賣得好”的觀念。 近期,在中小企業為會員舉辦的上市培訓上,有些本土的企業家對他說,以前覺得開公司只要有產品有市場就行了,可後來突然發現,自己以前是老大,現在老二、老三甚至老六、老七都上市了,比我更有錢了。

“他們對我表示感謝,說上市培訓班讓自己對上市有了‘深刻認識’。”

但不少接受本刊採訪的專家指出,即使粵商意識到了資本運作的重要性,由於“群體性懶惰”,並沒有做出調整。

“研究珠三角企業二十多年,我一直以來認為,珠三角企業整體在資本運作方面較為保守。無論是政府還是學術界都在推動珠三角企業多利用資本市場進行擴張,有些老闆好不容易才轉型。”彭澎說。

不過謝泓卻認為,粵商的學習能力很強,一旦接觸到新的觀念,意識到了好處所在,就會立即學習並運用。並且粵商在長期的OEM過程中,已有不少國際化運營經驗,因此在資本運作方面很有潛力。

沒以前那麼“純”了嗎

“實際上現在所說的粵商,已經脫離傳統的商幫概念。粵商傳統的一些好的或不好的因素正在逐漸淡化,而建立現代企業理念,才是粵商最應該做的。”謝泓對本刊記者說。

彭澎也認為,一方面“新粵商”在觀念上的衝擊和經營上的互動融合,使珠三角企業沒有以前那麼“純”了;另一方面,深圳是國內一大資本市場,而美國、香港特區、新加坡的投行經常來珠三角推銷上市方案,還是有些企業忍不住一搏的,“這些企業積極利用資本,身上的嶺南文化基因少一些。”

在這方面,作為廣東高科技企業商會秘書長的王理宗更是感到自信:“從科技企業人才結構來看,受過良好教育,到了廣東、深圳以後,受當地文化影響,非常有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廣東有深交所,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中,廣東比浙江要多。而在股權投資和產權購買,以及質量、持續性和品牌價值方面,廣東都是有優勢的。”

但王理宗指出,粵商還缺乏浙商的抱團意識,尤其是高科技企業,還普遍存在單幹、研發資源不對稱的問題。而在人才方面,粵商的務實也往往導致拿來主義,不注重自身對人才的培養。現代企業競爭和核心即在人才。

“粵商要轉型,要改變‘做得好不如賣得好’的觀念,朝著現代企業的方向,持續發展。”謝泓指出。

但是,這條道路困難重重。

在管理體制方面,王先慶則認為,“在廣東,外經貿廳管外資服務,經信委管工業,發改委搞規劃,而沒有專門的部門來抓現代服務業,這是深層次的問題。”

內因方面,“粵商在這方面很謹慎,因為資本運作涉及到個人和家族的利益,而廣東的家族企業多,股權過於單一,稅收方面也有一些問題。上市後運營成本也會提高,靈活性降低,可隱秘的東西也少了。”王理宗對本刊記者說。

(謝正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