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團隊還應揚長避短端出政策願景牛肉

今次台灣地區的「總統」大選,看來是自一九九六年開放「總統」直選產生後,最為撲朔迷離的一次,也是最為悖離民主選舉規律的一次。說其撲朔迷離,是因為在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三足鼎立之勢中,最主要的兩位候選人馬英九和蔡英文的民調,竟是如此的膠著糾纏,如此的接近,如此的勢均力敵,與以往人們所認知的藍大於綠基本盤不盡相同。說其悖離民主選舉規律,是因為藍綠雙方都是大搞負面選舉策略,鮮有端出政策願景牛肉,不但擅長負面選舉策略的民進黨是如此,就是向來不屑於負面選舉戰術,甚至還是負面選舉戰術的受害者的國民黨,也是如此,令人看得眼花繚亂,不知所措。

實際上,在過去的四次「總統」選舉中,無論是媒體還是專業民調機構,無論其政治立場傾藍或偏錄,其所公佈的民調數字都是呈現了藍高綠低的,這完全符合人們對選民基本盤藍大於綠的基本認知。至於原本處於劣勢的陳水扁兩次都能贏得選戰,首次是「得益」於宋楚瑜脫黨參選形成「鷸蚌相爭」之勢而令阿扁得利;後者則是綠營透過幾次大型群眾活動如「二二八百萬人攜手護台灣」等,而將其潛在支持者最大程度地動員了起來,再加上「兩顆子彈」的臨門一腳效應,才能當選。這與人們所認知的藍大於綠基本盤沒有直接的關聯。但今次卻是馬英九的民調早在距離投票日還有半年多就跌至與蔡英文看齊,或是蔡英文的民調竟然追趕得上馬英九,這就不禁令人們十分訝異,形象清廉的馬英九做了那麼多的好事實事,其民調竟然輕易就輸給了甚麼事也未做過的蔡英文!

這種兩名選戰主要對手的民調呈現膠著糾纏的狀態,給了本應是絕對選不上的宋楚瑜一個投機的機會,就是拿自己的「關鍵少數百分點」來做交易籌碼,在兩個主要對手面前待價而沽,以換取自己的「第二選擇」——「行政院長」。不過,從宋楚瑜與蔡英文的意識形態和統獨立場是南轅北轍,不要說是民進黨基本教義派強烈反對由主張「兩岸一中」、「終極統一」的宋楚瑜出任「行政院長」了,就是蔡英文本人,也將會擔心駕馭不了宋楚瑜這個「大內高手」,何況宋楚瑜還有在獲得陳水扁授權以「十項共識」代表他前往大陸進行「搭橋之旅」,但到了大陸之後卻是宣揚自己與民進黨基本立場相悖的「兩岸一中」理念的「劣跡」,蔡英文又如何能放心讓宋楚瑜與大陸進行接觸談判?

因此,宋楚瑜最佳最明智的選擇,還是在投票前一天採取「王建模式」,呼籲其支持者「立委票投親民黨,總統票投馬英九」。這樣,就能實現他「不能讓民進黨再次上臺」的「最低綱領」,或許也能令馬英九終能感念他在自己最危急之時「幫一把」,從而滿足他的「最高綱領」——獲委任「行政院長」,一展自己的抱負和專長,並使自己一夜間從「民族罪人」變成「民族英雄」,在海峽兩岸都能吃得開。

至於這次「總統」選戰悖離民主選舉的傳統規律,就是無論是蔡英文還是馬英九,都從最初的試圖以端出政策願景牛肉來感召選民,墮落到大搞負面選舉策略,互相攻擊抹黑,大打泥巴戰,而拋棄了候選人應當宣揚自己的政績和政綱的傳統慣例。如果說,這對於作為負面選舉戰術的「祖師爺」的民進黨,及已收留了極為擅長於選擇權謀的邱義仁作其「軍師」的蔡英文來說,還是「繼承傳統」的作為的話,那麼,對於溫良恭儉讓的馬英九,也搞起負面選舉策略,就真的是令人大惑不解了。

實際上,操弄負面選舉策略,不但不符國民黨的傳統形象,而且也不利於最大程度地吸引中間選民,甚至是會被厭倦了惡質選舉的中間選民所嫌棄。何況,負面選舉策略是國民黨的弱項,過去只有被民進黨施以負面選舉策略打擊的經驗,自己不但予以仇視而且也深惡痛絕。但是,馬團隊卻是在誤踏自己所不熟悉的「公投」場域失利之後,並沒有吸取教訓,相反還自覺或不自覺地闖進自己所不熟悉的負面選舉泥濘,就只能是泥足深陷,難以自拔。

於是,我們就只見到,馬團隊的負面選舉戰術滿天飛,但卻又犯了「打無準備之仗」的大忌,由於劉憶如在匆忙中出錯,就使原本或會「雪中送炭」的策略,變成了「雪上加霜」,令馬英九的民調與蔡英文再次呈現「死亡交叉」。即使是馬英九本人,在第二次電視辯論中,也沒有以展自己兩岸政策之長來擊蔡英文之短,而是繼第一次電視辯論之後,再次追問蔡英文與陳水扁的關係,變成了「首用天才,再用蠢材」。不但沒有得分,相反還失了分。

本來,馬英九和蔡英文都曾是有過政策願景論述的。如馬英九提出了《黃金十年》,蔡英文也有《十年政綱》。但到了後來,兩人都將之拋到垃圾堆去了。在蔡英文看來,可能是嫌棄《十年政綱》過於空洞,無法吸引選民的興趣。而對馬英九來說,不知是否其在公佈《黃金十年》的最後兩篇《國家安全篇》和《兩岸關係篇》時,提出了「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但迅即又聲稱要經過「公投」,導致自己民調下滑,而「遷怒」於政策願景,於是就索性搞起負面選舉策略?

其實,馬英九自己就有過以端出政策牛肉來吸引選民的成功經驗。那就是在他首次參選「總統」時,是很注意端出政策牛肉的,他的「馬上好」、「準備好」、「六三三」、「股市上萬點」等,與陳水扁八年的經濟凋零,民眾生活苦哈哈相比,具有巨大的感召力,這也正是他能狂勝二百多萬票的原因之一。但在他勝選並就職之後,由於遭受國際金融危機襲擊,再加上由陳水扁八年積重難返,致使上述願景都未能實現。這有可能就是馬英九今次「不敢」再推出願景的原因吧?

然而,即使如此,馬英九三年多來在兩岸政策方面的政策是收穫了巨大成果的,這是他在「總統」選戰中最有力的競選文宣材料。但他在電視辯論上竟未將兩岸政策當成訴求連任的政績,也沒有繼續追問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識」如何能延續兩岸關係的「紅利」,反而追問「宇昌生技案」,得罪了一大票科枝界及醫護界人士,這就不啻是「揚短避長」了。

其實,即使是喜歡打負面選舉仗的陳水扁,在首次參選「總統」時,也十分重視「願景 」,成立了一個一百多人參與的《國政藍圖委員會》,撰寫了一百多萬字的多個領域的「國家藍圖」。人們不管是否接受其觀點立場,但也不得不配服陳水扁在這方面的努力。

在屢屢碰壁之後,看來馬團隊應當調整策略,回到「端出政策牛肉」的正確軌道上來,揚長避短,大力宣揚自己的清廉及兩岸政策成就,以美好願景來感動選民了。

(發自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