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應有爭取實現國民黨長期執政的壓力

台灣地區今次的「二合一」選舉結果,是最理想的結局:一、馬英九以六百九十八萬票當選,得票率百分之五十一六點,跨過過半門檻,沒有「少數總統」之虞,也無需組織「聯合政府」;二、國民黨獲六十四席「立委」,雖然不再具有四年前約四分之三的絕對優勢,但仍掌握佔有議席率百分之五十六點六的相對優勢,只要國民黨籍「立委」團結,再加上善待屬於泛藍陣營的三席親民黨和三席無黨籍「立委」,仍可掌握「立法院」的主導權,台灣政局仍可保持基本穩定;三、宋楚瑜只得三十六萬票,得票率為百分之二點七七,其選情之「慘」更甚於其二零零六年的臺北市長選舉,證明「棄宋保馬」果然發酵並有效,而宋楚瑜本人也可不用戴上「歷史罪人」的帽子;四、親民黨跨過政黨票「門檻」,不但可獲分配兩席「不分區立委」,而且每年可領取三千六百萬元選舉政黨補助金,並因另獲一席原住民「立委」而正好湊足可成立黨團的三席,實現了宋楚瑜「關鍵小數」的意願,這本也是宋楚瑜最早的參選意圖,另外更重要的是,四年後倘宋楚瑜仍有興趣參選「總統」,就可直接由親民黨推薦,而無需循連署方式,這算是部分選民在「棄宋保馬」的同時,對宋楚瑜的一個回報,讓他不致於空手而歸,。

許多人都指出,馬英九的勝利,其實是「九二共識」的勝利。其實,推延伸展而言,這也是「胡連會」所達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勝利,更是大陸對台政策尤其是胡錦濤在新形勢下系列對台新論述的勝利。而由於全民投票的性質與「公投」有點近似,故而又可說是台灣人民贏得了「九二共識公投」:「公投過關」的兩大要素均已具備:一、投票率,百分之七十四點三八;二、主張「九二共識」的馬英九的得票率,百分之五十一六,均已過半。此顯示,「九二共識」在台灣地區已經獲得相對穩固的民意基礎。由此,馬英九在競選過程中提出的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必須經過「公投」,看來並非不可行。

表面上看,馬英九比四年前流失了七十六萬票,但若扣除了宋楚瑜所獲的近三十七萬票,再加上投票率比上屆下跌一個百分點的「損失」,也只是流失了三十多萬票。而倘以逆向思維分析,馬英九今次的得票結果,才是國民黨的真正基本盤。實際上,四年前馬英九之所以狂勝二百二十多萬票,是受惠於如下幾個主要因素:其一、陳水扁的貪腐惹得天怨人怒,人們將未來希望寄託在形象清廉的馬英九的身上,正因為如此,才有民進黨「立委」告發馬英九的「特支費案」,要毀掉馬英九的清廉形象。其二、四年前宋楚瑜放下成見,與國民黨合作,沒有拖馬英九的後腿。其三、馬英九的各項「超前」承諾,給正在受經濟低迷之困的選民們產生較多的前景憧憬。

四年之後,上述三項主要「利多」因素已大部流失:其一、陳水扁貪腐案的「紅利」已經基本吃完,尤其是在陳水扁收監後,不能再在社會上興風作浪,使得陳水扁這部「提款機」的「存款」已經基本「提盡」。其二、今次宋楚瑜跳出來參選,對馬英九形成嚴重的威脅。其三、人們對馬英九的「高期待」,變成馬英九的「低兌現」,未免有所失望。尤其是馬英九的能力確實不足,與人們當初的認知有較大的距離。

當然,「堤外損失堤內補」,馬英九卻也獲得許多助力相挺,包括兩岸交流合作的「紅利」逐漸發酵,周美青拜票效果犀利,還有王雪紅、張榮發、郭台銘等企業家的力挺「九二共識」,推毀了李登輝、李遠哲等亂舞群魔的「法力」。而最幸運的是,民進黨要動員何大一站出來力挺「宇昌生技」的計劃,但何大一卻把支持「九二共識」的位階置於個人的委屈之上,而予婉拒。這種高層人格,值得崇敬。

還有,此前曾把金溥聰罵得狗血淋頭的人,在選後卻高度讚揚金溥聰「功高至偉」,認為他在推動黨內改革,不向地方派系勢力低頭,提出一份各方好評的「不分區名單」,及推動原新聞發言人以「刺客」形象參選,還有「台灣加油讚」的成員,完全不用國民黨的舊黨工,而是啟用新人等方面,改革意識及實踐都很強,也是今次馬英九能勝選的重要原因。

馬英九說,今後四年沒有連任的壓力,但有歷史評價的壓力。其實,他還有更為沉重的壓力,就是爭取國民黨實現長期執政的壓力。因此,他在未來四年,必須做好以下幾件事:

其一、全面落實「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馬英九上臺後,對「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五項工作,只是執行了其中的四項:第一項的促進盡速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第三項的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第四項的促進協商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第五項的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臺;而一直避第二項的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在競選過程中,馬英九曾提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但又提出「公投論」。看來,應將其擺在議事日程上了。即使是頭兩年暫時不動,後兩年也須要推動。和平協議不是「統一協議」,和平協議就是高層次的維持現狀,即去掉「敵對狀態」的現狀,強化「不武」的現狀,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既然這次「總統」選舉,折射了民眾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心理,也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九二共識」的認可,就應進一步走向政治對話了。馬英九要在歷史上留名,就必須走這一步,並為子孫後代負責。

其二、發揚成績,彌補不足。馬英九贏得選戰,是多數民眾認同他的兩岸政策及堅持「九二共識」;但他又贏得很辛苦,則是因為他的「超前願景」經這四年來的實踐檢驗,成了未能止渴的畫梅,而且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還存在「無薪假」現象,許多人的薪資未能調升,房價過高等。蔡英文就是緊緊抓住這些問題,開出吸引基礎民眾的空頭支票,並意圖以此來抵銷馬英九的兩岸牌。因此,馬英九必須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設法解決上述問題。

其三、建立統一戰線,團結泛藍陣營。宋楚瑜的攪局參選,對馬英九的選情形成較大的威脅。當然,以逆向思維觀察,可能也正是宋楚瑜的參選,才逼出泛藍選民的危機感,含淚投票給馬英九。宋楚瑜只有三十六萬票,已是窮途末路。但他在「立法院」中仍有黨團,成為名副其實的「關鍵少數」,不能忽視輕怠。當年親民黨「立委」附和民進黨黨團的「阻馬法案」的教訓,應當記取。因此,應當團結親民黨「立委」,即使未能使其成為自己的同盟軍,也要盡量避免予其刺激,作出「為淵驅急,為叢驅雀」的蠢事。

其四、進行大改革。金溥聰在選戰中的操盤,這是一個改革嘗試。應當推而廣之,應用於行政管理方面,藉著吳敦義就任「副總統」後,不能兼任「行政院長」,而必須物色新的「行政院長」之機,來個大執位,閣員應起用既有學識,又有實踐經驗,尤其是經過民意洗禮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