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大屋展示貴州民族非遺

【本報訊】為推廣貴州深厚的文化和獨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局與貴州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合作,分批邀請多位著名工藝家,以駐場展演及展覽形式,於盧家大屋為市民呈現貴州的民族魅力。率先登場的苗族銀飾及苗族刺繡展期由即日起至四月一日結束。今日)起至三月十一日,兩位工藝家將留澳作駐場示範製作,歡迎前往欣賞及交流。

位處雲貴高原東部的貴州省,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和民族生活習俗的特性,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完好,現有七十三項一百二十五處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四百四十項列為省級名錄。貴州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張詩蓮處長表示,貴州有豐富的民族特色工藝,希望透過澳門這個國際窗口,讓本地市民及各地遊客感受貴州的原生態文化,並到貴州體驗及實地探索。她續指,希望以是次合作為契機,加黔澳之間多方面合作,促進兩地交化交流,並讚賞在盧家大屋這所世遺建築內展演貴州多彩的民間手工絶活,能起到活化世遺與推廣我國非遺的雙贏效果,機會難得。

現正於盧家大屋展出的首批工藝項目苗族銀飾及苗族刺繡,是苗族人民絢麗服飾的重要元素。貴州的苗族銀飾裝飾華美精緻,樣式和件數眾多,別具特色。在製作工藝上,充分利用銀材的良好延展性,採用薄片、拉絲、捶打、鑲焊等多種技巧達成材質的不同外形美感。是次來澳的工藝家吳水根,自幼學習銀飾鍛造,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所製作的銀飾於平凡中見大器,作品深受大眾及收藏家喜愛。

苗族刺繡以其濃厚的民族風格,精巧的針法,古秀而文雅的意境,美觀的構圖,誇張的手法,以及豐富的色彩聞名於世,其製作工藝獨特,有雙針鎖繡、縐繡、辮繡、絲絮貼繡等。工藝家劉忠嫦以傳承、開發苗族服飾文化為目標,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致力向國內外推廣傳統苗族服飾,帶動行業發展,作品多次獲殊榮。

市民欲一睹苗族服飾的風采,可於今日(三月三日)起至三月十一日每天中午一時至二時半,及下午五時半至七時前往盧家大屋,現場有穿上民族服裝及配戴銀飾的苗族少女與觀眾見面合照。此外,兩位工藝家將於來澳期間開辦多場工作坊,向有興趣人士教授工藝製作。苗族銀飾工作坊時間為三月十日及十一日早上十一時、苗族刺繡為三月十日及十一日下午三時,每節澳門幣二十元正。名額有限,欲報從速。報名及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文化局八三九九六六九九或瀏覽www.icm.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