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50年與時俱進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一個端著鋼槍、頭戴棉帽的憨實小夥子——雷鋒,走進了千家萬戶,他的名字也傳遍共和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雖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暫的22年,卻樹立起一座永恆的豐碑。49年來,每年春天都會開展學習雷鋒活動,但不同時代賦予了“雷鋒精神”不同的含義。

60年代:真善美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親筆題詞,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全國上下很快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熱潮。

生於1960年的北京市民韓振華用“席捲中國”來形容60年代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行動熱潮。那時,“雷鋒”兩個字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雷鋒精神成了“真善美”的象徵。

無論是七八十歲的老者,或是咿呀學語的孩童都在學習雷鋒。“毛主席的號召就像是一顆威力無窮的精神原子彈,那時候學雷鋒根本不管是不是3月5日。”

韓振華回憶小學生活,不僅每天上課前要喊口號、聽老師講雷鋒叔叔的故事,“下學後,學校還要組織學生一起學習,讓學生們發言,那種氣氛感染著每一個人。所有人都早早到學校,搶著幹活,大家爭著當不留姓名的無名英雄。”

“這都是實實在在的事,沒有一點誇張成分在裏頭。我們當時最單純的想法就是要學習雷鋒叔叔這樣的英雄。”

70年代:愛憎分明

“愛憎分明不忘本”是70年代雷鋒精神的精髓和符號。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這首《學習雷鋒好榜樣》,從60年代到80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幾乎人人會唱。“愛憎分明”後緊接著“不忘本”。在韓振華的記憶裏,“不忘本”這三個字也是中學時代老師和家長常掛在嘴邊的話。

“那時候,老師和家裏的長輩教育我們長大了不能忘本,要知恩圖報,如果取得了好的成績不能忘了有誰幫過我,解決了困難之後不能忘了是誰雪中送炭,也要我們記住我們能吃得飽穿得暖都是因為共產黨。”

直至多年後,韓振華也常用“不忘本”三個字去教育自己的女兒。他常說現在這社會,太多人忘本了,失去了原來的“真善美”的本性。

80年代:釘子精神

在上世紀80年代,學習雷鋒的“一切行動聽指揮”“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和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將雷鋒精神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去……這些概念成為那個時代學習雷鋒精神的主旋律。

高中畢業的韓振華離開學校,進了一家國營的機件廠。在韓先生的印象裏,雷鋒叔叔愛憎分明的“特點”被不知不覺弱化,廠裏宣揚得更多的是雷鋒的“釘子精神”,“學習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那時候,廠裏的宣傳標語已經不再是“向雷鋒同志學習”幾個大字,而是將雷鋒精神細化到工廠裏、細化到每個人工作的崗位上,提倡大家利用一丁點兒零散的時間不斷地學習。“如果不是用心學習花時間去練習,張秉貴不可能抓糖抓得那麼准。”

90年代:愛崗敬業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經濟改革進入高潮。時代變了,雷鋒精神在這一個時期的詮釋也就發生了變化。學雷鋒活動重點轉移到了“在崗位上體現出奉獻精神”,先後湧現出不少像李素麗這樣在平凡崗位上做出成績作出貢獻的“崗位模範”。

在平時工作的過程中,“雷鋒精神”四個字不再那麼普遍地被提及,但包括韓振華所在的公司在內,北京開展了向李素麗同志學習的行動,當時的李素麗等勞模成為“雷鋒精神”的接力者。

但是在學校,進入90年代,雷鋒叔叔的形象已經被逐漸弱化。雷鋒形象的豐滿與完整也在韓振華女兒這一輩人心裏,被某些刻板印象所取代,雷鋒精神在社會中成為艱苦樸素、助人為樂的代名詞,學生們頭腦中的雷鋒形象只剩下了燈下埋頭補襪子和幫助老人找兒子。

說起雷鋒的故事,韓振華還能憑記憶講出很多很多。但如今進入了新世紀,可以細數的“雷鋒故事”卻越來越少。他感覺,現在的生活比60年代好了,穿得暖吃得豐富,可是人的心已經變了。

“學雷鋒”在本質上是一種“道德”舉動,無論社會多麼浮躁、功利之風如何盛行,對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等道德價值的弘揚不能放棄。75歲堅持數十年在天安門廣場上撿垃圾的劉玉珍老人,讓我們看到了堅守;發現大火時沒有獨自逃生、而是逐一拍開鄰居房門的12歲小姑娘夏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他們或許是21世紀雷鋒精神的最好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