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台灣經濟與兩岸經貿十件大事

一、ECFA早收計劃正式實施,兩岸經貿關系更加緊密

經過兩岸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1月1日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計劃如期順利實施,兩岸相關貨品的交易額較上半年大幅增長。圍繞著ECFA進一步落實工作,1月6日,兩岸海協會與海基會同時宣佈“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簡稱“經合會”)正式成立,分別由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與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任召集人,下設服務貿易、商品貿易、投資保障、爭端解決、知識產權、原產地規則、經濟合作等7個工作小組。作為根據ECFA所設立的負責兩岸經濟事務協商的專門機制,兩岸“經合會”分別於2月與11月舉行了兩次例會,其成立標志著兩岸全面啟動ECFA後續協商程序,全年兩岸經貿關系取得了穩步發展。

二、受歐債危機沖擊,台灣經濟全年增速大幅下挫

2011年8月中旬台灣官方的經濟預測機構“主計處”將全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調低到5%以下,宣告正式放棄了“保五”的增長目標。台灣當局在年初提出力爭2011年經濟增長率達到5%以上,創造有感複蘇的發展目標,上半年經濟增速曾達5.54%。但受到歐洲債務危機加劇及美國經濟走勢疲軟等因素的影響,台灣經濟形勢在下半年發生逆轉,外需不振導致島內投資活動趨冷,增速急劇放緩。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台灣全年經濟增長率僅為4.03%,不僅商品與服務出口較上年僅實質增長0.43%,民間消費增長也不如預期,投資衰退幅度進一步擴大。預計經濟下行的趨勢還將持續到2012年上半年。

三、“十年政綱”與“黃金十年”正式出臺,經濟民生議題成為選戰重點

為應對2012年初“總統選舉”,島內朝野先後發布了政策綱領,不約而同地將經濟民生議題作為選戰攻防的重點內容。先是8月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公佈了起草兩年多的“十年政綱”財政經濟與兩岸經貿篇,提出“就業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宣稱執政後將在4年內達成赤字減半、八年成收支平衡、當局負債餘額占GDP比例零成長等財政經濟目標,並在所謂“台灣共識”的前提下,謀求與大陸建立“互惠而非讓利、和平而非沖突、對等而非主從”的經貿關系,“按民主程序與國際規範來處理ECFA相關事宜”。9、10月間,馬英九也公佈了“黃金十年”發展願景綱要,在延續既定政策思路的同時,提出“幸福經濟”的口號,主張對內推動創新型經濟體制,兼顧民生,扶持“在地產業”發展,增強台灣經濟競爭力,對外“連接亞太,佈局全球”,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並促進兩岸交流朝向“制度化、常態化”發展。

四、兩岸銀行業監理合作機制啟動,促進兩岸金融業往來大發展

根據兩岸2009年簽署的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MOU)及金融合作協議,兩岸在雙方銀行互設代表機構達到一定規模後,正式啟動銀行業監理合作機制。4月26日,大陸方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和台灣方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在台灣舉行首次磋商,標志著相關機制開始運行,11月下旬雙方在北京舉行了第二次磋商。該機制對加強兩岸監督管理機構經驗交流和信息共享,促進兩岸金融往來的良性互動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到年底,大陸已有4家銀行在台開設了辦事處,而台灣則有7家銀行在大陸開設了分行,其中前6家當年即全部實現了盈餘。

五、台日簽訂雙邊投資協定,台灣拓寬國際經貿發展空間取得新突破

9月23日,台灣亞東關系協會與日本交流協會在臺北簽署台日民間投資協定,包括促進投資、投資保障與投資自由化等主要內容。除以附件劃定了一些製造業與服務業領域留待雙方日後進一步協商外,該協定開放雙方資金可在對方境內自由進出與運用,不得以使用當地原材料及零配件比例設置投資障礙,相互保証對方投資者享有最優惠條件及公正待遇等。台日投資協定是台灣對外簽署的第30個雙邊投資協定,也是台灣繼ECFA後,與其重要經貿對象簽署的又一項重要經貿協定,不僅有助於加強台日雙邊經貿關系,也對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拓寬經濟發展空間具有積極意義。

六、台灣當局採取措施應對“塑化劑風暴”,補強食品安全網

3月,台灣一位食品藥物檢驗員在對食品進行例行檢驗時,發現致癌物質塑化劑(I)EHP)竟被添加在食品中,而且濃度超出日均攝入標准的600倍.消息曝光後,島內有關機構迅速展開調查,發現台灣最大的食品添加劑供應商昱伸香料公司,在食品添加劑中非法添加DEHP,負責人被捕後供認已使用近30年。隨著調查的深入,島內被發現受塑化劑污染的產品超過了500項,牽連到的企業也突破200家,包括台灣食品界龍頭統一、知名保養品生產商“白蘭氏”等多家知名食品、生物科技類企業都有產品涉及。為阻止事態蔓延,台灣當局的主管部門將5月31日定為塑化劑終止日(D-day),限定自當日零時起有疑慮的商品全面下架,並展開突擊檢查,強制要求有關廠商須對運動飲料、果汁、茶飲、糖漿果漿類,以及膠、澱粉狀等產品提出食品安全証明,否則不得販售,違者重罰。“塑化劑風暴”給島內食品業的品牌信譽度造成嚴重損害,動搖了民眾對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信心,迫使台灣當局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驗証與監管制度。

七、大陸民眾赴台個人遊啟動,推動赴台遊人數再創新紀錄

為促進大陸民眾赴台游更全面健康發展,經過兩岸有關部門的友好協商,2011年6月28日,大陸赴台個人遊以北京、上海及廈門三個城市為試點正式開放,7月29日兩岸又啟動了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地區個人遊項目,這使得大陸民眾赴台旅遊的方式除團體遊之外,有了新的選擇。雖然大陸居民赴台遊人數一度出現下滑趨勢,但10月以後又再次升溫,截至11月底,全年大陸赴台旅遊總人數達112.2萬人次,其中團隊遊110萬人次,個人遊2.2萬人次,11月大陸遊客赴台更創下歷年當月的新高,達到21.3萬人次。在大陸遊客的帶動下,島內旅遊市場持續升溫,全年境外旅遊人數突破600萬人次,刷新歷史紀錄。6月21日,兩岸兩會完成《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修正文件三》換函確認,兩岸分別增加了台灣台南與大陸的鹽城、蘭州、溫州、黃山客運共計5個航空客運航點;客運班次雙方每週各增加94班,連同原有班次合計總班次已達到每週558班。到年底台灣當局宣佈將大陸赴台人數限制由每天4000人放寬為5000人,並自2012年元旦起增加健康檢查及醫學美容項目,為2012年大陸赴台游增加新的增長點。

八、島內科技產業發展再遭挫折,四大產業大面積虧損本年島內科技類產業除平面電腦與智能手機製造等少數產業外,普遍陷入經營困境。半導體與光電兩大主導產業產值較上年大幅衰退,綠能等新興產業也因歐美市場萎縮而出現近年來首次下降, 其中內存芯片(DRAM)、液晶面板(TFT–LCD)、LED與光伏電池(合稱3D1S)等4大產業問題最突出,被島內媒體冠以“四大慘業”。由於產品價跌量縮,內存芯片產業與液晶面板產業出現了少有的全行業、全年持續大面積虧損,合計虧損額突破2000億元新台幣。同屬新興產業的光伏電池與LED製造自第2季後也因為歐美大幅降低補貼,銷路收窄,價格滑落,被迫大幅削減產量,全年產值萎縮10%左右,中下游廠商普遍出現經營虧損。

九、台灣當局開征“奢侈稅”,對緩解社會民怨發揮積極作用

島內房地產價格自2003年下半年持續上揚,特別是臺北、新北兩市2009年初到2010年底成屋平均價位漲幅均超過39%,島內5大都會區的平均房價與家庭年收入的比率超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臺北市更高達12倍,70%以上的民眾抱怨買不起房,被列為島內“十大民怨”之首。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台灣當局於3月中旬提出《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草案,針對非自用住宅在兩年內轉手及高檔消費品等消費行為開征新稅,4月15日完成相關立法程序,6月1日正式開征,成為馬英九當局上臺後開征的第一項新稅。8月馬英九再提出“土地及居住正義”,於12月中旬完成“住宅法”、“土地徵收條例修正案”等修法程序,規定土地買賣按實價登錄以促進房地產交易透明化,並確定興建社會住宅(類似大陸的“保障房”制度)及強化土地徵收審核與配套制度。在台當局一連串措施治理下,下半年開始島內房地產交易急速降溫,價格也開始止升回跌,而社會住宅建設項目則出現申請人潮。

十、台灣當局撤銷“國光石化案”,經濟發展中的環保議題再次突顯

石化工業是島內最重要的製造業部門,產值大,產業關聯度也居前茅。自台塑石化工程投產後,官營的“中國石油公司”為提高競爭力,結合多家民間企業於2006年1月正式成立國光石化公司,提出興建大型石化煉制項目(因是島內主導興建的第八套石油煉制一體化生產設備,又被稱為“八輕”計劃)。因其投資巨大,經濟效益顯著,當時的民進黨當局即將其列入促進投資的重點項目,並於2006年底將其廠址確定設在彰化縣大城鄉沿海地區。由於該項目將對當地生態環境產生重大沖擊,島內各環保團體展開了持續抗爭,相關環境評估程序一再受阻,本年4月中旬最後完成的環評報告將“興建”與“撤銷”兩案同時交台灣當局抉擇。面對各方壓力,馬英九到實地瞭解後,於4月22日宣佈否決國光石化彰化建廠案,27日國光石化公司董事會正式通過撤案。此案標志著環保議題再次成為島內經濟建設項目難以忽視的重要變數,將對今後台灣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胡石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