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法案正名非政黨行為仍見妥協調整態度

據台灣媒體報導,在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等「三隻小豬」登陸赴雲南騰沖出席第十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之前,民進黨內由跨派系「立委」組成的兩岸小組已經討論兩岸議題,經過兩次會議討論,達成了將過去由黨團提出的《中國人投資管理條例》草案更名為《兩岸投資管理條例》草案的共識。而「草案」的內容也因應進行修正,在配套規範下鬆綁低敏感度產業。

由於民進黨對「國家定位」的意識形態,是以《台獨黨綱》為「神主牌」,長期以來稱對岸為「中國」,陳水扁執政時又將之具體形象化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因而民進黨的黨內文件、對外文書,及其黨員的政治用語,都是將對岸稱呼為「中國」。與之相對應的,則按《台獨黨綱》範式自稱為「台灣」;在民進黨黨代會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後,則開始接受「中華民國」的稱謂。但仍將對岸成為「中國」,這是典型的「兩國論」以至是「一中一台論」。而在蔡英文敗選「總統」後,她本人和代主席陳菊先後提出要重新厘清黨的大陸政策,指出要處理大陸問題必需要瞭解大陸,要瞭解大陸必須要在互動中去瞭解,從互動當中可以找出面對大陸的解決方法,並鼓勵黨員以個人身份到大陸走走看看。

為此,黨內就有人建議民進黨應派出「駐大陸代表」,建立制度化溝通管道,並服務在大陸的台灣人。也有人呼籲黨中央恢復中國事務部,並為表達善意,將之正名為大陸事務部或兩岸關係中心。因此,當民進黨跨派系「立委」兩岸小組將《中國人投資管理條例》草案更名為《兩岸投資管理條例》草案的休閒傳出後,就有人認為這有可能是民進黨向對岸釋放出善意的表現。實際上,台灣的媒體也是如是想,並認為這是「爆炸性的消息」。

對此「天大的誤會」,民進黨兩岸小組成員趕快出來進行澄清。其中陳其邁聲稱,改變該法案名稱是為了去敏感化,不要以意識形態來解讀。因為《中國人投資管理條列》草案在第一波中資開放時因受到國民黨杯葛而被擋下,為了去敏感性,才將之正面為《兩岸投資條例》草案,但只針對這個草案,並非擴大通用。

未來名稱、內容都會修正,盼能順利立法。兩岸小組的多數成員也認為,為降低政治敏感度及改變外界對民進黨「逢中必反」的印象,不但應開放對岸來台的投資項目,凡是屬於屬低敏感性產業的冶金、木工等製造業等,只要提出完整報告,應可鬆綁;但公共工程、電信業等應禁止。而且也應在法案用語方面表達善意。小組成員之一的管碧玲也指出,兩岸小組會議會討論將這個草案的名稱修改為「兩岸」,這只是個案,不可能成為通案。她還強調指出,如果民進黨要將對「中國」的稱呼,改為「中國大陸」或是「兩岸」,「那民進黨就要解散了」。

或許,陳其邁的說法,是澄清了民進黨「立委」兩岸小組此次作為的真正原因及動機;而管碧玲的說法,也將「個案」與「通例」嚴格地區隔了開來。因此,不必對此過於樂觀,但也適宜從中看到某些變化,畢竟民進黨已能懂得對大陸事務進行靈活調適。倘若有某些有利因素發生催化作用,「量變」就總能會催發「質變」,推動民進黨遠離《台獨黨綱》。

其實,回顧民進黨及其前身的「黨外」的發展史,民進黨在早期還是能較為正確看待兩岸關係的。實際上,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持抱「國共不兩立」的僵硬立場,既反獨又反共。而「黨外」及後來的民進黨在反對國民黨的專制統治時,也就抱著「敵人的敵人有可能是朋友」的心態,對對岸抱有好感。尤其是在推動國民黨政權開放大陸老兵返鄉探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甚至還有民進黨員以個人名義設立服務站,為老兵返鄉提供周到細緻的服務。當大陸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尤其是華東水災時,也有不少民進黨人積極捐資獻物,表現了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感情。由於當時國民黨政權與民進黨的主要矛盾,是專制與反專制,人治與爭人權的矛盾,也就將民進黨要搞「台獨」的矛盾掩蓋了起來。因此,當時的民進黨人對大陸的稱呼,雖然沒有跟隨國民黨稱之為「中國大陸」,卻也沒有直接將之稱為「中國」,而是採用「中共」較多。

而在此時,大陸方面也是抱持「凡是被敵人打擊的政治勢力就是朋友」的心態,對台灣地區的「黨內」及後來發展為民進黨的反抗國民黨政權的鬥爭,抱有同情態度。因此,在「中壢事件」及「美麗島事件」等一系列政治衝突事件發生時,大陸地區的媒體都是將之當作是「反抗國民黨反動政權運動」的正面事跡來報導。

但在李登輝召開「國是會議」,廢除《戡亂時期動員條例》,實行「總統」直選之後,民進黨「爭人權,爭民主」的口號已經失焦,原來被掩蓋的「台獨」目標就上升為主要矛盾。民進黨通過了《台獨黨綱》,將其主要奮鬥目標訂定為「台獨建國」,因而就將對岸稱為「中國」,因而就連由民進黨內的「知陸派」陳忠信所建立的民進黨內主管及研究大陸事務的二級機構,也稱為「中國事務部」。

但在陳水扁上臺後,民進黨為了與其「四不一沒有」相適應,曾有所調適,在一些公開發言之上使用了「中國大陸」或「中共」的詞彙。另外,在「修憲」及修訂《兩岸關係條例》時,也不敢拿掉「國家統一前」這一重要詞句。但在上海「APEC」時,唐家璿聲稱「中共已成為歷史名詞」,時任民進黨秘書長的吳乃仁也就樂得「奉陪」,翌日即簽發了黨內指引文件,指令黨內各部門的涉陸文件、文書,一律將對岸稱為「中國」。這比陳水扁提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還早了好幾個月。

但今次民進黨「立委」兩岸小組將「中國」正名為「兩岸」的作為,並非等於是民進黨要「撥亂反正」,糾正吳乃仁的所為。其一、這並非是民進黨的政黨行為,而是民進黨「立委」兩岸小組在創制法律草案過程中的調適行為,其在黨內的地位還低於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其二、這只是為了因應民進黨黨團向「立法院」提交的法案,避免再次遭受國民黨黨團的杯葛,使之容易獲得通過而作出的靈活調適,因而只是個案,而非整體性的通例。

實際上,民進黨是面對馬政府簽署了「ECFA」,要開放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的新時勢,為了「先說先贏」,搶佔法律創制高地,掌握立法主導權,而搶先你研擬了《中國人投資管理條例》草案。但在審議過程中,因「中國人」一詞不符合台灣地區的法定要求,而「立法院」通過的法律均是「國家法律」,不能與「憲法」相抵觸,因而遇到國民黨黨團的抵制。民進黨必須在「搶佔立法主導權」與「法案無法獲得通過」之間作出妥協,將之正名為《兩岸投資管理條例》,為的是容易獲得通過。

因此,不必把民進黨「立委﹁的這個動作,視為民進黨要放棄「一邊一國論」以至是《台獨黨綱》。但畢竟此事也是民進黨「立委」在現實之下,不得不調整其僵硬立場,即使未能廢除《台獨黨綱》,也須在不抵觸其基本價值的前提下,作出某些調整,至少是放棄「反中」立場,並將《台獨黨綱》與兩岸經貿交流等進行脫處理,或將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民進黨擺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