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選舉特首恐陷入臺灣式困局 

說起臺灣的選舉,正面的形象不少,負面新聞更多,尤其是臺灣選舉過程中,各個競選人的競選方式更是讓人不勝唏噓。最負面的莫過於,臺灣的選民尤其是中南部的選民在政治人物的操弄下,已經變得不問是非,只問藍綠。造成這一後果的的原因當然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的就是,在選舉過程中,競選人相互抹黑造成的。由於競選人的相互抹黑,選民無法對競選人的本質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結果直接導致選舉的焦點由關注民生等問題轉為意識形態的對決,社會群體發生分裂。

糟糕的是,這樣的情況也正在香港上演,再過幾天,香港特首選舉就要投票,這是香港在實行雙普選之前的最後一次選舉,其意義非常重大。如其成功舉行,不僅為未來香港特首雙普選做一次成功的實驗,更可以產生一位合適的特首,帶領香港走出目前的政治困境,更好地應對未來面臨的挑戰。

但是這樣一個意義重大決定香港未來的選舉,其選舉的結果卻有可能導致香港政局未來陷入臺灣式的困局。原因是選舉的焦點,由本應關注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有關民生的實際問題轉成了一些虛幻的人格指責。例如有候選人先被揭感情缺失,後發現僭建地庫;最近更為嚴重的是,在電子傳媒合辦的行政長官選舉辯論中有候選人出來指責另一候選人曾在政府高層討論二十三條立法時,表示香港終有一次要出動防暴警察和催淚彈,對付示威者;更指另一候選人曾提出商臺牌照年期,扼殺言論自由等。而這一出面指責別人的候選人卻無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被指責的候選人也否認,並稱對方捏造。在選前將“烏賊戰術”的惡意抹黑方法用到了極致的這位候選人不禁令人想到其誠信和政治品格存在嚴重缺失,這樣過激的人管治香港怎麼能讓人放心呢?倒是被指責的候選人表現出政治人物的成熟,沒有實施“以牙還牙”,如果其能當特首倒令人放心些。

這樣發展下去,可怕的是為下一屆的特首選舉埋下了一刻定時炸彈。因為一旦極端惡意抹黑對手成為選舉方式,短期之內也許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到了2017實行直選後,由於推舉候選人方式的改變,圍繞香港政治權力的爭奪,各方勢力必然積極介入,其競爭的激烈程度絕對是史無前例的,為達到自己目的妄顧誠信和政治品格,不擇手段的行為後果非常嚴重。作為成熟的民主社會,選舉必然有一套遊戲規則,失敗者就要接受選舉的結果,但是遊戲規則必然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一方是通過惡意抹黑對手而上臺,則必然違背公平競爭的原則,有違香港的法治理念,其執政也必然喪失合法性基礎。更為可怕的是如果任由上述惡意抹黑肆意發展,臺灣藍綠陣營分裂和族群對立的鬧劇則遲早會在香港上演,難道我們英明的1200名選委會委員會讓香港社會發展成這樣嗎?

因此,作為選委會成員和香港的民眾,應該有清醒的認識,珍惜手中的一票,選出香港市民真正需要的優質候選人。我們需要民主的選舉,不需要惡意的抹黑,也不需要臺灣式的選舉。

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