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吳會暴露國共兩黨仍存重大分歧

由吳伯雄榮譽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訪問團,昨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會晤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及相關官員。這是馬英九成功勝選連任「總統」後,國民黨首次組團訪問大陸,也是第五度「胡吳會」。此次「胡吳會」可能是最後一次,因為明年的這個時候,胡錦濤已經卸任中共總書記。不過,在胡錦濤明年三月卸任國家主席之前,還將會有一次兩岸領袖的會晤,那就是今年十月間胡錦濤與連戰在「APEC」場合進行的「胡連會」。而從昨日「胡吳會」暴露出國共兩黨的一些分歧,及馬英九目前尚未有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的打算的態度看,兩岸人民熱烈盼望的「胡馬會」,基本上是沒有可能了。

其實,據說馬英九還是希望能在胡錦濤卸任中共總書記之前,實現歷史性的「胡馬會」的。但由於他對自己以何種身份訪問大陸存在顧忌,倘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對岸認為是「兩個中國」而予拒絕;但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份,卻因畢竟台灣地區還有擁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支持度最大的在野黨,將會予以攻訐及擾亂,因而並不打算以登陸方式實行,而希望在「第三地」實施。據說,馬英九曾規劃在出訪非洲「友邦」往返途中經過新加坡時,與「恰巧」也正訪問新加坡的胡錦濤會面,而台灣駐新加坡代表史亞平也曾為此頻頻與大陸外交官員進行洽商安排。但因近年新加坡的政治生態已與二十年前「汪辜會談」有了很大變化,史亞平的這些活動惹怒了新加坡當局,據說這也是史亞平被新加坡當局要求提前離新返台的原因之一。

從綜合消息看,國共兩黨的共同點仍是存在並也是佔主要位置的。無論是胡錦濤所說的增進政治互信,重在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在建立政治互信基礎上擱置爭議、求同存異、良性互動,繼續穩步推進兩岸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還是吳伯雄所說的國民黨在大陸政策上堅持「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因此雙方要求同存異,同的是「兩岸同屬一中」,對於異的部分,要正視現實,擱置爭議,現階段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擴大經貿與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都展示了國共兩黨仍將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前提下,進行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合作。這也是未來四年鞏固兩岸交流合作成果,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但國共兩黨仍然存在重大的分歧,馬英九並沒有像人們所期待的在其第二個任期內因為已經沒有「連任壓力」,而推動兩岸政治對話及洽簽「兩岸和平協議」。這從昨日吳伯雄昨日在「胡吳會」的一些談話內容中,就可品味到這些分歧的兩岸之所在。可以預見,在馬英九未來的四年任期內,台灣方面仍然只是繼續在經濟領域上兜轉,絕不碰觸政治領域;只是一味向大陸討要「紅利」,而絲毫不考慮回饋大陸。兩岸仍將會是處於淺層合作的位階,台灣方面將拒絕向深水區發展。

實際上,在昨日的胡吳會」中,吳伯雄就提出了許多新的或是形新實舊的論述。由於吳伯雄此行是代表國民黨進行國共兩黨的高峰會,而馬英九是國民黨主席,從吳伯雄在啟程前曾與馬英九晤談,並受其委託向胡錦濤問候的情況看,吳伯雄的這些新論述,顯然是由馬英九授意的,代表了馬英九未來四年的大陸政策基調。這就預兆了未來四年的兩岸關係發展,並不會一帆風順,甚至將會遇到某些難以解開的「死結」。

一、吳伯雄強調了台灣的政治制度與大陸不同,台灣實行多黨競爭的民主制度,「依民意決定執政,政府實施重要決策須透過立法落實與民意監督」,因此,並非是執政的國民黨不願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是受到台灣政治體制的束縛和在野黨約制。

二、更嚴重的是,吳伯雄強調了「一國兩區」,聲稱按照台灣現行推動兩岸關係的依據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是以「一國兩區」概念做為法理的基礎,這是一個重要的經驗。盡管他強調台灣方面處理兩岸事務的部門是「大陸委員會」,而非「外交部」,盡量撇清「兩國論」的嫌疑;也儘管「一國兩區」並不是新鮮概念,實際上《國統綱領》及「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以及《兩岸關係條例》等都已經明顯表達;但吳伯雄在已經擱置了很久之後再次強調,顯然是對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政策的理論化和賦予法制正當性,更是拒絕以「一國兩制」方式為統一的標的。

值得注意的是,吳伯雄的「一國兩區」提出後,遭到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質疑「是否就是馬英九的主張」之後,「總統府」當即發表聲明,指稱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非常清楚,就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而「一個中國」指的就是「中華民國」。兩岸關係就是「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與中華民國大陸地區之間的關係。而「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勛則聲言,台灣方面重提「一國兩區」的概念,並不涉及兩岸政治對話的問題,因為「政府」對兩岸問題的態度沒有改變,目前沒有這樣子的規劃,還是以處理經濟議題為優先。這就顯示,這個「一國兩區」的概念,雖然有著「一個中國」的外殼,也符合台灣方面對「九二共識」的解釋,但實質上卻是一些人所批評的「B型台獨」。而且,很明顯是要籍著重提北京無法接受這種變了調的的「一國兩區」概念,來阻延兩岸政治對話的開展。

實際上,從新華社昨日播發「胡吳會」的正式新聞稿看,雖然有引述了吳伯雄的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及「兩岸同屬一中」的論述,但卻避而不提「一中兩區」這個概念及其涵義背景,這就折射了北京並未接納這個概念。

三、新華社新聞稿沒有報導吳伯雄所提出的訴求,還有希望中國大陸方面持續「降低軍事的停戰作為」,並希望大陸要深入瞭解台灣人民對「參加國際空間」的強烈意願。由於按照「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所達成的共識,這並非是單方可以作為,在前者而言,是必須透過兩岸進行政治對話,達成結束敵對狀態的共識,並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以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對後者來說,是必須透過兩岸協商,雙方共同努力,創造條件,逐步尋求最終解決辦法,達成某種共識,以規範台灣方面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籍此在國際社會大搞越逾「一個中國」原則的「務實外交」行為,才能實現。而進行兩岸政治協商,正是馬英九的「罩門」。因此,就連國民黨文傳會發出的《吳榮譽主席與胡總書記會面》的正式新聞稿,也沒有提及,而只是吳伯雄在「胡吳會」後的記者會上有所透露,。這足以證明連國民黨中央也深知倘不進行政治協商,就是根本不可行。

實際上,吳伯雄在記者會上被問及到胡錦濤對上述主張的反應時,也只能是表示胡錦濤對此一主張「暫時沒有表示意見」。正因為如此,新華社所播發的新聞稿,更是沒有提到這些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