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雄和“一國兩區”策略

連日來,關於兩岸關係的討論持續升溫。2012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會見了訪問大陸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這是二人之間的第五次會晤。此次“胡吳會”上,吳伯雄首提“一國兩區”的概念,明確“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並大聲說出“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吳伯雄的此番言論,在兩岸間激起無限波瀾。

首提“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吳伯雄所說的“一國兩區”,即指一個國家兩個地區(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他還強調了“一國兩區”的法律基礎。吳伯雄表示,臺灣現行推動兩岸關係的依據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是以“一國兩區”概念作為法理的基礎。我們處理兩岸事務的部門是“大陸委員會”,而非“外交部”,這足以說明兩岸並非國與國的關係,而是特殊關係。

吳伯雄還深情地說,絕大多數臺灣人的祖先都來自大陸。156年前,他的曾祖父從福建龍岩渡海移居臺灣,因此,從文化血緣上,他是地道的客家人。作為遷台第四代,他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更是中國人。他深愛臺灣,和許多臺灣人一樣有強烈的“臺灣意識”,但這決不同於主張永遠分離的“台獨意識”。

媒體認為,吳伯雄在國共高層對話的重大場合首次提出“一國兩區”,確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並非臨時起意。報道稱,2008年9月,馬英九在接受墨西哥媒體採訪時,就曾提到“一國兩區”的概念。吳伯雄這次表態,實際上是代表馬英九和國民黨對兩岸關係的定位及認同。在會後的採訪中,吳伯雄提到此行發言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也印證了媒體的說法。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兼大陸事務主任張榮恭認為,會談中明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具有極高的政治意義,“足以確保馬英九下一個4年任期內,海峽兩岸的和平共榮。”

“伯公”的從政路

吳伯雄在國民黨內被稱為“伯公”,這既是人們對他的尊稱,也顯示出其在黨內的重要地位。

吳伯雄1939年出生於臺灣省桃園縣一個政治世家。父親吳鴻麟曾連任三屆縣議員,當過桃園縣長,母親林訪蘭也來自政治望族。吳家產業眾多,家底豐厚,吳伯雄也是政壇有名的富豪之一。不過,吳伯雄更願意說自己是書香世家。因為他的父親、兩個哥哥、嫂子、姐姐、姐夫都是博士,畢業于成功大學的吳伯雄算是家裏學歷最低的人。不過,父親曾經說:“伯雄學歷是差了一點,但社會的事情他最懂。”博士哥哥姐姐搞專業研究行,但搞政治就遠不如吳伯雄。

1968年,29歲的吳伯雄在家人的鼓勵下,參選桃園縣第四屆“省議員”,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省議員”。1972 年12 月,吳伯雄又成功當選桃園縣長,並被評為“全省最優行政人員”,受到蔣介石的嘉獎。由於父親也當過縣長,吳伯雄曾開玩笑說:“我母親是最有福氣的,因為她跟三個縣長睡過覺。你看,她的丈夫與兒子前後擔任過桃園縣長,而我母親的大哥林為恭,曾任苗栗縣長,他們兄妹是在我外祖母床上帶大的。你們看,我母親不是跟三個縣長睡過覺嗎?”

20世紀70年代,蔣經國大力提拔台籍青年才俊,脫穎而出的吳伯雄就成為國民黨重點培養的對象之一。1976年,吳伯雄成為國民黨中央委員,其後,幹過“行政院”的“內政部長”、臺北市“市長”等職務。1993 年8 月,吳伯雄以第一高票當選中央委員。這時,他有意角逐1994 年的首屆“臺灣省省長”,不過,李登輝當時有意提名手下大紅人宋楚瑜參選,便以清查吳家經營情況相要挾,迫使吳伯雄老父做他工作。威逼之下,吳伯雄宣佈退選。

馬英九的福星

吳伯雄一直是馬英九身邊的福星。當年吳伯雄和馬英九都得到蔣經國青睞,而在李登輝執政時期,他們又都受到過李登輝的排擠,這種經歷使兩人不僅惺惺相惜,而且情誼深厚。

1998年的臺北市長選舉被稱為國民黨與民進黨的“世紀對決”。當時,陳水扁的聲勢如日中天。要打敗陳水扁、“收復”臺北市,國民黨基層民眾把希望寄託在了馬英九身上。而馬英九因對李登輝心灰意冷,已經回大學教書去了,多次明確表示不會參選。最後,還是吳伯雄出馬,成功說服馬英九。臺灣媒體說,如果沒有吳伯雄這“臨門一腳”,馬英九現在還在大學當教授呢。

2005年,國民黨党主席直選。馬英九當選主席,並立刻請吳伯雄擔任第一副主席。2007年2月,馬英九因任臺北市長期間的特別費使用問題,被檢察部門起訴,為證明清白,馬英九決定辭去党主席一職,並希望“伯公”代理党主席。吳伯雄受馬英九的委託,在危急時刻出山參選並擔任党主席,為馬英九參選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保駕護航。

馬英九2005年競選党主席期間,與國民黨內另外一個大佬——王金平結下了深深矛盾,引起了國民黨內部的普遍焦慮。2007年,吳伯雄擔任党主席後,為了防止國民黨分裂,首先要消除馬王二人間的矛盾。

這一年的農曆正月初二,吳伯雄以禮佛的名義,邀請馬英九、王金平等黨內要員一起到自己老家的中壢禪淨中心共進晚宴。一陣觥籌交錯之後,吳伯雄慫恿一直貌合神離的馬英九與王金平兩人當眾喝“交杯酒”,向大家表示就此化解心結,吳伯雄甚至嚷著要把馬英九和王金平送入“洞房”。據臺灣媒體報道,當時,為了營造“馬王合”的氣氛,禪淨中心的牆上貼了副對聯:退一步逍遙自在,讓三分吉祥平安,橫批是諸事圓滿。吳伯雄以佛教的處世態度,來化解馬王二人的心結,可謂用心良苦。隨後幾天,吳伯雄又分別穿梭于馬王之間,曉以大義。最終,對立得以化解。

一個中國將成為主流民意

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後,臺灣各政黨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紛紛進行反思。國民黨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努力擺脫“台獨”勢力的掣肘,大膽地向認同一個中國邁進。而作為臺灣最主要的在野黨——民進黨上上下下也在反思,一批基層黨員提出擺脫“台獨”黨綱的束縛,改善與大陸關係。民進党代理党主席陳菊最近提出,要務實面對兩岸發展,兩岸應相互瞭解、多接觸,她還將對大陸的稱呼由“中國”改為“中國大陸”,以示善意。

臺灣島內各派勢力對兩岸關係態度的變化表明,曾經被李登輝等人毒化了的社會氛圍正在被扭轉,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將逐漸成為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

(李振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