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法律監管網購對市民有利

劉紹滿

眾所周知,近年涉及藥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特別近期內地更發生“毒膠囊”事件,並且網上購買藥品或保健品之風盛行,而且隨著互聯網普及網購藥品或保健品,已成全球藥政部門監管藥品安全所面對的難題,令到社會各界加倍關注藥品安全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不能不受到重視,雖然講互聯網上的交易是難以監管或操控,但是要想廣大市民從廣大傳媒的口中得知其中的要害,或加大力度執法,而減少市民的損失及人身安全,這並不是一件難事。這正是需要政府當局加大力度宣傳及呼籲居民切勿網購藥品或保健品,相信會取得更加好的效果。

據瞭解,網上購物方便快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加入網購行列,根據艾瑞諮詢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網路購物市場規模達到7735.6億元。網路購物的快速增長同時帶動了第三方支付網上交易規模的增長, 2011年中國支付行業互聯網支付業務交易規模達到22038億元,同比增長118.1%。同時,網購日益成為一種新興的購物方式和時尚潮流,迅速增長的網購消費群體也對網購平臺和第三方支付企業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犯罪分子將視線轉向網路,精心設局各種“支付陷阱”,讓不少消費者防不勝防,而交易不順暢、找不到正確的處理途徑等也是導致部分消費者對網購支付不滿意的主要原因。可是,對於本澳而言,在相關法律未觀台前,當局對於網購問題,有必要檢討及加強研究各項有效防範措施,包括持續加強宣傳工作的力度,增強市民對網購的認識瞭解,讓市民更加瞭解網購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後果,加強保護自身權益。

雖然本澳對藥物監管主要分為上市前審批、上市後監測及市場監管。外地藥品若要進入本澳市場,首先必須得到衛生局審批,所有西藥必須在原產地或出口地獲註冊及獲准自由售賣,證明藥品在安全性、療效及質量有基本保證後方可獲准在本澳銷售;中成藥及天然藥物同樣必須在原產地或出口地獲註冊,並要符合本澳的重金屬及微生物限量標準及標籤規定,方可獲准入口。但是,近年網上購買藥品或保健品之風盛行,隨著互聯網普及,網購藥品或保健品,已成全球藥政部門監管藥品安全所面對的難題。根據外地及本澳所掌握的數據,目前網購藥品或保健品主要為減肥、壯陽產品。不少提供網購的藥品或保健品,通常標榜為非藥品、純天然等,且具有相當功效,令部分人士選擇網購藥品。網購藥品或保健品,除存在不明產地來源、質量欠缺保障,有關產品更可能帶有違規藥物成份,危及使用者安全。衛生局藥物事務廳長日前指有效監管網上購藥存在困難。為有效掌握藥物安全訊息,衛生局有專人負責搜集各地藥政部門及世衛所公佈的藥物安全資訊,並已與內地及香港建立通報機制。同時,衛生局已建立本地藥物安全及質量通報機制,本地從事衛生專業的人士若發現任何藥物安全有問題,會向衛生局通報。衛生局再按收集到的藥物安全資訊,盡快作出分析及綜合評估,按藥物安全問題的危害程度作出適當處理及對外公佈。針對網購藥品或保健品問題,目前已與海關及郵政局建立合作機制,當發現有不明來歷的藥品或保健品郵包,會即時扣起交由藥物事務廳處理,務求有效堵截網購藥品或保健品。同時,當局也呼籲居民為安全起見,不應選擇網購藥品或保健品。

或許網購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但是網購所得的物品,其中產品的質量會有不少“水份”。有網友在網購時會通過搜索尋找自己所需的商品,輕信搜索首頁的顯示結果,殊不知,搜索出來的網站,很可能是釣魚網站花錢做的推廣。另外,賣家發送的不明鏈結也要當心,隨意進入可能會遭木馬攻擊。網購一定要登錄正規、知名的網站,嚴格按照購物流程直接在平臺內購買、支付,不能太過依賴和相信搜索引擎檢索的結果,謹防釣魚網站套取帳號和密碼。也有部分網友認為網購圖的就是方便快捷,使用數位證書,手機動態口令等安全太麻煩,其實財付通的安全產品免費安裝,步驟簡易,在支付時進行可以使用手機動態口令校驗,從而增強支付的安全性。據瞭解,還有不少騙子利用有些新手買家不熟悉流程,設局騙取買家提前點擊“確認收貨”,網購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流程,牢記“不見貨物不付款”的原則,切莫因為自己的操作失誤而上當。網購交易有時會出現交易延時、付款不成功、交易中斷等情況,不少網友因此認定這些異常情況就是支付不安全,非常著急,。其實交易異常一定要仔細分析,除了釣魚網站和木馬植入外,或許是由於網路延時、系統繁忙或者交易操作失誤等原因造成,網友們應該冷靜分析後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如果是網路欺詐,則要第一時間保留證據,如果是非不安全因素的交易誤解,則可及時聯繫商家或諮詢第三方支付客服人員。同時,廣大市民應切記不能通過搜索引擎查找,同樣有網路騙子會利用搜索推廣做假冒的客服熱線廣告。

眾所周知,雖然在線購買藥品及保健產品相當便利,而且有價格優勢,但不少消費者在選購時仍然存在較大疑惑,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在網上選購的產品呢?事實上,在網上購買的產品被騙取錢財、減肥產品沒有效果、甚至導致嚴重健康危害的情況時有發生。目前網購途徑熱門的產品最主要的有三類,內服的食品或藥品,外用的各種用品,以及相關輔助器材。由於對這類產品目前還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以及監管措施,網上銷售的產品陷阱眾多,因此消費者很難判斷哪些產品是合格的,哪些產品是有問題的,很容易上當受騙。多數消費者會根據廣告宣傳以及網購渠道銷量最高、評價最好等標準來進行判斷,但這些信息並不全然可信,而且相關產品的效果體現在每個人的身上也是不同的,消費者需要分別加以辨別。例如,外用的減肥產品同樣五花八門,打出“去水腫”、“粉碎脂肪”、“緊實皮膚”等各種口號,一般都宣稱塗抹在身體相應部位就能起到一定的減肥作用。但是實際上不少網絡賣家的頁面上,大段都是所謂消費者使用產品後的評價,但很難找到關於產品本身的具體信息,包括產品成分、生產批號等關鍵性信息。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不要簡單的被銷量和好評數字所迷惑,建議選擇有品牌知名度的產品,同時購買前要留意商家是否有列明產品關鍵信息。至於外用的輔助性產品,選購時更需注意,業內人士同時提醒,類似減脂儀、瘦身按摩帶等需要通電的產品,因為直接作用於人體,如果質量不合格,會存在嚴重的漏電觸電風險,但一般消費者很難分辨是否存在技術問題,因此同樣建議購買有知名度、具備“3C”合格標誌的產品。消費者不要簡單的被銷量和好評數字所迷惑,建議選擇有品牌知名度的產品,同時購買前要留意商家是否有列明產品關鍵信息。

據專家提醒市民,下列六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你識別假藥:一看包裝:外包裝過於粗糙,文字說明中常出現錯別字;二讀說明,經批准合法生產的藥品,說明書內容準確,治療範圍限定嚴格,附有詳細的說明、使用方法、禁忌症、毒副作用等。而那些宣傳包治百病的藥往往是假藥;三辨文號,藥品批准文號都帶有“國藥准字”字樣,而標有“衛食健字”的則是保健品,標有衛妝字號的則是化妝品。四識期限,正規藥品應有明確的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有效期以及使用年限內藥品如果出現沉澱、變色等情況時的處理方法;五觀外觀:就拿膠囊來說,膠囊是否大小一致,是否有異味;六聞氣味,一些藥品具有特殊的氣味,如氣味發生改變、有怪味或氣味消失,均應警惕假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副局長邢勇日前說,現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能夠對公眾銷售藥品的連鎖企業在全國只批准了53家。第一,這些企業有網下經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的實體,能夠實現網下的物流配送;第二,這些藥店所購進的藥品能夠被有效地跟蹤,進藥途徑、銷售對象都能進行跟蹤監管,這樣能保證消費者的安全;第三,目前條件下對公眾銷售的藥品都是非處方藥,從根本上保證大眾購得的藥品能夠通過自我療法,且在自我療法的範圍之內。另外,通過互聯網向個人銷售藥品,必須經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網站首頁顯著位置必須標明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編號。所有未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網站售藥都是違法的。在目前網絡條件下還無法實現處方藥的處方審核,所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在網上只能銷售非處方藥品。湯藥也不能在網上銷售。如果消費者在網上發現非法網站但沒有買藥,首先可以在網上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局長信箱發一封電子郵件,該郵件通過內部途徑就會轉到工作人員手裏,工作人員會嚴格調查,如果違法,會從嚴從重處理;其次,如果消費者一時沒有識別清楚,已經上了當,要及時保存好證據,從哪兒買的相關證據,快遞的清單,藥品的包裝,包括收據等,都要保存好。可以通過收集的證據向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相關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後會處理。

雖然網購是時下流行的購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買到低價貨。但網購假藥給我們留下的深思,遠遠不限於藥品行業。其他行業在沒有被曝光下,難道得到有力的監管了嗎?網購交易平臺作為網民信任的企業,其是否真的值得網民的信任而富有社會責任感呢?值得我們的監管部門忙活一陣子了。廣大市民如果需要從互聯網上購藥時,第一,一定要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所批准公佈的藥店買藥。從那上面購藥,讓人放心,千萬不要到非法網站上買藥,非常危險;第二,購藥時一定要認認真真辨別一下網站的藥品,防止上當受騙。一旦上當受騙以後,不僅經濟上受到損失,如果服用了假藥,還會危害自身健康,甚至是生命。

筆者亦是認同,為了有效監管網購藥物、保健品及其他消費品,政府當局必須透過完善相關法例,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及消費者的權益,並需要監管網絡購物,明確網購市民准入、退出及各方面權責等,確保網購市民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