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思維將水浸問题化害為利

陳觀生

每逢雨季,本澳多個低窪地區都要面對水浸內澇問題。颱風“韋森特”襲澳期間,事故報告9宗水浸,內港一帶海水倒灌情況嚴重,新馬路、沙梨頭一帶同時受到水浸影響,水深及膝,居民要涉水而行。當局吸取過往經驗,採取了多種措施,特別是高士德下水道整治後,令水浸造成的損失大大減輕,過往汽車死火,電單車被淹浸,雨水湧入店鋪造成損失等狀況得到改善。筆者認為,本澳今後解決水浸問題還可以有更多新思維,如借助媽閣地下交通樞紐建設及西灣湖改造等,化害為利並徹底解決水浸問題。

本澳下水道系統有待檢討

澳門靠海,地勢低窪,經常受颱風侵襲,遇暴風雨易發生內澇現象。而本澳的排水管網,多是澳葡政府數十年前所建,幾十年來也只有局部的修補。針對暴雨等帶來的排水問題,本澳採取嚴格的法規加以監管,而每年政府都希望透過整治下水道,緩解澳門的水浸問題。

澳門是一個新舊區並融的城市,過去沿用的舊式合流渠網,將生活污水和雨水一併收集排出大海,直至汙水處理廠落成後,透過加建截流系統,將污水排到汙水處理廠,經處理後才排出大海,從而減少對海水造成的污染,目前九成以上的污水經汙水處理廠處理後才排出大海。

生活污水和雨水一併收集對汙水處理廠造成不必要的負荷。因此,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政府逐步更新公共排水系統,同時因應人口增長加大下水道管徑,以增加排水量,並採用清、汙分流系統,雨水通過清水渠收集後直接排出大海,污水則先經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以配合澳門長遠發展的需要,同時體現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1996年政府更頒佈《澳門供排水規章》,規定新鋪設的下水道須採用清、汙分流式系統。

在處理污水方面,八十年代澳門曾把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珠江,造成沿岸水質的污染。為了改善澳門的生活素質,解決污水所引起的環境問題,遂著手制定了一系列的大型環保基建投資項目。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重新鋪設整個城市的下水道及排水系統,並分階段建成了3座總建造費約為5.2億澳門元的二級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可達100萬人口的污水量。

經過多年持續的下水道重整工程,土地工務運輸局已將相當部份的舊區合流渠更換為清、污分流渠,而新發展的區份基本已全部使用分流下水道系統。現存的合流渠主要集中在內港和中區一帶,以石板合流渠為主,至今已使用了數十年,部份已出現老化,隨著新建高層樓宇落成,居住人口不斷增加,加重舊區下水道的排水壓力,部份地區管道的排水量已接近飽和,因此,政府正按先後緩急地對下水道進行更新和擴容工程,否則很容易出現淤塞或破裂,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清污分流後,雨水渠排水量增大,亦紓緩舊區水浸問題。當局每年都會進行大大小小的掘路工程,例如擴闊或收窄路面、鋪下水道、電纜等,昔日的“三星掘爛地”,直至今時今日仍在重演,每天總有一兩處路段在施工。

然而,隨著城市發展及人口增長,下水道管網的更新是一項需持續進行的長遠工作,基建設施需要不斷的更新才能配合發展趨勢。未來本澳將展開輕軌建設等多項大型工程,本澳應以此為契機,檢討下水道系統建設,以科學配套及綜合利用等理念,破除各自為政的思想,以發揮公共工程的最大效益。

媽閣地下建設應考慮多種用途

早前,媽閣交通樞紐地下連續牆建造工程開標,據運輸基建辦公室介紹,建造工程鄰近媽閣巴士總站,將興建4面共500米長、平均深度33米的地下連續牆,最長施工程期430日,工程完成後將開展媽閣交通樞紐地庫開挖。連續牆會形成保護層防止水土流失,確保交通樞紐施工範圍內和周邊建築物的安全。開展工程前將裝設約100個監測點,如監測水位、測斜和測震等,直至第二期媽閣交通樞紐建造工程完成為止。

按照政府已經公佈的規劃,未來媽閣地下將有多項空間利用工程,除了作為地下交通樞紐,建設輕軌站和巴士站等,還有輕軌隧道通過西灣湖地下工程與媽閣相連,以及媽閣河底隧道與珠海灣仔相連。筆者認為,這裏的地下空間利用,還應該成為徹底解決本澳水浸問題,實現化害為利的地方,並應與各項大型地下設施建設一併規劃及興建,達到最大的綜合效益。

澳門半島特別是內港舊區一到雨季就受水浸影響,而近幾年本澳一到冬季就受到鹹潮威脅,能否將雨季的雨水儲存起來,到冬季作緩解鹹潮之用?筆者認為,透過媽閣地下空間工程以及西灣湖改造和南灣湖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系列工程一是在興建輕軌西灣湖地下工程之時,一併展開西灣湖整治工程,令西灣湖成為淡水儲存湖;二是透過沿內港的雨污分流下水道系統(如果輕軌二期方案採取地下模式則一併建設),以及各種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引入西灣湖儲存;三是在開展媽閣地下工程及西灣湖輕軌地下工程的同時,在西灣湖地下建設大型的地下水庫,把雨季雨水存在這裏,並與西灣湖實現相互調劑,雨季就啟用地下水庫存水,冬季在西灣湖淡水要用於應對鹹潮而水位下降之時,就將地下水庫存水注入西灣湖;四是在媽閣地下工程中一併建設大型地下污水處理廠以及自來水廠,實現水資源循環使用;五是長遠還需開展南灣湖整治工程,亦作為本澳淡水儲存湖。以上只是筆者的淺薄想法,具體的工程規劃需專業人士來實現。

世界上很多大型城市,建設大多是”先地上後地下”,優先解決住房、交通等設施,顧不上排水系統建設。但隨著城市迅猛發展,城市地面很快被鋼筋混凝土覆蓋,雨後內澇危害很重,這時才發現必須加大城市排水能力的建設,但這時地下排水系統建設所付出的代價就要大得多了。因為城市地下空間已經高度開發利用,修排洪道必須避開高樓大廈的地下室以及地鐵系統。結果,排水系統要修到地下更深處,事實表明,如果在城市開始建設的時候沒有把地下排水系統建好,後面再來補課,建設成本、維護成本、運行成本都會成百倍地增加。

所以,筆者認為,本澳應該趁著現時媽閣地下交通樞紐及輕軌建設等契機,一併展開地下排水系統建設,將其作為百年工程來科學規劃,就算一次投入的工程費用較大,但可令本澳未來百年受惠,總體來說效益是十分巨大的。

下水道系統是百年大計

城市內澇,主要是指由於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這一現象在過去數十年中並不鮮見,但近年來卻顯得尤為突出,且愈來愈嚴重。近期,下水道建設話題成為內地網民關注的熱點之一,問題主要是“先地上後地下”的城市建設政策所造成,網民普遍的共識是下水道系統是百年大計,需政府科學規劃,加大投入,高起點建設。

水是人類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質條件,城市給排水系統,是一個城市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衡量一個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之一。地下管線是城市的生命線,也是城市安全與繁榮的根基所在,是維持城市正常運轉的關鍵。

下水道被稱為城市的血脈,一個健康的城市,根據自身的特質和環境的不同,排水系統也各有特色,近代下水道的雛形源於法國巴黎,至今巴黎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統。

法國首都巴黎以浪漫和美麗享譽世界,而在這個城市地面以下50米的世界,還有一座同樣龐大壯觀的”地下城市”,這就是號稱世界上最大的下水道系統。巴黎下水道總長2347公里,約2.6萬個下水道蓋、6000多個地下蓄水池,規模遠超巴黎地鐵,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下水道,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參觀的地下排水系統。巴黎的下水道處於地面以下50米,水道縱橫交錯,密如蛛網。下水道四壁整潔,管道通暢,地上沒有一點髒物,乾淨程度可與巴黎街道相媲美,不會聞到一丁點兒腥臭味。

巴黎下水道清淤系統配備了電腦控制,還有專門針對雨季塞納河水的”漲水站”以及安全閥,以及用於下大雨時保證排水效果的路邊下水道等等。每天,超過1.5萬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過這條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區。巴黎下水道有三個顯著特點:1、借塞納河流經巴黎的自然落差把城市污水帶走;2、在排生活污水的同時兼顧雨水收集;3、開放步入式系統,高起點上一步到位,沿用150年至今不受限,避免了修修補補的麻煩。150多年前設計的下水道並非只是考慮污水排放,還有多至今沿用的清理養護技術。從20世紀30年代起,巴黎下水道從傳統的單純排污轉向對污水和雨水的清污後排放,並新建了巨大的儲水庫。

筆者認為,本澳從筷子基、內港到媽閣的下水道系統以及西灣湖的地下水庫,可參考巴黎的下水道系統進行改造,讓本澳不再受水浸內澇所困。

解決內澇水浸多管齊下

城市內澇不僅僅是排水管道的問題,更是由於地面硬化、綠地減少,城市徑流係數增加而加大了洩洪難度造成的。可以通過擴建下沉式綠地、鋪設透水地磚、充實地下水、利用屋頂集雨等方式,變”排水”為”留水”,用技術和科學規劃來部分彌補消失的河流的功能。

所以,除了建設下水道排水系統來解決水浸問題,還有多種措施可以採用。

第一,城市規劃及建設採用排水新技術。一個城市發生了暴雨之後的內澇,不是單純管網標準低的問題,而是跟一個城市建設、規劃都是有關,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的問題。日本東京也是經常受到颱風影響的地方,颱風季節帶來的暴雨常造成內澇,隨著城市擴大,加大排水能力也難以解決問題。因為城市在急速擴張,原來城外的排洪河道變成了城市的內河。於是東京發展起第二代技術,叫做”雨水蓄滯”。各社區都要求建不小於500立方米的雨水調節池,樓間空地、學校操場等高程要求比周邊地勢低半米,下雨時可起臨時蓄水作用。城市河道邊的公園,要求人工開挖”遊水池”,起分滯雨洪的作用。但雨水蓄滯的空間畢竟有限,於是他們又興起了第三代技術——”雨水滲透”。將不透水的路面改用透水材料建設,把原來雨水調節池底部的水泥塊砸掉,以便讓雨水回補地下。透水性的蓄水池,底面還要專門鋪設過濾層,以避免造成地下水污染。筆者認為,這樣的”雨水滲透”技術對本澳很有參考意義。

進行路面硬化並建造強大的排水管網,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