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業界探索珠三角海運發展

【本報訊】“珠江三角洲水上客運發展研討會”昨日起一連兩日於珠海舉行,粵港澳三地和其他城市的交通運輸、海運業界代表以及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珠三角地區水上客運的未來發展趨勢。港務局局長黃穗文期望透過研討會,進一步加強各地海運同業和專家學者的交流合作,為珠三角地區未來的海上客運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向。

研討會上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水運處處長付倫香、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港務局局長黃穗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海事處助理處長馮國明、廣東海事局珠海海事局局長黃斯深、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余烈、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及教授盧曉春、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桂壽平等領導和專家學者,就海運發展新模式、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建設情況、橋區的航線規劃以及對珠三角水上客運及物流的影響等議題積極發表意見,亦指出海運業界只要憑藉敏銳觸覺,運用海運的獨有優勢,把握機遇,就能夠克服挑戰和困難。

黃穗文就海運未來發展趨勢尤其是港珠澳大橋通車前後的轉變發表了意見。她認為隨著陸路交通運輸網絡逐步完善、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內地實施個人遊政策以及業界面對各種經營困難和競爭等因素,使珠三角海上客運的發展形勢複雜多變。因此,海運業界有必要及早評估未來的發展趨勢,積極部署應變策略。

黃穗文表示,海上客運業界面對的經營壓力日益增加,主要是燃油價格攀升和人力資源緊張等因素致使經營成本不斷上漲。此外,隨著本澳旅遊會展業的發展,可以預料在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前經海路出入境的旅客仍會持續上升,但在大橋落成通車後,公路與海路將共同承擔港澳間客運,預計通車後首5年,海路出入境人次將縮減至每年約一千五百萬至一千八百萬之間,約為2011年的六成半至八成。

海路客運仍有其優勢和可發展的空間,例如海上口岸直接接駁港澳市區,地理位置上較陸路方便省時,加上數以千萬計的旅客和市民對出行方式各有需求,交通工具選擇多樣化更能配合社會需要,同時海上客運對分流澳門各口岸的旅客起到重要的作用。加上澳門特區政府將會把仔客運碼頭打造成為澳門離島重要的交通樞紐,發展海陸空聯運,為市民和旅客提供綜合且便利的海陸空交通服務,配合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展定位。

珠三角地區的海上客運業界現正面對不同的挑戰和機遇,黃穗文相信海路客運在未來仍然有相當的市場佔有率,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價值。海運業界積極面對社會發展的變遷,共同探討應對措施,在高瞻遠矚、及早部署的良好勢態下,必定能夠應對海路客運市場的變化,尋求到合適的經營方式和作出適當的應變。而澳門特區政府亦會積極配合海運業界的未來發展規劃,並會適時地對海上客運的整體發展進行研究分析,適當地調整航線的分配和資源的投入,營造良好的海上客運經營環境,向市民和旅客提供優質的海上客運服務。